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獨睡的好處有哪些

寶寶出生之後, 你是帶著寶寶睡還是讓他(她)自己睡, 寶寶自己睡雖然不方便你照看, 但對孩子的發育卻幫助大, 當然培養孩子獨睡需要儘早, 如果寶寶時常和你們是睡一起的話, 比較難培養獨睡。

獨睡的3個好處

寶寶擁有自己的小床也就擁有了獨立的睡眠空間。 這除了能更好的避免母子同床的缺陷外, 還有利於寶寶的身心發展:

1.淨化環境。

沒有人對著寶寶呼吸, 周圍的空氣都會清新起來, 對寶寶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

2.有益安全。

證據表明, 獨睡可以有效地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生, 這與寶寶獨睡的自由空間密不可分;

Advertisiment

3.培養獨立。

從小開始獨睡, 有利於寶寶降低對父母的依賴, 對日後入園排除分離焦慮也有很大的幫助。

寶寶單獨睡的最佳時期

1、最佳的時期是嬰兒期

如果條件允許, 最好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 就讓孩子單獨睡覺。 那麼在孩子出生前, 父母就要佈置好屬於寶寶的嬰兒房, 若在一開始就讓嬰兒單獨睡覺, 那麼日後寶寶就不會經歷被“改造”之苦, 父母也不用受要“改造”寶寶之苦。

2、個性萌發的低幼期

2~3歲寶寶自我意識成長, 能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 所以個性萌芽時期的幼兒, 有初步照顧自己的能力, 父母可以讓孩子在這個時期擺脫對大人的依賴。 這恰是培養孩子從行為到心理獨立的好時機, 最好能讓寶寶自己“獨霸”一張床,

Advertisiment
借此培養可謂趁熱打鐵。

3、獨立意識“發達”期

4~5歲的孩子, 性格特徵已經顯露出來。 對其進行適時地加以鼓勵、引導, 小王子、小公主頭腦中的自主概念就像充了氣的氣球膨脹開來, 自立和自理的本領都會大大增加。

如何訓練寶寶獨睡?

1.佈置一個孩子喜歡的環境。

父母可以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和想像力, 和孩子一起佈置他的小房間或者小床鋪, 父母要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願望。 這樣, 孩子會感到他長大了, 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自己可以說了算了。 這首先是從心理上滿足了孩子獨立的需要, 同時又為孩子創造了單獨睡眠的環境。

2.讓孩子保持愉快心情去睡眠。

父母與孩子分床睡時, 要給孩子創造好心情,

Advertisiment
尤其在晚上入睡前, 可以給孩子講講笑話或故事, 讓他心情放鬆。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聽聽輕柔舒緩的音樂, 但不要講鬼怪故事或者聽節奏過快的音樂。

3.給孩子找個替代物。

這時如果孩子需要, 可以給他找一個替代物。 例如, 讓他抱著媽媽的枕頭睡覺, 或者抱著自己喜歡的娃娃睡覺等。 時間長了, 孩子適應了一個人獨睡時, 父母可撤掉替代物, 但切不可操之過急。

4.打開房門, 保持空間交流。

孩子開始獨睡時, 打開他房間的門, 父母也打開自己房間的門, 讓兩個小空間連接起來。 這樣, 孩子會感到還是和父母在一個房間裡睡覺, 只不過不是在一張床上。

溫馨提示:為了確保寶寶良好的睡眠品質, 家長還需要學會“兩要”

Advertisiment

室內溫濕要適宜。 寒冷、高溫、潮濕、乾燥都會使孩子難於入睡, 睡著了也似睡非睡, 易被驚醒, 理想的臥室溫度在20℃~25℃之間, 相對濕度60%~70%。

準時上床要稱讚。 堅持每天讓寶寶同一時間入睡。 睡太晚不利於入睡, 即便睡了足夠長的時間, 但大部分時間處於淺睡眠, 也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如果寶寶抗拒自己睡覺, 媽媽可以先陪陪寶寶, 唱首搖籃曲讓寶寶安心入睡後才離開。 實踐證明單調和慢節拍的聲音, 如雨水聲、催眠曲都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 如果寶寶怕黑, 可以開盞小夜燈, 但也須在寶寶睡著後關閉。 另外, 一般6個月以後的寶寶無需夜間餵養, 夜間餵養不再是生理需要, 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需求, 父母應該逐漸減少至杜絕夜間餵食。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