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幸福加倍“我家有兩寶”

隨著國家生育政策對單獨二胎的放開, 面對逐漸鬆動的獨生子女政策, 很多家庭開始思考要二胎的問題。 對於二胎的到來, 家長們需要準備的除了經濟與精力的投入之外, 對哥哥或姐姐的心理關注也很重要。 TA要如何面對母親的懷孕, 如何面對弟妹的出生, 如何學會與弟妹分享父母的愛……很好的處理這些問題, 會為以後手足之間的良好感情打下堅實基礎。

案例1

依依是個5歲的小女孩, 上個月媽媽給她生了個小弟弟, 她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不高興, 可是竟然被媽媽發現, 她會在大人不注意的時候打弟弟。

Advertisiment

案例2

晨晨是個三歲半的小帥哥, 已經上幼稚園半年, 適應很好, 可是自從知道媽媽懷孕了, 將有個弟弟或妹妹出生, 就變得不願意上幼稚園, 之前已經可以獨自睡的他, 晚上堅持要和媽媽一起睡, 還偶爾會尿褲了。

案例3

糖糖已經7歲了, 上小學二年級, 是個活波可愛的小女孩。 老師反映, 自從妹妹出生, 她就變得不愛說話, 常常自己坐在座位上發呆, 上課也常走神。

二寶到來, 讀懂大寶的不一樣

新生命的到來可以給一個家庭帶來很多改變。 父母在懷孕和寶寶誕生後花費了大量的精力, 很多家庭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滿足新生兒的需求上。 可以說第二個孩子的來臨, 對第一個孩子可以說具有巨大的衝擊, 因為從出生開始,

Advertisiment
TA一直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核心, 已經習慣獨享父母的愛與關注。 而母親再次懷孕會導致母親不能像以前那樣長時間的陪著自己, 甚至不能抱自己;母親生產會導致TA與母親短暫的分離;母親帶著小寶寶回到家中, TA又親眼目睹了父母是如何緊張地圍著新生兒轉, 親友是如何表達對新生兒的祝福;小寶寶漸漸長大, TA或許還要讓出自己喜歡的玩具……這一切都會讓TA覺得自己不再那麼重要了, 新出生的弟弟或妹妹搶走了自己的愛, 父母不再愛TA了。

所以他會出現退行的現象, 比如上面提到的晨晨;也會出現攻擊性行為, 比如前面提到的依依;也可能出現退縮回避現象, 比如糖糖……這一切其實都是在向父母表達:我很害怕失去你的愛,

Advertisiment
請關注我!

大寶二寶就這樣手足相親

懷孕期間爸媽這樣做

身為孩子的母親, 可以告訴大寶, 自己有一個新的生命即將孕育。 家中即將迎來一個新生命, 這個消息需要從父母處聽到, 不是由其他人來告訴孩子。

對於新生命的到來, 由大寶的提問來告知一些情況。 幾歲的孩子可能會問, 小寶寶是從哪裡來?對孩子的提問做出解釋, 小寶寶來自子宮, 是在媽媽的肚子裡。 好奇的孩子會想瞭解更多, 通過這樣的對話形式去培養孩子對孕育新生命的參與感, 減少排斥心理。

在大寶對生小寶寶流露出興趣的時候, 以下活動可以鼓勵參與:閱讀有關懷孕、分娩、新生兒和兄弟姐妹如何與嬰兒相處的書, 對於年幼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可以找一些帶有文字的繪本, 為孩子講解;給孩子看來訪親友的嬰兒, 或帶孩子去拜訪有嬰兒的親友;給小寶寶起名字;為了小寶寶誕生所準備的新佈置和傢俱上, 由TA來挑選一兩件適用的物品;讓TA拿著娃娃練習, 教TA如何輕輕地觸摸和抱著嬰兒;打包住院的行李。

二寶到來爸媽這樣做

在出院回家時帶上給大寶的禮物, 並告訴TA這是弟弟或妹妹送給TA的。

盡可能讓他們參與到照顧小寶寶當中, 使他們不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被冷落。 很多孩子會主動想幫忙父母護理嬰兒, 雖然這種幫忙可能意味著父母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但是可以給大寶機會跟小寶以積極的方式進行互動。 記得孩子僅僅是幫忙, 不要把照顧嬰兒變大寶的責任,

Advertisiment
這會讓大寶承擔過重的職責而對年幼的弟妹萌生厭惡感。 要是大寶表示對照顧小寶沒有興趣, 不要驚慌也不要強迫TA去做, 給TA一段時間。

父母儘量抓住機會與大寶一對一的在一起, 例如, 在小寶熟睡的時候。 可能的話, 父母中的一方每天安排出時間與大寶單獨相處, 有助於減少大寶對新生兒的反感和憤怒情緒。 在相處時可以選擇讓孩子活動, 父母跟隨和陪伴的方式。 允許或給予大寶一些沒有與新生兒分享的, 特殊的私人空間和自己的東西。

部分大寶, 在家中新添嬰兒後會有些退行的舉動。 例如, 出現一些像嬰兒那樣的舉止, 自控力下降惹出一些麻煩, 顯得比之前更需要父母的照料等。 可以向大寶指出年長所帶來的好處, 例如,可以選擇吃什麼,可以和朋友們去戶外一起玩。這些都是嬰兒辦不到的,陪同和鼓勵TA外出,與同齡的孩子們一起玩。

當親友開始陸續給嬰兒送禮物的時候,給大寶也準備一些禮物,這樣TA不會感到被排斥在外。提醒親友不要把話題和關注都集中在新生兒上,大寶也需要關注,想聽來訪的親友談論一些新生命以外的內容。

鼓勵和留神傾聽大寶表達對於嬰兒和家庭變化的感受。確保孩子非常清楚,絕對不能有傷害他人的舉動,以防TA對嬰兒做出不利的行為。如果TA表達負面情緒,承認它們的存在,不要去否定或忽視TA的感受。説明TA去用語言或繪畫表達他們的感情,例如,TA可以畫一個表達憤怒的圖像,或用玩偶的表演來表達TA的情緒。

作為爸媽,能夠看到手足相親的畫面是巨大的幸福,但是這幸福卻不是自然發生的,需要我們付出很多努力,去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去幫助大寶適應小寶的出現。當大寶順利地度過這個適應期,我們會驚喜地發現養育孩子的幸福是可以加倍的。

例如,可以選擇吃什麼,可以和朋友們去戶外一起玩。這些都是嬰兒辦不到的,陪同和鼓勵TA外出,與同齡的孩子們一起玩。

當親友開始陸續給嬰兒送禮物的時候,給大寶也準備一些禮物,這樣TA不會感到被排斥在外。提醒親友不要把話題和關注都集中在新生兒上,大寶也需要關注,想聽來訪的親友談論一些新生命以外的內容。

鼓勵和留神傾聽大寶表達對於嬰兒和家庭變化的感受。確保孩子非常清楚,絕對不能有傷害他人的舉動,以防TA對嬰兒做出不利的行為。如果TA表達負面情緒,承認它們的存在,不要去否定或忽視TA的感受。説明TA去用語言或繪畫表達他們的感情,例如,TA可以畫一個表達憤怒的圖像,或用玩偶的表演來表達TA的情緒。

作為爸媽,能夠看到手足相親的畫面是巨大的幸福,但是這幸福卻不是自然發生的,需要我們付出很多努力,去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去幫助大寶適應小寶的出現。當大寶順利地度過這個適應期,我們會驚喜地發現養育孩子的幸福是可以加倍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