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是一門藝術, 一門學問。 只有能專心地傾聽孩子的父母, 才能更好地瞭解孩子, 教育孩子, 也才能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不發達, 難以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往往是通過激烈的情緒表現出來, 所以, 傾聽不只是分享快樂, 更是要瞭解並疏導孩子的各種情緒, 用動作和感情來向孩子傳達愛, 傳達“我知道你的情緒情感, 我就在這裡陪伴你、説明你的資訊。
當孩子需要傾聽時, 媽媽—定要留在孩子身邊, 放下手頭的一切, 以尊重和理解的態度, 專注、認真地傾聽。 這樣, 在傾聽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積極的傾聽從正確認識開始
傾聽孩子是一種親子溝通的姿態, 代表著平等與尊重, 代表著父母對孩子情感和精神上的關懷, 是良好溝通的開始。
很多父母不知道, 當孩子有不良情緒時, 做父母的不但要保持態度可親, 還要耐心地關注孩子, 幫助他發洩不良情緒, 讓他進行自我療愈。
在心理學上, 傾聽具有淨化作用。 當孩子遭遇挫折、困頓、失敗和難過時, 積極的傾聽能夠沉澱和過濾孩子複雜而奔騰的情緒。
傾聽能加深孩子對父母的情感紐帶, 傳達出無條件愛的信號
孩子需要與父母的感情紐帶, 就像需要營養、水和睡眠一樣。 感情紐帶雖然能夠給孩子力量, 但這種感知也很脆弱。
Advertisiment
傾聽能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讓孩子自信自主
孩子只有在感到他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時候, 才會有安全感, 才會放下心裡的包袱, 勇於堅持真我。 而一個孩子能否自由地表達自我與他的安全感緊密相連。 如果他覺得你通常都尊重他的想法,
Advertisiment
傾聽能讓孩子自我療愈, 孩子得到傾聽後能消除不良情緒
孩子天生具有治癒創傷的能力, 當孩子感到不安, 發洩情緒, 就表明他們正在嘗試治癒所受的創傷。 只有親近的人能傾聽自己, 孩子就會通過大笑、發抖、掙扎、冒汗、發脾氣來治癒所受的創傷。 一般大人總是把這類情緒發洩看做是“不好的”、“孩子氣的”、“沒有自製力的”、“想操控成人的”令人厭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