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學會延遲滿足

豆媽:長進了, 變著花樣哭 9.5個月

其實9個月的豆子已經很少哭了, 更多的時候是哼哼唧唧, 以及唧唧歪歪。 但是在學會語言之前, 哭畢竟還是他主要的表達方式之一。

很明顯, 豆子大了, 哭法長進了, 有好多種不同的哭法, 讓豆媽一聽就知道是要什麼。 當然, 這裡面也有媽媽不斷練習聽力的功勞, 自己表揚自己一個。

來總結一下:

大聲哭, 聲音洪亮有力――餓了餓了, 拿奶!

哭聲尾音較長, 綿軟――困了, 要睡覺。

哭聲不規律, 開頭大聲, 結尾小聲――不舒服, 熱了?冷了?尿布濕了?不會生病了吧?!

哭聲短促, 兩腿蜷起來往肚子方向收――空氣喝多了,

Advertisiment
肚子脹氣, 想打嗝。

嚶嚶哭泣, 小聲, 斷斷續續――媽媽批評我了, 阿姨說我長得胖, 好委屈……

厲害吧, 媽媽的耳朵像貓一樣, 功能很強大, 愛心是雷達。 9個月的鍛煉下來, 豆媽的耳朵靈敏度顯著提高, 資訊處理能力趕上Intel酷睿雙核了, 豆子, 你就是上帝派來幫助媽媽修煉的那個天使吧?

一不小心又跑題, 自戀毒癮發作, 總想找機會表揚自己。 實際上我想表揚的是豆子, 首先是胖豆子一直在進步, 然後加上豆媽配合, 溝通才越來越完善的。

豆子是個好學的寶寶, 他一直在努力學習怎樣表達自己, 學習和爸爸媽媽溝通、互動。

當初他剛生下來的時候, 哭聲清亮, 但哭法比較單一, 餓了困了尿了基本都是一種聲音(或者區別微妙),

Advertisiment
常常使媽媽忙而不得其法, 內心甚至體驗到相當的挫敗感。 當然, 換個位置想想, 人家小豆子也很鬱悶的, 拼命告訴你“我想睡覺”你卻硬塞給人家奶瓶, 跟你說“尿布濕透了, 換換吧”, 你又來來回回地哄人家睡覺。 什麼媽媽嘛!

為了幫助媽媽進步, 小豆子試圖學會哭出不一樣的聲音, 每天他都在嘗試, 琢磨用不同的音訊、音量、節奏表達不同的需要, 慢慢的, 真就掌握了幾種基本哭法:要吃飯的、要睡覺的、要換尿不濕的、要抱抱的。 這樣, 吃喝拉撒的基本需求就可以搞定啦。

再大一點的時候, 豆子不僅長了個子, 還長了脾氣, 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心情不爽時, 有了新表達――幹嚎, 閉著眼睛使勁哭, 小肚子還打挺, 表示“我很不爽!”但是光打雷不下雨。

Advertisiment

再再大一點, 豆子的哭聲更有趣了, 小朋友會撒嬌了哦, 沒什麼傷心感的哭聲, 一邊哼唧一邊把小腦袋往媽媽身上拱啊拱的, 呵呵, 抱著小肉球覺得好溫暖好窩心。 不過, 有時候哭起來又表達的是另一種情緒, 比如被人家說是胖娃娃, 豆子就很委屈, 哭得貓貓的, 好傷心的樣子。 有一次被豆媽的閨蜜說他胖, 他也這麼哭, 閨蜜阿姨大呼“哎呀好好玩, 他還會這樣哭, 他還會委屈哦!”

豆子的哭還可以分為假哭和真哭。 由於演技有限, 假哭總是很容易被人洞穿, 因為沒有眼淚。 話說他小的時候(不滿兩個月)哭也是沒啥眼淚的, 不過那時候小人兒非常純潔, 沒有假哭一說, 凡哭必真, 確實有需要才哭。 但現在不同了, 小朋友大幅度的進步,

Advertisiment
有了很多情緒和自己的主意。 當他反抗的時候多數是假哭, 乾巴巴的大聲, 比如在外面沒玩夠被強行帶回家。 但心裡難過和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同, 眼淚來得很快, 淚腺發育了, 珍珠是大顆大顆的。 每逢真哭, 大人看了就很心疼, 可見真哭是很有情緒上的感染力的。

