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自己想學走路

導讀:寶寶是否能夠獨立行走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寶寶是否有走的願望。 倘若寶寶沒有這種願望或一點興趣也沒有, 甚至比較反感, 爸爸媽媽就沒有必要鍛煉寶寶走路。

寶寶從會爬行到站立, 爸爸媽媽們總期盼著寶寶早點走路, 有的買了學步車, 有的經常拎著寶寶學走路

看到別的同齡寶寶會走路時, 家長們總是很急, 巴不得自己寶寶馬上能走路, 怕“輸在起跑線上”, 實際上寶寶走路早晚對他的成長並沒有什麼影響, 而是大人往往催促他走路, 反而影響到他的發育。

其實, 寶寶走路有早有晚, 每個寶寶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Advertisiment
是否能夠獨立行走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寶寶是否有走的願望。

專家指出, 大多數寶寶在12個月到14個月, 開始蹣跚學走。 但每個寶寶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不同的寶寶走路時間不同, 男女也有差別。

在寶寶第一次站立行走階段, 媽媽們通常不由自主地“犯”兩種錯誤, 一是催促孩子早點走路, 二是不讓孩子到處去動。

“不少家長看到寶寶還不會走路, 會去給孩子買學步車。 但事實上, 如果使用學步車不當, 讓寶寶站立時間太久, 孩子的下肢無法承受身體的重力, 反而會使他們以後的走路姿勢變形, 等他會走路了, 媽媽才發現寶寶的走路姿勢有些‘奇怪’。 ”

其實, 寶寶是否能夠獨立行走並不重要,

Advertisiment
重要的是寶寶是否有走的願望。 倘若寶寶沒有這種願望或一點興趣也沒有, 甚至比較反感, 爸爸媽媽就沒有必要鍛煉寶寶走路。

專家指出, 寶寶學習走路的階段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其自然, 寶寶累了, 他會自己休息, 他此階段原本就具備站立與行走的強烈欲望, 不需您催促, 這種運動就已足夠。

然而, 真正阻礙寶寶站立行走的, 往往是給寶寶太多的“不許”, 制約了他的探索欲望, 從而約制了他站立行走的能力。

專家指出, 這個階段寶寶的站立與行走, 主要源於探索欲望的驅使, 他並不是為了站立而站立、為行走而行走, 而是想站起來, 走出去, 去探索周圍的世界, 當他能夠站立行走的時候, 他發現自己的世界變得無比廣闊,

Advertisiment
自己的探索欲望得到充分的滿足, 他發現自己無所不能, 不再依賴于大人了。

所以, 激發寶寶的探索欲望, 是激發他爬行、站立、行走、奔跑的重要動力, 媽媽們瞭解這些, 就不會舍本求末, 知道應該在哪裡下工夫了。

寶寶一旦獨自跨出第一步以後, 行走就成為了他們的一種樂趣, 家長在家中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遊戲來加強訓練。 比如讓寶寶自己扔垃圾、幫大人拿拖鞋等簡單物品, 這些遊戲不僅能加強寶寶行走敏感期的練習, 而且還可以寶寶獨立自主的能力, 寶寶在這個階段是非常樂於當小幫手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