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走出家庭“小圈子”

專家研究發現:有個性、活動能力強、會玩的孩子較少磨人。 相反, 過於嬌生慣養, 樣樣都由父母包辦代替, 缺乏與外界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容易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形成與父母生活依存的“小圈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孩子漸漸地由“纏人”向“孤僻”發展, 滋生自卑、任性、脆弱等不良心理, 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有害。 因此, 作為父母, 我們應及時給予糾正, 讓孩子走出三人“小圈子”。

·創造良好的交往環境

作為父母, 應在家庭中創造一個平等和諧的交往範圍, 要培養孩子敢說話、愛說話的習慣和能力, 父母不能擺出“長輩尊嚴”的面孔訓斥孩子。

Advertisiment
家庭中的大事, 孩子能夠理解的應該讓孩子知道, 適當地讓孩子去“參政議政”, 有利於孩子樹立信心, 敢於交往。 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問題, 更應想到孩子, 聽聽他的意見, 不要一味地父母說了算。

·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

父母應適當地帶孩子進入自己的社交圈, 外出作客時, 要求孩子觀察成人間的交往;家中有客來, 讓孩子參與接待, 讓座、倒茶、談話……不要一味地將孩子趕走, 讓孩子在交往中學習交往, 有利於消除孩子交往中的羞怯、恐懼心理。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平時注意孩子的愛好, 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 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 孩子的業餘愛好廣泛, 自然會形成許多新的“小圈子”。

Advertisiment

·教授基本的交往方法

兒童學習交往應當學會相應的交往技能, 如分享、輪流、協商、合作等, 這些都是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技能。 父母應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孩子。 (文/王小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