從6個多月的某天開始, 豆子嘴一癟, 哭著喊了聲“ma~~”, 簡直讓媽媽驚喜交加, 兒子會叫媽了哦!事實證明, 黃天不負有心人, 聰明兒子先認娘。 豆子最需要外援的時候, 總是先哭著喊“ma~~”就一個單音節, 還是哭腔的, 已經讓他媽忙不迭的趕上前去噓寒問暖了。

從帶哭腔的媽開始, 媽已經越叫越清晰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 豆子也將學會哭以外的更多表達方式, 口頭語言、肢體語言、表情等等。

Advertisiment

親愛的寶寶, 媽媽期待著與你更多的交流, 期待著你用稚嫩的聲音說“果”、“萍朵”、“要蘋果”、“豆豆想吃蘋果”……

心理師爸爸手記:學會延遲滿足

面對寶寶的哭, 是否要即刻滿足?怎樣的滿足方式最好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好媽媽是在寶寶的哭聲中學習出來的。 這意味著:好媽媽要承受得住內心的焦慮, 並節制自己的情緒;能夠從哭聲中理解到寶寶的需要。

小豆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很少哭, 大多數的時候很安靜。 這可能和他在媽媽肚子裡很安全有關係, 也可能是基因問題。

過了三個月, 豆子哭的時候多了起來。 而且, 很有趣的是他竟然會假哭。 原來, 哭是豆子的語言, 是所有沒有語言能力的寶寶用來表達自己的方式。 哭不一定代表不愉快,很多時候是代表需要。

當寶寶哭時,不必過分焦慮

很多媽媽都不能忍受寶寶的哭,特別是一些焦慮的媽媽。當然,這是母親愛孩子的天性,但有一些媽媽會把寶寶的哭和自己關聯起來,她們內心特別期待自己做個完美的好媽媽,而寶寶的哭,會把完美媽媽的形象打破,因此,許多媽媽特別怕寶寶哭。

其實這樣的關聯並不合理,我們要通過正常的認知以及思維把它打破。但有很多媽媽不能把這樣的關聯打破,我所說的焦慮媽媽就是這樣。她們不是因為做了媽媽而焦慮,而是本來就有焦慮的性格。有一些“強迫性神經症”患者反反復複地洗手,在意識上,他們很清楚手並不是很髒,沒有必要這樣洗,但他們控制不住。因為,當他們這樣想的時候,又會有另一個聲音在告訴自己,必須這樣。這讓他們很苦惱。焦慮媽媽也有這樣的苦惱。她們一方面會說,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但另一方面又會懷疑自己做媽媽的能力,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讓寶寶不舒服了。

焦慮的媽媽是自戀又自卑的媽媽。之所以自戀,根源在於自卑,因而想做世界上最好的媽媽。而自卑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方面有點自卑的情感,這是正常的,但如果總是懷疑自己和指責自己,就會把這樣的自卑放大,泛化。

我們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對自己也是如此,對自己期望越高,挫折感就越強。因此,我們要放下一些自我期望,懂得愛自己,這樣,我們會更輕鬆。畢竟,我們是人,自我寬恕雖然不是很好聽,但很有必要。況且,對自己要求高的人,對身邊的人一定也是這樣的。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同樣很難接受別人。這樣,我們就成為一個經常指責評價別人的人,一點都不可愛。

回到寶寶哭的問題上來,媽媽應該告訴自己,不要對寶寶的哭過分焦慮,要用心去體會,分辨寶寶哭聲中的含義。媽媽應給成為一台好用的翻譯機,通過積累經驗把寶寶的哭聲翻譯成:我餓了;我困了;我疼;我要媽媽抱等等。可見第一時間聽懂寶寶的需要,這確實是一個媽媽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

寶寶學會等待

在用哭來表達需要和情感時,寶寶對媽媽是有期待的,希望媽媽能即刻滿足自己的需要,最好不要讓自己等待。我們所說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終極被照顧狀態,就是從嬰兒狀態演變出來的。可以看出,有太多的人渴望做嬰兒,一直被媽媽照顧。

面對寶寶的哭,是否要即刻滿足呢?怎樣的滿足方式最好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前面說過,在孩子生命的初期,父母要做完美照料者,盡可能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寶寶滿4個月以後,要慢慢學會適時讓孩子等待一下。這樣做可以訓練寶寶的“延遲滿足”的能力。

