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快樂吃飯的黃金法則

家有寶寶小心肝, 吃飯問題千百多。 怎麼讓寶寶吃好吃開心, 是寶爸寶媽在餐桌前每日研究的課題。 這祌重視十分必要, 因為有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及長期便秘, 都可能是由於不合理的飲食搭配、不良的飲食習慣、糟糕的進食環境造成的, 若發展下去, 甚至會導致寶寶患上厭食症。 那怎樣讓吃飯變成一件開心的事情呢?來看看下面幾條黃金法則吧!

什麼都吃的豆豆

2歲的豆豆人虎頭虎腦, 什麼都喜歡吃。 姥姥做了炸醬麵, 豆豆二話不說吃一碗;奶奶炸了大雞腿, 豆豆抓著就往嘴裡送;媽媽回家時外帶了必勝客,

Advertisiment
豆豆同樣大快朵頤。 但每到體檢日, 醫生提醒家長豆豆超重且缺鋅少鐵時, 全家人都傻了眼。

豆豆的腸胃快樂嗎?當然不快樂, 嬌嫩的腸宵在控告:

大人吃什麼, 就給我吃什麼, 我消化得了嗎?

炸雞炸薯條還有熱量高的大披薩, 我每天攝入的卡路里能不高嘛!

黃金法則一

寶寶的菜單由小腸胃做主, 父母大餐遠離我

寶寶的食譜並不能完全成人化, 為了營養均衡, 應多給寶寶吃蔬菜和應季水果, 每天為他増加粗纖維食物如燕麥、小米、玉米、蕎麥等, 增進腸蠕動的同時, 可以補充各種微S元素。 除此之外, 要常給孩子吃適鼉的魚、禽、蛋、瘦肉、大豆及豆製品, 要在飲食方面保證清淡少鹽, 並且嚴格杜絕垃圾食品。

Advertisiment
寶爸寶媽盡可能在家裡開火, 不要為了貪圖方便而糟蹋寶寶嬌弱的腸胃, 尤其是要控制那些高熱高油的食物哦。

什麼都不吃的遙遙

遙遙媽一到飯點時就發愁, 女兒2歲8個月, 聰明乖巧又可愛, 但就是瘦得像顆豆芽菜! 一坐到飯桌就挑挑揀揀, 兩眼發光地盯著餅乾、巧克力棒和好多魚。 如果不給她, 她就大哭大鬧。 遙遙媽一心煩, 乾脆隨她便。

遙遙的腦中是快樂嗎?當然不快樂, 小腦袋瓜裡塞滿了歪念頭呢:

反正一哭鬧就有美味零食吃, 我才不要吃飯呢。

吃飯有什麼好玩的?不過是"例行公事", 桌上擺的東西沒有一樣好玩!

黃金法則二

建立規律飲食習慣, 給我"健康零食"的選擇空間

關於零食, 必須"殘忍"地限制孩子, 在三餐間的固定時間定點定霣地提供"零食"。

Advertisiment
零食應以削成小兔子形狀的蘋果、擺成小花形狀的堅果、放了水果塊的優酪乳等為主, 對孩子記憶中的不良零食進行抹殺。 哪怕孩子為了吃垃圾零食而以"絕食"抗議, 家長也要把持底線, 該餓她一頓就餓一頓, 過了飯點撤飯菜。 其實孩子的哭, 只是攻擊大人心中柔軟部分的武器, 當父母"無堅不摧"時, 她便會繳械投降, 專心吃飯。 同時, 父母要反省自己, 是不是自己有偏食, 才帶得孩子也偏食?是的話, 母女倆一起改正吧!

小貼士:可以以遊戲方式帶動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比如說"綠色小魚遊過來, 哪個乖寶吃掉它"、"肉丸寶寶圓嘟嘟, 吃下全都變力氣"等, 在互動中其樂融融地親子共餐。

省心省力的丁丁

Advertisiment

丁丁爸有好辦法, 乾脆打開動畫片吸引丁丁注意力, 然後趕緊填鴨式地把營養飯菜塞入小嘴巴!又省心啊又省力, 喂飽了丁丁, 丁丁爸還可以看著報紙自己吃飯呢。

丁丁的嘴巴高興嗎?當然不高興, 他的嘴巴在無聲叫囂:

眼晴忙著, 也不讓嘴閑著, 吃頓飯累死我了!要能光看電視不吃飯該多好。

我吃的都有什麼呢?不知道啊不知道!

黃金法則三

該幹什麼幹什麼, 你要給我做榜樣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主動性和好奇心應該是很強的時期, 家長應通過電視來給他正確的引導。 比如說告訴他, 他喜歡的海綿寶寶也要按時吃飯, 而且不挑食。 或者選擇"專心吃飯我不玩"這一類專題的動畫片給孩子放, 激發寶寶喜歡模仿的主動性。

Advertisiment
寶寶學習動畫人物的行為習偎, 父母要及時給予誇獎和鼓勵。 但在吃飯時, 電視一定要關閉, 父母要做好標榜, 否則不但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還會影響孩子注意力的養成。

麻煩透頂的圓圓

圓圓嘟著嬰兒肥的小臉蛋, 誰看了都想親一口, 但一到吃飯, 可愛的圓圓就會化身"大俠", 米飯蔬菜滿天飛、滿地撒!圓圓奶奶看不過, 趕緊抓過碗來喂, 媽媽一說不可以, 奶奶馬上說:"我們圓圓還小呢!"

圓圓的心情快樂嗎?當然不快樂!她還莫名其妙呢:

大人都不讓我擺餐具, 拿筷子, 討厭!

我還小, 所以需要練習, 幹嘛剝奪我自己吃的機會!

我不喜歡這個餐具, 我想要芭比圖案的餐具, 媽媽同意了, 可怎麼還沒給我買?

黃金法則四

餐前準備是寶貴的親子時間, 吃飯需要我說了算

4歲前的寶寶都處於生活自理能力不斷増強的階段,他會想要嘗試很多事情,以此挑戰自己,獲得滿足感。父母可以在孩子的餐桌下墊廢舊報紙,即使孩子吃得狼狽,依舊讓他"特立獨行",慢慢孩子便會掌握餐具的正確用法。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參與準備餐具,並告訴他這些餐具的正確用法。

同時尊重孩子萌生的審美情趣,為他購買他喜歡的餐具,這同樣會間接促進孩子的好胃口哦。

吃飯需要我說了算

4歲前的寶寶都處於生活自理能力不斷増強的階段,他會想要嘗試很多事情,以此挑戰自己,獲得滿足感。父母可以在孩子的餐桌下墊廢舊報紙,即使孩子吃得狼狽,依舊讓他"特立獨行",慢慢孩子便會掌握餐具的正確用法。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參與準備餐具,並告訴他這些餐具的正確用法。

同時尊重孩子萌生的審美情趣,為他購買他喜歡的餐具,這同樣會間接促進孩子的好胃口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