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自己在生活的舞臺上成為主角

孩子的未來是他們的主舞臺, 家長往往只是幕後人員或者觀眾, 不恰當的臺詞都會成為阻礙, 育兒知識也提倡家長不要過多涉入。

早晨在朋友圈發了一句, 孩子想去日本的小想法。 我媽媽沒過2分鐘就留言了:“你要去日本啊, 我也去, 帶我一塊去。 ”我暗自笑她, 回復:“還沒決定呢, 去玩一定帶你的。 ”看到媽媽現在可愛的樣子, 我覺得特別的開心。 以前的媽媽可不是這個樣子的。
媽媽是個傳統的好女人, 習慣了把孩子和家, 按照她的想法照顧的妥妥帖帖, 尤其在弟弟出生後, 也是從小一直照顧到大, 而無論是從學業和還是工作,
Advertisiment
都安排的一帆風順, 但是弟弟的性格卻一直很叛逆, 而且對外的社交關係也不是很好, 媽媽很擔心他工作上會遇到問題。
在弟弟實習入職的前夕, 我和媽媽談了很久:“您對他的管理太多了, 吃飯就差喂了, 他已經20多了, 自理能力還這麼差, 情緒管理還不能自我控制, 這是個大麻煩, 如果您放心, 我決定讓他離開家, 在入職之前在外面自己出去打工生活幾個月。 ”面對叛逆自己又無能為力的弟弟, 媽媽第一次妥協了。
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是:付出和欣賞的過程。 太過束縛的教育, 給孩子帶來的只能是壓力和相互之間的折磨, 為什麼我們不選擇更好的方式呢?
父母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逐步遞減,
Advertisiment
角色範圍一點點縮小, 這樣才能給孩子的生活騰挪出空間。 在健全的母子關係中, 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的調整。 不懂得分離的父母, 即使孩子成年、結婚, 也要努力保留住對孩子的控制。 他們往往喜歡一邊事無巨細地包辦, 一邊抱怨孩子的無能。

如果父母總是沖到孩子的前面題孩子擋風遮雨, 孩子怎麼可能不自卑?怎麼可能增長自理的能力?怎麼能學會和別人打交道?孩子的內心會呐喊:你為什麼老是要衝到我前面?就像我的弟弟對媽媽說:“為什麼我總是錯的?您能讓我自己做一次主嗎?我要過自己的生活。 ”
作為父母給孩子的無論是小時候, 還是長大後, 都是應該是一個正面的形象。 夫妻恩愛, 幸福快樂, 擁有穩定的事業,
Advertisiment
擁有自己的社會角色, 在孩子眼睛裡你們是積極樂觀健康的人, 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孩子已經過了需要父母照顧的年齡, 我們就要懂得智慧的退出。
>>推薦閱讀:一句話 讓孩子窮一生
當孩子出生, 他在你身邊的每天, 都是你手心裡的寶。 就算有一天他離家很遠, 最牽掛他的也永遠是父母。 我們雖然愛孩子, 但過度的疼愛往往讓他們的成長缺失了空間, 我們要放開心胸, 智慧引導, 讓孩子自己在生活的舞臺上成為主角, 因為未來的天地都是他們的, 我們得體的退出, 他們才能優秀的展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