什麼是“延遲滿足”?延遲滿足,其實就是能夠等待,並且在等待時不焦慮,不憤怒。有許多人這方面的能力很差,這和嬰兒時期的滿足方式有關係。延遲滿足能力相對比較弱的人,原因就是滿足方式出現了問題。下面兩種情況都是不當的滿足方式:

溺愛型。照料者過於“好”。比如寶寶已經三歲了,仍然是想要任何東西馬上就予以滿

足,哪怕認為這要求不合理,也因捨不得讓孩子失望,或是受不了孩子的哭鬧央求打滾撒潑而答應。他們不知道,溺愛並不能讓孩子滿足,被溺愛的孩子,攻擊性反而很強。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溺愛往往也意味著過度保護,被溺愛的同時,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同樣被剝奪了。而這樣被剝奪的感受讓自己很不舒服,很無力,所以容易憤怒。心理學上把這叫做“不能容納焦慮感”。

不負責任型。指寶寶被照料的過程中,一直處在不被滿足的狀態。所以,凡事都有度。

有個30歲的男人,其他方面還好,但在一個問題上經常出現衝突,那就是吃。他不能忍受饑餓,一旦饑餓情緒就會變得很焦躁,甚至是憤怒。原來,在他的嬰兒時期,由於食量比較大,而媽媽養育他的時候又是按照平常食量來餵養,因此,他差不多幾個月一直處在饑餓狀態。這樣的饑餓狀態是讓人把死亡的恐懼感聯繫起來的。成年後,能夠自己滿足的時候還好,一旦要依靠別人才能滿足,那種童年時經歷過的恐懼直接就從無意識中被體驗到了。比如,他要12點吃飯,讓人幫他定飯,但是由於送飯的人交通堵塞或者其他問題,到12點10分飯還沒來,他的焦慮就發生了,他變得很煩躁,甚至很憤怒。這就是不能“延遲滿足”的情形。

延遲滿足中要注意什麼

前面說過,實施延遲滿足至少要在孩子滿4個月以後,為什麼呢?因為,延遲滿足是一種能力,也是心理發育成熟的一個標誌,是建立在一定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礎之上的。比如,一個孩子決定是否現在就要吃到巧克力,他得瞭解:誰能給他巧克力?這個人現在有沒有空?願不願意給他巧克力?同時他得想明白:巧克力不是非吃不可的,不吃也不會威脅到生命,可以晚點吃到。並且,他可以控制一下急迫的情緒,不會因為不能馬上吃到而發火、傷心……很顯然,這一切都不是嬰兒能夠弄得清的,因此,很小的寶寶不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條件,他需要慢慢發展這種能力。

隨著寶寶身體的發育,他/她的感知覺和思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以清楚地認識媽媽和其他照料者,對周圍的環境逐漸熟悉,同時他們的小手越來越靈活,會自己拿奶瓶,腰部也越來越有力,開始學著獨自坐立,總而言之,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比以前強多了。同時,從心理上來說,經過與媽媽這麼長時間的相處,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對媽媽是信賴的。這個時候,寶寶對於媽媽給的小挫折才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他知道即便媽媽沒有馬上過來給自己喝奶,媽媽也是愛寶寶的,總會喝到奶的。這個時候,他就逐步具備了發展延遲滿足的能力。

但是仍然不能操之過急,得一點一點地來,在儘量滿足的基礎上,延遲一分鐘、兩分鐘,乃至10分鐘。父母要注意訓練的度與寶寶的能力相符合,如果超出了寶寶的現有能力,就是對寶寶不合理的期待了。

其實,延遲滿足的能力有一個自然形成的過程,因為沒有人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照料者,寶寶承受挫折是必然的,但只要知道媽媽爸爸是愛自己的,寶寶就能承受得起,也能夠在受挫後得到修復與補償,然後進一步發展心理能力。因此,父母穩定的愛與信任才是寶寶發展延遲滿足能力的根本前提。

