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1~2歲
給他個便盆
在第二年中, 嬰兒學會了走路, 向自己大小便的路途上邁出了一大步。
走路與控制括約肌之間有什麼關係?你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
其實, 我們之所以把走路與控制括約肌聯繫在一起, 是因為學會走路意味著嬰兒神經系統的成熟。 怎麼能知道孩子正處於良好的發展階段呢?觀察蹣跚學步的嬰兒, 心理學家為我們提供了5項標準:
1.如果孩子會走路了;
2.摔倒後或坐著能更容易地站立起來;
3.能上下樓梯;
4.能沖著指定的方向踢球;
5.能搬或拿怕碎的東西或者能往水桶裡灌水。
這時他就會更好地坐盆了。
Advertisiment
然後, 我們該怎麼做呢?
聽之任之!
“不會吧!好不容易把這個時刻盼來了, 難道除此之外, 我們真的什麼都不用做?”
沒錯!不要期待會出現奇跡, 他不太可能第二天就自己坐在便盆上大小便。 因為, 如果說,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上做好了自己大小便的準備, 但他的小腦袋裡還沒有把這種程式“編”好。 因此, 父母不要過於堅持, 沒有必要引起衝突。 可以先試驗1~3個星期。
如果情形正相反, 他坐上就不願意下來, 帶著便盆到處走, 或者在上面一坐就沒完沒了, 甚至坐在便盆上吃點心。
Advertisiment
將近2歲的時候
這個時期的問題是, 孩子自己願不願意放棄尿布。 而在他的小腦袋裡, 這個問題很複雜。
我要自己大小便!
孩子想和尿布說再見, 首先是為了博得你的高興。 這個年齡, 儘管是處在反抗危機之中, 但時不時地他也非常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歡心, 以感到自己被愛和受到表揚。
其次是因為他逐漸地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 由此越來越聽從身體內部的召喚。 他開始進行這樣的聯繫:有尿的時候, 我要把它尿出來。 能自己獨自控制身體是多麼令人興奮!
最後, 通過自己坐盆, 他會發現自己能先憋住, 然後再排泄出來是多麼的愜意。
Advertisiment
心理學家把這個階段稱之為“肛門期”。 如果你不禁止他, 他會自己玩便盆中的排泄物。 “真棒!一個新的遊戲。 ”他心想。
我不要自己大小便!
你不要過早地被勝利衝昏頭腦!他的小腦袋瓜裡會出現許多疑問。 他會想, 自
己大小便好像有許多不好玩的地方, 比如不能在換尿布的時候同媽媽肌膚相親了。 誰能告訴他, 當他不需要尿布時, 你還會愛不愛他?
還有一個大問題。 當他自己坐盆時, 你同他的爸爸先是很高興的樣子, 然後, 你用馬桶沖掉他的“產品”。 會不會有一天這個馬桶也把他一起沖掉?看到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被如此粗暴地對待(幼兒會把自己的糞便當作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會讓他感到沮喪。 事實上,
Advertisiment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