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方法一:帶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

父母每天都會對自己的男孩說:“兒子, 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每到月末, 父母也都會拿回為數不少的工資。 孩子尚且稚嫩的思維, 還不能明白“工資”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他們對工資最直接的感受只能是, 爸爸媽媽用工資為自己購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 滿足了自己的需要, 所以工資是個好東西。 於是, 大多數孩子都會將目光聚焦在金錢之上, 而忽略了父母在工作中的辛勞付出。

所以, 不管孩子的年齡有多大, 父母最應做的一項理財教育就是——帶兒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看看。

Advertisiment

一天, 兒子對我說:“我們同學都騎××牌電動車, 不到2000塊, 爸你也給我買一輛吧, 要不我那老土的自行車太沒面子了。 ”聽完兒子的話, 我驚詫無語, 怎麼在兒子的口中, 錢就像大風刮來似的呢!妻子每月工資只有800元, 勞動強度特別大, 我決定帶兒子到妻子打工的工廠, 讓兒子感受一下媽媽掙錢的辛苦。

到了工廠, 我問:“媽媽工作苦不苦?”兒子沒說話, 只是點點頭, 看得出他有所感受。 我又問兒子, 你媽一天掙20幾塊錢, 你卻一張口就要一輛上千元的豪華電動車, 媽媽要幹多少天這樣勞累的活, 才夠買你要的那輛電動車?兒子雖然不說話, 但眼眶裡含滿了淚水。

只有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工作是多麼辛苦, 他才會明白金錢的來之不易,

Advertisiment
才會明確地知道金錢是從何而來的。 正如某位哲人所說的:“要讓你的孩子知道, 你付出了代價, 才擁有了現在的生活。 ”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 即便是一些金錢無憂的家長, 也應當在生活中施行這一教育方法。 要知道, 即使你可以讓孩子永遠遠離缺少金錢的煩惱, 但再多的金錢都不能給予孩子一顆感恩的心!

孩子看到你的付出是汗水、是辛勞, 而非單純的金錢, 才會更加地敬你、愛你!

方法二:讓不諳世事的男孩體味到你的辛苦

當你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 你頑皮的孩子很可能會纏著你陪他玩。 此時, 你會怎樣回答他?

“媽媽(爸爸)很累, 自己玩去!”

“媽媽(爸爸)很累, 因為媽媽(爸爸)想在六一兒童節為你實現一個心願。

Advertisiment
所以, 媽媽(爸爸)要辛苦地工作賺錢。 你能給媽媽(爸爸)捶捶背嗎?”

很顯然, 前一種回答實在很糟糕, 因為你忽略了孩子的心情, 他多麼想念一天沒見面的媽媽(爸爸), 多麼想在你的身邊撒撒嬌啊, 但是你打碎了孩子的夢想。

後一種回答則一舉兩得, 你不僅告訴了孩子, 你為什麼這麼辛苦、為什麼不能陪他玩, 而且告訴了孩子, 媽媽(爸爸)賺錢很辛苦, 讓孩子體會到你的辛苦, 為你捶捶背、揉揉腰。 這樣, 既告訴了孩子掙錢不易, 要體會大人的艱辛, 而且密切了孩子和你之間的感情。

方法三:讓男孩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男孩看到別的小朋友有鋼琴, 他也想要, 於是整天纏著媽媽說這件事。 聰明的母親沒有立刻滿足他, 她不想讓兒子成為呼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小皇帝”。

Advertisiment
在她確認了兒子對學習鋼琴的確有興趣後, 她認真地告訴兒子:“鋼琴很貴, 要用掉好多好多的錢, 媽媽要認真地工作一段時間, 把錢攢夠後才能給你買, 你得等一等。 ”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 兒子一直記著媽媽的話, 當他再次向媽媽提到這件事時, 母親故意面露難色, 十分抱歉地對他說:“對不起, 鋼琴實在是太貴了, 媽媽還沒有攢夠錢, 你能不能再等一等呢?”兒子雖然有點兒失望, 但還是答應了媽媽的請求。

到了向兒子履行諾言的時候了, 媽媽拿出3萬元錢, 故意叫工作人員將它們換成每張10元面額的, 然後將一大堆錢帶回家擺在兒子面前, 告訴他要花這麼多錢才能買到一架鋼琴。

Advertisiment
孩子看到面前的這麼多錢, 驚訝得張大了嘴。

就這樣, 兒子通過媽媽的苦心, 理解了一架鋼琴的價值, 他不僅很自覺地愛護這架鋼琴, 並且非常認真地學習鋼琴, 因為這是媽媽辛苦工作很長時間, 用“很多很多”的錢買來的。

這位母親是聰明的。 對於孩子來說, 買一件東西究竟需要多少錢, 他是沒有概念的。 但當一大堆具體的錢放在他的眼前, 他就會突然醒悟, 原來要購買的這個東西如此珍貴。 這樣一來, 孩子不僅學會了懂得珍惜, 更學會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