孩子最想要也最需要的東西, 其實是父母的陪伴, 而且是沒有功利、脅迫、期待參雜那樣純粹的相處。 除了說故事、唱歌, 只要一張桌子, 就能讓全家大小都玩得熱血沸騰、聊得暢快又可遠離3C產品的活動, 莫過於老少鹹宜的桌遊。
玩桌遊不僅能讓全家人有機會放鬆、享受不趕時間、促進感情的高品質相處, 更提供孩子豐富的學習機會, 也有益他們的情緒發展。
桌遊有助排解負面情緒
研究指出, 桌遊不僅只是打發時間的休閒, 還可以幫助孩子抒發不愉快情緒、降低攻擊性與排解怨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早自三十年前就開始推動兒童玩的權利,
Advertisiment
學會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學會做人(learning to be)
「學會共處」及「學會做人」都與情緒教育有關。 孩子能和其他人順利玩遊戲所需的社交和情緒技能, 跟他未來在職場與人合作愉快, 所需的技巧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桌遊的種類繁複、難易有別, 父母熟悉的大富翁系列桌游, 不過是滄海一粟。 根據英國《衛報》, 每年都有數千款新桌遊問世, 熱門款桌遊更可賣出數百萬套。 不管你的小孩興趣為何, 都有機會找到令他著迷的桌遊。
桌遊不僅能滿足小孩(和大人)的好勝心, 也可以成為喜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小孩的「修行場」。
Advertisiment
據美國學樂教育集團(Scholastic)出版的《Parent & Child》網站報導, 分齡的益智、教育類桌遊, 可以在彈指遊戲間, 幫助年幼的孩子, 愉快的學會認字、數數、辨色、手眼協調, 訓練手部靈巧。 大一點的孩子, 也能從複雜的桌遊學會邏輯、推理、表達和專注。 設計複雜但邏輯清楚流暢的遊戲, 能帶給玩家深度的智識與精神喜悅。
桌游可延長專注力
除了促進智慧發展, 就算孩子毫無目的享受玩桌遊的樂趣, 也能在過程中習得重要的社交技巧。 為了讓遊戲能順利進行, 孩子必須和其他玩家互動、溝通確認遊戲內容與規則,
Advertisiment
更讓父母心動的是, 桌游能訓練孩子專注。 完成遊戲的決心加上勝負欲、運籌帷幄的策略思考及遊戲裡運氣的操弄, 都能幫助孩子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桌游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
就像網球場、籃球或足球場, 桌遊也提供壁壘分明的界線, 對於幼兒或年紀較小的孩子, 這種明確界線可以帶給他們這個階段所需的安全感與確定感。 在進入真實的遊戲場前, 桌游提供相對安全、有趣的情境, 透過遊戲幫助孩子把奔放、不受控的那面, 打理成能理解、遵守規則、界線, 不去打擾、影響他人, 能與他人正常互動的社交性格。
Advertisiment
桌游是安全的「情緒實驗室」
桌遊也像是大孩子的「情緒實驗室」, 因為每一局遊戲都能帶來不同的互動與結局。 從學習的角度看, 桌遊是強調經驗(experience-based)的學習, 情緒教育隱藏在紙板的設計及每次的翻牌瞬間裡。 在玩桌遊的過程中, 社交上的種種難題(我要不要贏他?這樣會不會害到別人?)製造了許許多多真實且即時的應對機會, 讓孩子練習情緒控制、與他人合作、以及自我反思, 因此, 桌遊可以是幫助孩子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極好的教具。 療愈性的桌遊對於需要特別關心照顧的青少年, 也是有效的介入方式。
桌游能教孩子堅持不放棄
更讓家長意想不到的是, 桌遊也能幫助孩子學會不輕易放棄。 多數桌遊設計的「中心思想」是希望玩家能堅持到最後一刻。
Advertisiment
該不該故意讓孩子贏?
對三~五歲的孩子而言, 「我贏了」是鼓勵他們想要進步、變強的動力。 因此偶爾讓孩子贏幾局無妨。 六歲的孩子, 父母可以開始灌輸他公平競爭、遵守規則的概念。 有時孩子還沒準備好, 想要改變遊戲規則以利自己的勝利。 父母可以保留彈性空間,不一定要強迫孩子按正式規則來,但可以在遊戲開始前,問孩子:「要照正式規則來還是「偷吃步」的規則來?」等到孩子技巧成熟,覺得「偷吃步」的規則玩起來沒意思了,就會主動要求按真規矩來了!
趁著暑假,帶著孩子找幾款適合全家共賞的桌遊,體驗桌遊世界的驚喜與魅力,不僅能凝聚家庭向心力,帶來新的動腦樂趣,也能帶給孩子難忘的童年回憶。
父母可以保留彈性空間,不一定要強迫孩子按正式規則來,但可以在遊戲開始前,問孩子:「要照正式規則來還是「偷吃步」的規則來?」等到孩子技巧成熟,覺得「偷吃步」的規則玩起來沒意思了,就會主動要求按真規矩來了!趁著暑假,帶著孩子找幾款適合全家共賞的桌遊,體驗桌遊世界的驚喜與魅力,不僅能凝聚家庭向心力,帶來新的動腦樂趣,也能帶給孩子難忘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