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天蛾嗎?天蛾的繭是非常奇特的, 一頭是細管, 一頭是個球形囊, 很像試驗室裡的細頸瓶。 一個孩子在好奇地看著天蛾出繭, 天蛾要從球形囊裡爬過那條細管, 然後才能展翅飛翔到空中。 它努力、奮鬥、掙扎了整整一個早晨, 也沒有前進多少。
孩子覺得它實在太累了, 隨即動了憐憫之心, 他要助這個可憐的天蛾一臂之力。 於是, 他拿出小剪刀將細管壁的繭絲剪薄了一些。 真的!天蛾很輕易地爬出了繭外。 孩子對自己的傑作非常得意。 可是他很快就發現, 這只他幫助過的天蛾同那些自己掙扎出來的天蛾是如此地不同,
Advertisiment
孩子看了很難過, 後來他請教一位生物教師方才得知, 原來, 天蛾在繭中的掙扎, 使體內的一些能量流到翅膀的脈絡中去了, 翅膀因此變得堅強有力, 然而這也正是它得以生存的基礎。 孩子這才醒悟, 正是自己愚蠢的“憐憫心”害死了那只本可以翩翩飛舞的天蛾。 後來他由此受到啟發而終成一位教育家。 由這個故事, 我聯想到我們的一些家長, 他們常常懷著同這個孩子一樣的“憐憫心”, 用自己的“剪刀”為兒女精心割剪著一切阻攔, 使孩子們很輕易地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在美國的一所中學, 有個體質瘦弱的孩子, 有一天受到了一個壞小子的欺負。 他帶著一臉的傷痕流著淚去見父親。 父親是個體格健壯的精通柔道的硬漢, 一見此景心如刀絞, 拍案而起, 欲為愛子討回公道。
Advertisiment
忽然, 他用雙手握住孩子的肩頭問道:“能忍耐嗎?”
“不知道。 ”孩子搖搖頭。
“忍耐, 他還會再欺負你;不忍耐, 你又鬥不過他。 真是太糟糕了!……可是, 孩子, 今後你還會遇到這樣的事, 那時爸爸老了, 你又怎麼辦呢?你能自己對付嗎?”
“爸, 我能!”
“那為什麼不從現在就開始試一試呢?趁著爸爸還年輕的時候,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 但要記住:想好了再做。 如果你實在需要爸爸的時候……告訴我。 ”當夜, 孩子徹夜未眠。 至於父母, 更可想而知了。 次日, 當那壞小子和他的一夥兄弟們正玩到興頭上的時候, 這孩子大步地走到他的面前, 雙目緊盯著那壞小子的眼睛, 以異常平靜的口氣說道:“我要問你個問題。
Advertisiment
有些問題, 讓孩子自己解決, 即使是最次的結果也要比家長去解決的最好的結果有意義。 因為無論如何, 孩子可以從前者學到一些東西, 而後者留給孩子的則更多的是消極影響。 孩子不但沒有任何收穫, 還在心理上產生依賴感。 如果孩子對家長的干涉有一種無形的羞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