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讓寶寶參與勞動的意義_家務勞動對寶寶的影響

養生之道網導讀:

很多家長認識到讓寶寶參與勞動的意義, 為了避免孩子養成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壞習慣, 都會適當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給孩子負責。 家長們的做法是正確的, 因為讓寶寶參與勞動的意義非常重大。

很多父母認為家務勞動是家長份內的事, 讓孩子去做太牽強也不捨得, 孩子的任務是玩和學習。 其實家務勞動也是一個大課堂, 有很多東西需要孩子去體驗、領會和學習, 所以儘早地讓孩子掌握生存的技能、領悟其中的奧秘, 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Advertisiment
那麼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到底能鍛煉哪些能力?怎麼讓孩子在家務勞動中快樂成長?家長們需要注意哪些原則呢?下面小編為你一一介紹。

做家務勞動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一、讓孩子在勞動中成長

學習模仿並開始參與成人的勞動, 是寶寶成長中的一大進步,

Advertisiment
儘早地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對孩子都能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其實勞動是孩子應該及早開始的一門必修課。

二、勞動讓孩子更快樂

勞動有利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如身體協調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 在成功完成一件事情後, 孩子自然會有種成就感, 會很滿足很開心;在勞動中得良好表現自然也會贏得父母的讚揚, 孩子更會樂此不疲!

三、勞動讓孩子更自信

成功的快樂最能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會做的簡單勞動越多, 孩子的自信心也就會越強。 而我們都知道, 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未來的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且自信心建立越早越好。 所以, 家長們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著去幹點活吧!不要因為“愛”而對孩子最初的勞動欲望加以阻撓,

Advertisiment
否則以後受阻的將會是孩子的自信心!

四、勞動讓孩子更聰明

我們常說“心靈手巧”, 勞動中孩子的雙手能得到充分的鍛煉, 從而有益於左、右腦的開發。 另外, 人在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時, 大腦裡氧氣最充分;大腦在勞動和運動時, 思維部分是休息的, 如此勞逸結合, 孩子會更聰明。

五、勞動讓孩子愛生活

在家務勞動中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讓孩子感覺到他是家庭中的一員, 有責任和義務為這個家做事情。 會使孩子懂得家務人人有責, 變得更加勤快, 眼中有活。 另外在家務勞動中還能調節家庭氣氛, 孩子分擔勞動後, 親身體驗到家務的辛勞繁重,

Advertisiment
會懂得關心、體貼、孝敬父母。

雖然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好處多多, 但是需要家長注意以下幾點:

一、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孩子畢竟還很小, 他的勞動還屬於萌芽狀態, 勞動還只是一種快樂的嘗試, 給孩子安排的任務要在他體力和能力所及的範圍內, 才能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否則, 多次完不成會讓孩子喪失信心和興趣。

二、家長要明確讓孩子勞動的目的。

讓孩子儘早就參與勞動, 是為了培養他的責任心、自信心等品質和能力, 享受勞動的過程和快樂。 孩子小不能要求過高, 稍大點時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小幫手”。

三、家長應借助孩子的願望去指導。

從寶寶開始學步時起, “給媽媽幫忙”的願望就越來越強烈了, 以後的參與意識漸漸轉變成行動。

Advertisiment
家長要利用孩子這種美好的願望, 積極鼓勵他自己去勞動。 如:可以給一個2歲的寶寶佈置送臉盆到衛生間的任務, 他一定會很樂意去完成。 在家長日常教導下, 兩歲半左右的孩子能給客人搬椅子的任務完成得很棒。

四、需要示範和鼓勵。

教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最好的辦法, 就是先給他做示範, 再和他共同參與完成, 鼓勵他自己去做, 盡力做好。 孩子完成任務後, 爸爸媽媽的一個微笑, 一個擁抱、一聲“謝謝”、一句“真棒”都是最好的禮物。

家長注意了以上幾個原則, 適時適量的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 並耐心的加以引導, 積極的讚揚肯定, 相信會讓孩子在家務勞動中快樂成長, 通過勞動過程一定能培養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動手能力、合作和邏輯思維等能力。 另外還能掌握生存的技能,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從而增強了孩子的生活自信和適應能力,使孩子更好的面對以後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種的問題,努力克服解決問題。

家長們都應該明確讓寶寶參與勞動的意義,適當放手讓寶寶去嘗試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初步培養寶寶吃苦耐勞的精神。

另外還能掌握生存的技能,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從而增強了孩子的生活自信和適應能力,使孩子更好的面對以後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種的問題,努力克服解決問題。

家長們都應該明確讓寶寶參與勞動的意義,適當放手讓寶寶去嘗試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初步培養寶寶吃苦耐勞的精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