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的健康不受“肝”擾

一看精神, 注意看小孩的精神狀況是否良好。 如果原來一直天真活潑、頑皮好動, 突然變得懶得動、疲倦、思睡, 這就要引起注意了。 二看食欲, 觀察小孩食欲是否正常。 要看最近吃飯香不香, 飯量是否下降, 尤其是如果一見到肉或聞到油膩味就嘔吐, 那就應注意是否已患上肝炎了。 三看面色, 主要觀察面部特別是鞏膜和結膜(白眼球)是否發黃, 繼而是否有周身皮膚發黃。 如見黃疽, 應提高警惕。 四看大小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或時而腹瀉, 顏色變淺, 如白陶土狀或小便呈深黃色, 外觀如濃茶水一樣, 有時尿液浸在尿布或衣服上留有黃色痕跡,

Advertisiment
這些都是黃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狀。 五看上腹部是否疼痛, 如果小兒肝臟腫大, 可表現出右上腹有隱痛或連續性脹痛感, 尤其以夜間為甚。 個別患兒還可表現為脾大, 並伴有脾區疼痛, 常用手自覺不自覺地按撫上腹部。

小兒肝炎在臨床上以甲型肝炎為主, 多為黃疸型, 同時黃疸前期比成人短, 而且發熱較多見。 在消化道症狀中, 以腹痛較多見, 可達一半以上, 常常容易誤診為上感、胃腸炎、闌尾炎、腸蛔蟲症, 甚至急腹症等。 由於兒童肝臟相對比成人大, 血液也比成人豐富, 有利於肝病恢復。 因此小兒肝炎總的來說, 具有病程短、恢復快、轉成慢性肝炎比率低等特點。 也有專家指出, 由於幼嬰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

Advertisiment
肝細胞的分化代謝處於幼稚階段, 一旦乙肝病毒人侵, 病毒的去氧核糖核酸, 就能整合到肝細胞染色體基因中去。 整合後的含病毒肝細胞, 非但不受細胞和體液免疫的攻擊, 而且能繼續增殖形成克隆, 向肝癌方向分化。 因此, 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到對小孩肝炎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 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肝炎是可以預防的, 但需要全社會, 特別是學校、幼稚園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 互相配合, 切斷每一個可能傳播的途徑。 要教育孩子們做好個人衛生, 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不喝生水, 不吃在小攤小販處買的零食, 不共用茶杯、餐具、牙刷等, 不咬手指以免病從口入。 學校、幼稚園要定期消毒門窗、牆壁、地面以及小兒易接觸到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小兒的餐具要經常煮沸消毒。 發現肝炎患兒, 應立即及時報告有關防疫部門, 並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對所在班進行消毒及醫學觀察。 家長帶寶寶去公共場所, 要避免用手亂摸。 在外用餐要到衛生條件較好的飯店去。 平時加強小兒體質的鍛煉,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儘量避免給小兒使用血製品, 打針輸液(血)到正規的醫院。

對兒童進行肝炎疫苗免疫是國家控制肝炎的主要策略。 甲型肝炎疫苗主要用於幼兒、學齡前兒童及其他高危人群。 人血丙種免疫球蛋白主要用於接觸甲型肝炎病人的易感兒童。 乙型肝炎疫苗已納入計畫免疫管理, 主要用於阻斷母嬰傳播和新生兒預防及其他高危人群。

Advertisiment
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要嚴格按照“誰接生誰負責接種第一針”的原則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式要求, 確保新生兒及時接種乙肝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 與成人感染肝炎的途徑不同的是, 兒童可經垂直傳播被感染。 如果母親是肝炎病毒攜帶者, 其新生兒的感染率為85%左右。 因此, 其母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 用於母嬰傳播的阻斷。

肝炎患兒的治療有一定特殊性, 病情嚴重的患兒要住院治療, 在家休養的患兒要加強營養和鍛煉身體。 兒童活潑好動, 很難控制其休息, 家長要針對這個特點給兒童講故事, 適當看些畫報, 電視等, 以調整兒童的休息與活動, 並讓兒童保持每天午睡2小時。

Advertisiment
在急性期食欲不振時, 可多吃易消化易吸收富有營養的食物, 且為兒童準備日常喜愛的食物, 如牛奶、水果、新鮮蔬菜等。 病兒食欲恢復正常後, 也要防止其進食過多, 傷及腸胃或出現脂肪肝。 藥物一般給予多種維生素、酵母片等, 增進食欲, 保護肝臟。 也可以服用一些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中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