在寶寶與媽媽的關係中,剛開始時基本上都是及時滿足,等到大一點了,媽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所以當寶寶發出哭的信號,媽媽不能馬上滿足的時候,一定要先哄一下,安撫一下寶寶,讓寶寶接受“等一會,媽媽在關注著自己,總是能獲得的”的資訊,這就是延遲滿足的心理基礎。假如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只顧做自己的事情,把一個餓得哇哇直哭的寶寶一直扔在一邊,那寶寶體會到的恐懼感就會是創傷性的。有時候媽媽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這樣做,比如媽媽也可能正在熱奶,聽到寶寶哭就很焦慮、無力,卻沒想到去哄哄他/她。如果媽媽這個時候能給寶寶一些安慰,哪怕只是答應一聲,寶寶也會好很多。

好媽媽都是在寶寶的哭聲中學習出來的。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好媽媽要承受得住內心的焦慮,並節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寶寶哭的時候;二,能夠從寶寶哭聲中理解到寶寶的需要,愛是以尊重寶寶需要為前提,而非自以為是。

哭不一定代表不愉快,很多時候是代表需要。

當寶寶哭時,不必過分焦慮

很多媽媽都不能忍受寶寶的哭,特別是一些焦慮的媽媽。當然,這是母親愛孩子的天性,但有一些媽媽會把寶寶的哭和自己關聯起來,她們內心特別期待自己做個完美的好媽媽,而寶寶的哭,會把完美媽媽的形象打破,因此,許多媽媽特別怕寶寶哭。

其實這樣的關聯並不合理,我們要通過正常的認知以及思維把它打破。但有很多媽媽不能把這樣的關聯打破,我所說的焦慮媽媽就是這樣。她們不是因為做了媽媽而焦慮,而是本來就有焦慮的性格。有一些“強迫性神經症”患者反反復複地洗手,在意識上,他們很清楚手並不是很髒,沒有必要這樣洗,但他們控制不住。因為,當他們這樣想的時候,又會有另一個聲音在告訴自己,必須這樣。這讓他們很苦惱。焦慮媽媽也有這樣的苦惱。她們一方面會說,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但另一方面又會懷疑自己做媽媽的能力,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讓寶寶不舒服了。

焦慮的媽媽是自戀又自卑的媽媽。之所以自戀,根源在於自卑,因而想做世界上最好的媽媽。而自卑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方面有點自卑的情感,這是正常的,但如果總是懷疑自己和指責自己,就會把這樣的自卑放大,泛化。

我們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對自己也是如此,對自己期望越高,挫折感就越強。因此,我們要放下一些自我期望,懂得愛自己,這樣,我們會更輕鬆。畢竟,我們是人,自我寬恕雖然不是很好聽,但很有必要。況且,對自己要求高的人,對身邊的人一定也是這樣的。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同樣很難接受別人。這樣,我們就成為一個經常指責評價別人的人,一點都不可愛。

回到寶寶哭的問題上來,媽媽應該告訴自己,不要對寶寶的哭過分焦慮,要用心去體會,分辨寶寶哭聲中的含義。媽媽應給成為一台好用的翻譯機,通過積累經驗把寶寶的哭聲翻譯成:我餓了;我困了;我疼;我要媽媽抱等等。可見第一時間聽懂寶寶的需要,這確實是一個媽媽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

讓寶寶學會等待

在用哭來表達需要和情感時,寶寶對媽媽是有期待的,希望媽媽能即刻滿足自己的需要,最好不要讓自己等待。我們所說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終極被照顧狀態,就是從嬰兒狀態演變出來的。可以看出,有太多的人渴望做嬰兒,一直被媽媽照顧。

面對寶寶的哭,是否要即刻滿足呢?怎樣的滿足方式最好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前面說過,在孩子生命的初期,父母要做完美照料者,盡可能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寶寶滿4個月以後,要慢慢學會適時讓孩子等待一下。這樣做可以訓練寶寶的“延遲滿足”的能力。

什麼是“延遲滿足”?延遲滿足,其實就是能夠等待,並且在等待時不焦慮,不憤怒。有許多人這方面的能力很差,這和嬰兒時期的滿足方式有關係。延遲滿足能力相對比較弱的人,原因就是滿足方式出現了問題。下面兩種情況都是不當的滿足方式:

溺愛型。照料者過於“好”。比如寶寶已經三歲了,仍然是想要任何東西馬上就予以滿

足,哪怕認為這要求不合理,也因捨不得讓孩子失望,或是受不了孩子的哭鬧央求打滾撒潑而答應。他們不知道,溺愛並不能讓孩子滿足,被溺愛的孩子,攻擊性反而很強。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溺愛往往也意味著過度保護,被溺愛的同時,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同樣被剝奪了。而這樣被剝奪的感受讓自己很不舒服,很無力,所以容易憤怒。心理學上把這叫做“不能容納焦慮感”。

