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在飼養小動物培養責任感

飼養小動物對於寶寶來說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 如果家庭有條件而寶寶也有興趣, 應該挑選一種適合的動物伴隨寶貝成長。

1、 培養責任心。

獨生子女失去了成為別人哥哥或姐姐的機會, 而照顧一個小動物能讓他重新獲得一種別樣的責任心鍛煉。 不管寶寶喜歡的是小烏龜、金魚、小蝌蚪、小荷蘭鼠還是小鳥, 你都能看見寶寶高興得手舞足蹈, 每天都牽掛著他的小夥伴, 為了不餓著小動物, 他會早早起床, 還會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它, 還會細心地提醒小動物不要搗亂, 要乖乖聽話, 儼然就成了小大人。

Advertisiment

其實這是因為, 雖然寶寶在大人眼裡是弱小的, 需要竭力呵護, 但當有更弱小的生命出現在寶寶的生活中時, 寶寶就變得強大了:讓我來呵護你, 讓我來照顧你!飼養小動物, 讓寶寶迅速地完成了角色轉換, 激發了寶寶潛在的能力, 擔負起餵養教化的工作, 這是責任心培養的最佳時機, 也是寶寶自我教育的良機。

2、學會尊重生命

在照顧小動物的時候, 一開始, 寶寶並不懂得什麼是生命, 他可能因為好奇而不斷地騷擾小動物, 可能會讓小老鼠生病, 或者讓魚離開水, 他就會發現小動物非常痛苦。 當他不明所以轉而問大人, 父母耐心解釋後, 他就明白原來生命是很脆弱的, 需要細心呵護和尊重。 從此, 他就不會再用手去抓魚,

Advertisiment
也不會用棍子捅老鼠了。 一旦這種愛心形成了, 他也學會尊重其他小朋友。

3、培養觀察能力。

如果寶寶養的是小蝌蚪, 每隔一段時間, 他就可以觀察到明顯的變化, 每一次的變化都會讓寶寶覺得驚奇, 他會饒有興趣地看看蝌蚪是先長前腿還是後腿, 尾巴是縮短的還是掉下來的等, 這些問題都不言自明瞭。 媽媽可以輔助他用相片和文字記錄下蝌蚪每個階段的變化, 嘗試讓安安口述“觀察日記”、“餵養心得”, 讓養而有獲, 感受神奇的生命過程。

4、擁有心靈的夥伴

寶寶並不像大人一樣把這些小動物僅僅當作動物, 而是把他們當作朋友, 他會向它們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對它們說一些不能讓爸爸媽媽知道的秘密, 因為小動物會為他們牢牢保守秘密,

Advertisiment
這讓孩子覺得快樂、安全、信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