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動動小手認識自己

1歲前後, 寶寶逐漸認識一些自己的身體部位。 而認識身體是寶寶自我認知的關鍵一步, 這對他們來說可是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從此, 他們把自己和其他人區分開。 這一期的手指謠, 就是教教大家, 怎樣帶著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

1.爸爸瞧, 媽媽看

爸爸瞧, 媽媽看, 寶寶的小手真好看。

爸爸瞧, 媽媽看, 寶寶的小手看不見。

爸爸媽媽快來看, 寶寶的小手又出現。

乖乖網提示:

7~9個月的小寶寶開始逐漸發展“物體永存性”的概念, 也就是說, 當一個物體從眼前消失, 他們也會知道這個物體依然存在, 只是看不見了。

Advertisiment
小手一會兒出現, 一會兒消失, 這麼大的寶寶會非常喜歡這個遊戲, 因為恰好符合寶寶這個年齡段的發展需求。

2.我的身體

我的頭, 我的肩, 這是我的胸。

我的腰, 我的腿, 這是我的膝蓋。

小小手, 小小手, 小手真可愛,

上面還有我的十個手指頭。

乖乖網提示:

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 比如新生兒, 父母可以讓他躺著或者坐著, 一邊念這個歌謠一邊指寶寶的相關部位, 說到十個手指頭時可以用手每個都捏一捏。 這對寶寶來說, 也是一種感官體驗。

1歲半前後, 寶寶處於學步期, 能夠越來越多地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 這是寶寶自我認知能力在發展。 手指謠可以幫助他瞭解自己的身體。 對再大一些的寶寶, 手指謠還可以幫助他們活動四肢,

Advertisiment
當作孩子們的體操。

3.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拍手4次)

我的小手舉起來。 (雙手舉過頭頂, 在頭上擺一擺)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拍手4次)

我的小手轉起來。 (雙手在胸前轉動手腕)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拍手4次)

我的小手抱起來。 (雙手握在一起)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拍手4次)

我的小手藏起來。 (雙手背到身後)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拍手4次)

小手小手變出來。 (雙手在身前左右擺動)

乖乖網提示:

聽到“拍拍”就拍手, 既是音樂節奏學習, 也是數學學習。 把“拍拍”兩個字的組合當作一種模式, 聽到就拍手, 既需要寶寶理解這種規律, 還需要他集中注意力尋找兒歌中符合規律的模式, 準確控制自己能按照節拍拍兩下。 較小的寶寶往往會使勁亂拍一氣,

Advertisiment
大一些後, 雖然能夠拍兩下, 但是拍不到節奏上, 到了大概4歲以上才能準確拍到點兒上。

但是小寶寶的父母依然可以跟孩子玩這個遊戲, 新生兒的父母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 拉著他的手做動作, 就像做體操一樣。 當他能坐起來以後, 父母既可以和他面對面做這個活動, 也可以讓他坐在自己腿上, 面朝同一方向拉著他的手做這個活動。 手指謠做完最後一個動作, 父母還可以胳肢寶寶的腋下。 寶寶非常喜歡這樣親密的活動, 這對增強他們的安全感很有幫助。

4.眼睛在哪裡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拍拍你的雙手)

手指伸出來。 (伸出你的食指)

眼睛在哪裡?(用一種誇張的語氣問)

眼睛在這裡, (指你的眼睛)

用手指出來。 (一邊指著你的眼睛一邊用眼神鼓勵你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乖乖網建議:

對1歲左右包括1歲以內的寶寶, 父母的手指可以指寶寶的眼睛或其他部位, 幫助他尋找自己的身體部位。 隨著他自我概念的發展, 父母指自己的五官, 寶寶也一定會對應成自己的五官。

注意哦, 父母可以靈活使用這個兒歌。 比如, 把眼睛改成其他任何一個身體部位, 鼻子嘴巴等等都可以。 這個遊戲教會寶寶認識五官和身體部位, 讓他增強自己的身體意識。

乖乖網溫馨提示:除了手指謠, 我們還有很多説明寶寶認識身體部位的小遊戲。 比如:

1.把寶寶的腳藏到被子裡, 然後問他:“腳在哪兒呢?”拉著寶寶一隻手說:“眼睛!”讓他用另一隻手指自己的眼睛。

2.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留意尋找介紹身體部位的機會。

Advertisiment
穿衣服是個好時機, 父母可以一邊幫寶寶穿衣服一邊說:“把手伸到袖子裡, 把腳伸到襪子裡。 ”

3.在寶寶對自己身體部位的認知更熟練以後, 父母還可以帶著他看照片, 幫他找出哪個是自己, 指認照片上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