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學會等待,不給≠不愛

每個寶寶都是心頭肉, 小嘴兒一咧眼淚一掉, 媽媽就恨不能馬上答應寶寶的一切要求。 其實, 稍微延遲一會兒再去滿足寶寶, 不論是提高智商還是情商, 都大有裨益。

“有求必應”是一 劑毒藥

不良後果一

性格急躁 寶寶想要什麼, 父母馬上給予, 經常處在這樣的情況下, 父母的動作稍慢一點, 寶寶就大呼小叫、性格急躁、缺乏耐心, 今後做事情容易有始無終。

不良後果二

無法感受到幸福 寶寶想要一塊泡泡糖, 媽媽馬上給他(她)買;寶寶想吃肯德基, 媽媽馬上帶去……所有的東西, 都能輕而易舉地得到, 寶寶就不會珍惜,

Advertisiment
也感受不到幸福, 反而會覺得理所當然。

不良後果三

不知道愛惜玩具 有些寶寶的玩具箱裡放著幾十件玩具, 但寶貝對於玩具卻是喜新厭舊, 沒玩幾天就扔一邊了, 有時還拿玩具亂扔、亂摔, 對玩具一點都不愛惜。 假如這件玩具是寶貝等了幾天, 甚至是一個星期按時去幼稚園才得到的禮物, 他(她)還會如此不愛惜嗎?

不良後果四

不懂得尊重別人 寶寶的要求被迅速而無條件地滿足, 長此以往, 會讓他(她)覺得唯我獨尊, 任何人都必須服從他(她), 對任何人都不屑一顧, 更談不上尊重他人。

不給≠不愛

你可以延遲孩子的物質需求, 但不要忽視孩子索要物質背後那個要“愛”的需求, 要得到父母“多多的愛”的需求。 孩子的潛臺詞很多時候是“爸爸媽媽你愛我嗎,

Advertisiment
有多愛?”在人生的初期, 好奇而純淨的孩子, 在這些與父母“要”和“給”的互動中啟蒙著自己的人際關係, 從父母對自己的需求的反應中瞭解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以及對自己的認識——滿足, 他(她)就會認為父母是愛他(她)的, 他(她)是重要的, 他(她)是可愛的;不被滿足, 甚至同時遭到貶損, 他(她)就會認為父母是不愛他(她)的, 他(她)是不重要的, 他(她)是不值得被愛的。

所以, 延遲“給”的同時, 爸爸媽媽最好能用其他形式彌補孩子, 比如抱抱他(她), 親昵地撫摸他(她), 親吻他(她)的額頭,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延時法則

其實, 媽媽們對於自己的“順從行為”普遍不認可, 卻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剛開始學習“延遲行為”的媽媽不妨參考這樣幾個原則。

Advertisiment

1不要一哭就抱

寶寶從出生起, 就會通過哭聲表達自己的要求。 這時媽媽應該先沉住氣, 趁勢和他(她)說說話, 拍拍他(她)或者撫摸他(她), 寶寶能從媽媽熟悉的聲音和味道中得到安慰。 如果孩子仍舊哭, 索性讓他(她)哭上一兩分鐘, 這有助於打磨他(她)的耐心。 適度的哭還能增加肺活量, 對健康有好處。 如此操練一段時間, 寶寶對“延遲呼應”的態度就會從憤怒變為平和了。

2等待時間由短到長

因為很多寶寶已經有了小“金口”的傾向, 讓他(她)等很久有些“殘忍”, 可以從1分鐘開始。 比如寶寶想吃冰淇淋, 媽媽可以跟寶寶說:“請等媽媽一會兒, 讓媽媽把這件衣服晾好就給你拿。 ”而這個晾衣服的過程不能太長,

Advertisiment
最好控制在1分鐘之內。 幾次“訓練”下來, 寶寶對“等待”有了一點兒適應, 媽媽們就可以讓等待的時間不經意地慢慢延長, 幾個小時甚至幾天。 寶寶們的耐心也會隨著等待的時間延長而增強。

3父母必須言而有信

“延遲滿足”就必須有一個理由、一個承諾, 比如“等衣服晾好了後……”

“等爸爸回來再……”這就要求爸媽們言而有信, 承諾了必須做到, 否則會讓寶寶覺得爸爸媽媽不講信用, 下次再也不受騙了!所謂的“延遲滿足”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4態度明確, 口氣堅決

爸爸媽媽要求寶寶等待時的語氣必須堅決, 讓寶寶感覺到沒有商量的餘地, 對於寶寶的哭鬧也要想辦法分散其注意力, 讓寶寶覺得哭鬧也沒有什麼用。

5“延時滿足”不能一刀切

Advertisiment

不必所有的事情都延時滿足, 爸爸媽媽要對寶寶提出的要求加以判斷, 決定哪個能馬上滿足, 哪個需要再等等, 哪個根本就不能滿足, 將延遲滿足與即時滿足、適當滿足靈活應用。

6要有心理準備與孩子進行耐力較量

要讓孩子在日積月累中慢慢懂得, 還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 從而學會善解人意, 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衝動。 不要害怕寶寶對你的“延遲行為”反應激烈。 因為, 這實際上是小寶寶和父母進行心理較量的必經階段, 他(她)巴不得用哭聲將你三步並作兩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 如果你能扛得住, 孩子終將也能扛得住, 並接受等待。

7延遲獎勵可以逐漸積累耐心

孩子的進步離不開表揚和獎勵, 但是如何獎勵也是有技巧的。例如代幣法,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約定,想要滿足一個要求時,要用平時積累起來的“五角星”來進行交換。“五角星”是平時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獲得的“獎勵”。孩子每次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 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才能學會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為自己的要求被拒絕或暫時被拒絕而“大動干戈”,將來也能抵擋得住眼前小利的誘惑,權衡怎樣做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好處,並能有意識地調節和支配自己。

8指導優於動手幫助

孩子在學習新本領的時候,常常會碰到不會做或一下子學不會的情形。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要立即動手幫忙,最好在一旁仔細觀察,看看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等瞭解孩子的情況後,再慢慢地給予指導,切忌直接把解決方法告訴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的需要就已經被延遲了。而且,孩子在這段時間內的探索,其實是在自我學習,對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益無害。

但是如何獎勵也是有技巧的。例如代幣法,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約定,想要滿足一個要求時,要用平時積累起來的“五角星”來進行交換。“五角星”是平時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獲得的“獎勵”。孩子每次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 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才能學會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為自己的要求被拒絕或暫時被拒絕而“大動干戈”,將來也能抵擋得住眼前小利的誘惑,權衡怎樣做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好處,並能有意識地調節和支配自己。

8指導優於動手幫助

孩子在學習新本領的時候,常常會碰到不會做或一下子學不會的情形。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要立即動手幫忙,最好在一旁仔細觀察,看看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等瞭解孩子的情況後,再慢慢地給予指導,切忌直接把解決方法告訴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的需要就已經被延遲了。而且,孩子在這段時間內的探索,其實是在自我學習,對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益無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