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親近科學

當前, 送兒送女學鋼琴、練舞蹈的大有人在, 可是, 即使是在繁華發達的大都市, 也往往難以尋覓專為兒童開設的“科學啟蒙班”。
愛因斯坦說過, 科學意味著一種探索和尋求之樂。 我們的家長如果能對孩子好奇的天性循循善誘, 讓孩子親近科學, 孩子一定能體會到探索和尋求的快樂。 而且, 這種快樂所帶來的對科學的興趣將對他今後的學習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爸爸媽媽們, 現在就行動起來, 讓您的孩子從小就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吧!
一、學會傾聽。
當孩子問到諸如“為什麼我不能像蝗蟲那樣把草當作糧食”,

Advertisiment
“眼淚是從哪兒來的”, “蜘蛛是怎麼會吐出這麼多絲的”等問題時, 要是你知道答案並能給出正確的回答, 那當然最好。 但要是你自己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那麼最好坦率地承認你也不知道, 然後再和孩子一起, 通過請教專家、查閱圖書來得到解釋。
不少孩子還會以自己獨有的方式來尋找問題的答案。 有位母親曾看見她3歲的女兒向廚房的地板扔擲雞蛋。 “這些蛋為何不能像乒乓球那樣彈起來呢?”她天真地發問道。 在大人們聽來, 這似乎十分荒唐, 但家長要是耐心地進行引導, 她便一定會對生活中遇到的無數為什麼產生濃厚興趣, 自然而然地步入科學的殿堂。
二、講故事, 而不必引經據典。
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一般還較差,
Advertisiment
如果急於給他們引經據典進行理論上的深奧闡釋, 那麼他們不但會因難以理解而對科學少了幾分親近, 而且還會產生這樣的誤解:科學只是儲存在大人腦中的無數現成答案而已。 顯然, 這對培養孩子勇於探索的進取精神有弊無利。
您不妨用講故事的方式來給孩子講解科學的道理, 用孩子熟悉的語言風格加上您嚴密的科學思維既容易讓孩子接受, 又使孩子的思維得到了鍛煉。 三、不要隨問隨答。
過去30年的一項專題研究證實, 在孩子問完問題後, 大多數的家長通常只等待1分鐘就急於給孩子回答。 而專家們則建議:不妨等待3分鐘以上再回答, 因為這樣, 孩子們才有可能較完整、較邏輯、較有創造力地做出反應。
Advertisiment

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 家長還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時間來思考。 如果有可能的話, 家長不妨先提出幾個問題來啟發孩子, 即使孩子答錯了, 也要多多鼓勵, 並指出他說錯的地方。
四、評語不要絕對化。
在和孩子討論的過程中, 不少家長動輒便對孩子給出“很好”或“完全錯了”等絕對化的評語。 儘管家長對孩子完全肯定的褒獎無異於鼓勵, 而對孩子完全否定的批評也顯示了科學態度的嚴謹, 但絕對化的評語同時也意味著關閉了討論的大門。
不妨試著對孩子這麼說, “你這樣的回答很有意思”或“以前連我也沒有這麼思考過”等, 因為這樣才能使討論繼續下去。 家長要有這樣的理念:即使孩子的回答是片面的,
Advertisiment
也可以在繼續討論中去完善答案;即使孩子的回答是錯誤的, 也能在孩子錯誤的回答中發現某些合理的成分, 以便鼓勵孩子從不同角度繼續探索。
“循循善誘”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 科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 絕對完美、絕對準確的答案實際上並不存在。
五、充分利用博物館。
博物館是引導孩子走進科學世界的最好課堂。 不妨啟發孩子在參觀時就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之類的問題。
六、在遊戲中親近科學。
孩子們喜愛的許多遊戲都包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 只要爸爸媽媽足夠細心, 就可以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科學頭腦了。
例如, 放飛風箏便可以幫助孩子學到許多有關“力”的科學知識。 孩子會通過手中緊握的牽引線, 具體又真切地感受到風向和風力在不同高度的變化,
Advertisiment
而且還會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技藝, 把風箏做得越來越好, 放飛得越來越高。
再如, 在孩子搭積木時, 家長可以誘導孩子去探索什麼造型的房子最穩固。 要是能有一些讓孩子自行拆裝的玩

具, 那就更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