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讓孩子自己作主

在這個自我意識高漲的時代, 父母不能再固守權威的城池, 因為從小被使喚慣的孩子, 等到他必須自己作決定的時候, 會措手不及。

我常告訴那些有聽話、乖孩子的家長, 不要高興得太早, 除非他希望孩子一輩子都作一個唯唯諾諾的人, 只能跟著人家走。 相信每一個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責任感, 能獨立思考, 能獨立自主。 這就必須從小培養他面對事實, 自己解決困難。 很多青少年的父母, 感嘆孩子不負責任, 不懂得體貼父母、家人的辛苦, 這些觀念和習慣都必須及早培養、訓練, 才能造就日后獨立自主的單獨個體。

Advertisiment

首先父母必須把決定權交還給孩子, 信任孩子有能力做他自己的主人, 無論任何人都必須自己走自己的路, 與其一天到晚緊張兮兮的盯著孩子, 干涉他做這做那, 還不如讓他自己去作, 父母也落得輕松。 就如上補習班、課后班一事, 大多數父母都是一把抓, 反正是我出錢, 你消費, 你只管聽我的就是, 不能有什么意見。 到頭來, 孩子怨聲載道, 來個殺手锏-“不去就是不去”, 反而浪費錢又傷親情。 倒不如坐下來聽聽孩子的意見, 幫助他分析后, 讓他自己去決定要學什么?到那里學?

其次要多給孩子機會, 相信他有足夠的能力來發展自我,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給予不同的責任, 并依孩子的性格提供不同的機會,

Advertisiment
讓他從中領悟、學習, 進而培養思考力及決策力, 慢慢的孩子便能自己作主了。

或許你會覺得凡事讓孩子自己動手、作主, 好象父母的責任少了、懶了。 其實是故意給孩子機會, 讓他把能力表現出來, 如果父母不放手就無法知道孩子的能力有多大。 而且人的潛能是無窮的, 越開發越多。

很多家庭的互動里發現, 爸媽做得越少, 孩子會的就越多。 如果舍不得讓孩子去嘗試、勞動, 那就必須長久為孩子做, 直到做不動。 因此, 聰明的父母, 何不輕輕松松地把責任還給孩子, 并讓孩子知道即使決定錯了也沒有關系, 有錯誤才有改進, 有改進才有機會成功!

太多的父母連孩子的學習都要插一手, 急著把答案告訴孩子, 反而剝奪了他學習的機會。

Advertisiment
明智的父母會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 以民主尊重為原則, 讓孩子做他有興趣做的。 常見到有些父母因為小時候沒達到的愿望, 投射在孩子身上, 于是冒然的強迫孩子上各式各樣的課后班, 若是孩子不抗拒也就算了, 偏偏有些孩子故意跟父母唱反調, 擺出偏不要的姿態, 不但收不到學習的效果, 反而傷了親子間的和氣。 父母也覺得自己的苦心白費了。 這些都源自于父母以為孩子對爸媽的話必須言聽計從, 或者是爸媽給的一定是孩子需要的等錯誤觀念。

給孩子更寬廣的空間, 在合理的范圍內讓他自己作決定。 有些在臺灣并不怎么出色的孩子, 一到了國外卻如魚得水, 表現得令人刮目相看,

Advertisiment
追究其中的原因發現, 國外的教育制度是讓孩子自己去學習, 父母老師都是在一旁協助輔導, 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和支持。 孩子在這樣環境中學到怎樣去開啟知識的寶庫, 并且知道怎樣做學問, 而不是一昧的追求試題的答案。 所幸教育改革目前也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 希望不久的將來能更落實在每一個教育階段。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父母能從家庭中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做起, 給孩子更多的彈性, 發揮機會教育, 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楊 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