不負責任型。指寶寶被照料的過程中,一直處在不被滿足的狀態。所以,凡事都有度。

有個30歲的男人,其他方面還好,但在一個問題上經常出現衝突,那就是吃。他不能忍受饑餓,一旦饑餓情緒就會變得很焦躁,甚至是憤怒。原來,在他的嬰兒時期,由於食量比較大,而媽媽養育他的時候又是按照平常食量來餵養,因此,他差不多幾個月一直處在饑餓狀態。這樣的饑餓狀態是讓人把死亡的恐懼感聯繫起來的。成年後,能夠自己滿足的時候還好,一旦要依靠別人才能滿足,那種童年時經歷過的恐懼直接就從無意識中被體驗到了。比如,他要12點吃飯,讓人幫他定飯,但是由於送飯的人交通堵塞或者其他問題,到12點10分飯還沒來,他的焦慮就發生了,他變得很煩躁,甚至很憤怒。這就是不能“延遲滿足”的情形。

延遲滿足中要注意什麼

前面說過,實施延遲滿足至少要在孩子滿4個月以後,為什麼呢?因為,延遲滿足是一種能力,也是心理發育成熟的一個標誌,是建立在一定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礎之上的。比如,一個孩子決定是否現在就要吃到巧克力,他得瞭解:誰能給他巧克力?這個人現在有沒有空?願不願意給他巧克力?同時他得想明白:巧克力不是非吃不可的,不吃也不會威脅到生命,可以晚點吃到。並且,他可以控制一下急迫的情緒,不會因為不能馬上吃到而發火、傷心……很顯然,這一切都不是嬰兒能夠弄得清的,因此,很小的寶寶不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條件,他需要慢慢發展這種能力。

隨著寶寶身體的發育,他/她的感知覺和思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以清楚地認識媽媽和其他照料者,對周圍的環境逐漸熟悉,同時他們的小手越來越靈活,會自己拿奶瓶,腰部也越來越有力,開始學著獨自坐立,總而言之,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比以前強多了。同時,從心理上來說,經過與媽媽這麼長時間的相處,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對媽媽是信賴的。這個時候,寶寶對於媽媽給的小挫折才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他知道即便媽媽沒有馬上過來給自己喝奶,媽媽也是愛寶寶的,總會喝到奶的。這個時候,他就逐步具備了發展延遲滿足的能力。

但是仍然不能操之過急,得一點一點地來,在儘量滿足的基礎上,延遲一分鐘、兩分鐘,乃至10分鐘。父母要注意訓練的度與寶寶的能力相符合,如果超出了寶寶的現有能力,就是對寶寶不合理的期待了。

其實,延遲滿足的能力有一個自然形成的過程,因為沒有人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照料者,寶寶承受挫折是必然的,但只要知道媽媽爸爸是愛自己的,寶寶就能承受得起,也能夠在受挫後得到修復與補償,然後進一步發展心理能力。因此,父母穩定的愛與信任才是寶寶發展延遲滿足能力的根本前提。

在寶寶與媽媽的關係中,剛開始時基本上都是及時滿足,等到大一點了,媽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所以當寶寶發出哭的信號,媽媽不能馬上滿足的時候,一定要先哄一下,安撫一下寶寶,讓寶寶接受“等一會,媽媽在關注著自己,總是能獲得的”的資訊,這就是延遲滿足的心理基礎。假如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只顧做自己的事情,把一個餓得哇哇直哭的寶寶一直扔在一邊,那寶寶體會到的恐懼感就會是創傷性的。有時候媽媽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這樣做,比如媽媽也可能正在熱奶,聽到寶寶哭就很焦慮、無力,卻沒想到去哄哄他/她。如果媽媽這個時候能給寶寶一些安慰,哪怕只是答應一聲,寶寶也會好很多。

好媽媽都是在寶寶的哭聲中學習出來的。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好媽媽要承受得住內心的焦慮,並節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寶寶哭的時候;二,能夠從寶寶哭聲中理解到寶寶的需要,愛是以尊重寶寶需要為前提,而非自以為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