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能一直説明孩子度過難關, 需要教會孩子自己面對困難。 人的一生總是會遇到挫折和失敗。 家長們要告訴孩子, 正確看待失敗, 瞭解失敗的原因並且吸取教訓。 同時應當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特殊的能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享受成功。 認識自己。
身教勝過言傳
我們需要教給寶寶很多知識, 膽識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手把手教會孩子。 孩子一直是在用心觀察和模仿著父母的一言一行。 我們將自身作為榜樣給孩子看, 就等於是教育孩子了。 我們還需要教給寶寶很多能力, 如何去發現、去觀察,
Advertisiment
教孩子說話他不學, 我叫他搭積木他不搭……可換個環境, 寶寶可以在老師的陪同下用積木搭起高高的塔。 如此看來, 問題並非出在孩子身上, 而是與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關。 父母不曾有意教給寶寶的東西, 他竟也照葫蘆畫瓢地表演給你看。 比如, 模仿媽媽的習慣動作, 重複電視裡的幾句話, 表演周圍人的一舉一動, 一言一行等, 往往在你不經意的時候, 寶寶常會“露一手”, 讓你驚訝不已。
寶寶的認知世界
三歲以內的寶寶是通過各種動作以及視、聽、觸、味、嗅等感黨能力來認識和瞭解世界的,
Advertisiment
寶寶要想懂得自己和周圍世界的關係同樣需要不斷親身經歷。 比如寶寶聞到剛出鍋的雞蛋羹的香味, 饞得立刻想吃, 此時媽媽跟寶寶說“燙, 不能動”是無效的, 寶寶伸手摸了碗挨了燙才能真正明白媽媽的意思。 再比如寶寶要夠高處的玩具,
Advertisiment
在孩子剛出生的那幾年。 需要不斷的通過實踐經驗來積累認識, 從自己的成功或者失敗中學習內容。 逐步學會生存能力和更加便捷的學習能力。 人的一生總是會遇到許多挫折, 讓孩子受挫的越早越好。 這樣就可以在今後沒有父母在的生活中自行處理事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