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自己“讀”故事書

四周那些勤勉的“陪讀”媽媽們也許並不知道, 其實, 美妙的故事不只流傳在文字裡, 也躲藏在孩子自己的想像世界裡。 對於不識字的孩子來說, 同樣可以給他們的閱讀留一點空白, 養成他們自己“閱讀”的習慣, 能夠讓他們更自主地得到快樂。

說起這個發明, 純屬偶然, 記得兒子更小一點的時候也特別喜歡纏著我講故事, 可很多時候我太忙碌, 實在抽不出空來專門為他“陪讀”, 只好搪塞給他幾本花花綠綠的幼兒畫報什麼的, 讓他在一邊自個兒“讀”去, 還對他說, 自己和圖畫裡的人物說說話, 故事就會自己跑出來!就這樣,

Advertisiment
我一邊做著自己的事, 一邊有心無心地回答他在閱讀中發現的千奇百怪的問題。 時間長了, 他沒事的時候居然也學會了像模像樣地閱讀, 常常會拿著一本圖畫書, 從頭“讀”到尾, 有時候還能樂得自個兒笑出聲來。 而我, 看著兒子在“故事自己跑出來”的期待裡快快樂樂地閱讀著、成長著, 我忍不住也偷著樂。

讓故事自己“跑”出來, 這原本不過是我這個“陪讀”媽媽無意中想出的懶招, 但想不到的收穫讓我悟得了一點道理, 那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父母適當地偷點兒懶, 也許會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譬如:不為孩子讀每一個故事, 可以留給他一個想像的多彩世界;不為孩子做每一份主, 可以讓他從小形成自主選擇的意識;不總是手把手地教給他細緻的操作方法,

Advertisiment
可以培養他敢於實踐、勇於探索的精神;不在孩子的要求下隨叫隨到, 可以讓他懂得有時候必須學會自己去尋找快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