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在表揚中成長

其實, 人在3歲之前還沒有“我”的概念, 直到7歲後才漸漸有一個自我評價的雛形。 在這段時期, 基本上大人說孩子是什麼, 他就認為自己是什麼。 所以說, 家長肩負著幫助孩子建立良好自我認知的重大責任。 激勵是讓孩子產生良性的自我認知的最好方式, 如果大人總是否定孩子, 那他從小就有“我笨, 我做不到”的自我暗示, 孩子的潛能將受到阻礙, 導致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

表揚是當孩子做出“對”的行為時給他加油的核心方法。 當孩子的行為做“對”了, 家長及時表揚才能使孩子的行為固定下來, 使他日後再接再勵。

Advertisiment
孩子每天、每星期總會有優良的行為, 或者取得不錯的成績, 家長都應及時進行表揚。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 被表揚意味著被認可, 他的自我價值就會上升, 自信心就會增強。

肯定性評價會使孩子獲得愉快的心理體驗, 產生好的激勵作用;否定性評價則會使孩子心理不愉快, 一方面可能反思問題, 努力改正, 另一方面也可能減弱自信, 產生自卑。 任何一個人, 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要都大大超過被否定的心理需要, 因此, 家長要堅持以表揚、激勵為主的教育方式。

表揚孩子的時候, 不要只盯著學習一個方面。 孩子的性格、文明禮貌、勞動表現、文體才能、動手能力、衛生習慣等都可以進行評價, 家長考慮的面寬了, 就不難找到表揚的內容。

Advertisiment

對於學習, 重點要表揚學習的過程, 而不是結果。 家長表揚什麼, 就表明強調什麼, 孩子也就由此重視什麼。 在學習的過程中, 要注意孩子是否專心, 是否有一些“創造性”的發現, 是否能提出有意思、有品質的問題, 是否能想出獨特的方法……這些都是比結果更重要的東西, 值得家長去發現, 去表揚。

表揚孩子需要制定一個合理的標準,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只要細心觀察, 每天都會發現他進步的地方。 縱向比較孩子自身的進步, 而不要拿別的孩子最優秀的方面作為參照物, 與孩子橫向比較。 這並不是對孩子放低標準, 因為那樣比是不客觀不現實的, 除了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之外, 不會有更好的作用。 通過客觀比較,

Advertisiment
在發現不足的同時, 也要肯定優點, 這樣才不會偏頗, 孩子才會信服, 保持信心的同時激發他向上的動力。

在方法上, 我們要有分析地表揚, 杜絕籠統, 讓孩子清楚被表揚的是哪一點, 為什麼。 家長可以採取口頭表揚、手勢動作表揚、書面表揚和物質鼓勵相結合, 依孩子的特點和表揚內容而定, 儘量讓每次表揚都能將激勵功能發揮到最好。

表揚越具體, 孩子就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 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例如, 孩子看完書後, 自己把書放回原處, 擺放整齊。 如果這時家長只是說:“你今天表現不錯。 ”表揚效果就會大打, 因為孩子不明白“不錯”指什麼。 你可以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麼整齊, 我很高興!”而一些泛泛的表揚,

Advertisiment
如“你真聰明”、“你真棒”等, 雖然暫時也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裡, 為什麼受表揚, 就容易養成驕傲、聽不得批評的壞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