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幼兒成為科學活動的快樂探究者

泰戈爾說:“只管走過去, 不必硬逼著自己去采了花朵來保存, 因為一路上花朵會繼續開放。 ”我說, 讓幼兒成為科學活動的快樂探究者, 幼兒自會更好地成長, 他們不但能理解世界, 而且能改變世界, 會真正成為世界的主人!

一、創設富有科學特色的環境

1.收集適宜的材料

《指南》指出“為幼兒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 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積極性☆禁☆感染和帶動幼兒”。 因此, 教師要及時提供符合幼兒發展水準、操作性強、能深入探索的材料, 支持和引發幼兒積極主動地與材料相互作用。

首先提供適合幼兒發展水準的材料。

Advertisiment
如在中班時, 提供小木塊、各種蔬菜、石頭、貝殼等, 引導幼兒玩快樂沉浮遊戲, 試一試、看一看, 哪些材料在水中能浮起來, 哪些材料會沉下去;到了大班, 添加了木板、荷葉等, 引導幼兒探索:怎樣讓輕的材料沉下去, 讓重的材料浮起來?

其次提供適合幼兒動手操作的材料。 如提供釘子、木塊、秸稈, 讓幼兒學做小木工;提供竹筒、水車讓幼兒玩水等, 並自行設計了一些科學遊戲材料, 如在《趣味變變變》遊戲中, 用澱粉在白紙上作畫, 再請幼兒嘗試讓畫作現出原形, 激發了幼兒的動手欲望。

最後提供適合幼兒深入探索的材料。 日常生活中, 幼兒經常接觸到一些事物和有關現象, 但沒有機會進行深入的探索。 為此, 我們及時為幼兒提供這方面的材料,

Advertisiment
讓幼兒作進一步的探索。 如一天幼兒對教師茶杯裡的茶葉產生了興趣, 教師及時發動家長協助收集材料, 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茶葉、茶文化介紹圖片、茶葉種植、茶園等, 開展了《各種各樣的茶葉》、《茶葉的由來》、《茶葉變變變》、《參觀茶園》等活動。

2.創設開放性的環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 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 有效地促進幼兒的成長。 我們在幼兒走動最頻繁的一樓走廊, 佈置了大量可操作的科學遊戲牆, 遊戲牆的主題都來源幼兒的科學活動, 形成了趣味十足的“遊戲長廊”, 我們還在二樓的“科學探索屋”、“科學活動室”裡擺放了許多鄉土材料, 讓幼兒感興趣的時候看一看、玩一玩、試一試。

Advertisiment

二、幼兒經歷活動探究過程

《指南》指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 在實踐中, 我們非常重視讓幼兒通過操作、探索, 主動獲取知識,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和完善認知結構。

1.幼兒提出問題、猜想

我們鼓勵幼兒準備材料後提出問題, 教師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提問, 然後把這些問題進行整理, 決定探索的方向。 我們鼓勵幼兒用已有的經驗猜想這些問題, 這時教師始終保持一種聽取的態度, 不贊同對的, 也不否認錯的, 讓幼兒自己去尋找正確答案。

2.幼兒驗證自己的觀點

幼兒只有猜想, 沒有操作、嘗試是無法獲得主動學習與發展的。

Advertisiment
教師應該創設一個尊重和支持的環境, 讓幼兒樂意與操作材料相互作用, 主動建構知識經驗。 我們允許幼兒有失敗, 因為失敗也是經驗的積累, 但我們注意提供的材料更易讓幼兒成功。

科學活動的過程一般包括提出假設、動手操作、記錄資訊並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四個環節。 例如, 在科學活動《如何將三種材料放入同一容器中》, 怎樣把大石頭、小石子、沙子放入廣口瓶中?幼兒首先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假設“第一次放小石子, 第二次放沙子……”然後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結果幼兒發現第三次放入兩塊石頭, 瓶子就滿了。 在此基礎上, 幼兒提出“第一次放沙子, 第二次放小石子……”並進行實驗, 結果還是裝不進。 幼兒再次假設“第一次放大石頭,

Advertisiment
第二次放小石子……”結果實驗成功了。 接著幼兒對於實驗中所觀察的事實進行記錄, 並得出結論。 最後, 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科學研究中解決問題所經歷的過程:發現問題—提出假設—進行實驗—得出結論。

3.幼兒記錄下自己的發現, 驗證猜想

在科學活動中, 記錄資訊、表達交流是兩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幼兒把實驗中的現象或探索結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探索過程, 並就某些問題展開交流討論, 這對於幼兒總結自己及他人的經驗是十分有益的。

自我總結, 有助於幼兒加深理解和認識。 幼兒在進行活動記錄時, 需要不斷回憶探索過程, 這是幼兒對自己操作的總結, 它能夠促使幼兒進一步思考。

集體交流,有助於幼兒學會合作學習。集體交流能夠生動地再現每個幼兒的探索過程,使幼兒從同伴的活動中受到啟發,學到有益的經驗和方法。

三、幼兒經歷活動評價過程

活動評價的方法以幼兒自我評價為主,多用鼓勵性的評價,不斷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我們經常利用觀察記錄表、工作日志、錄影、照片等非量化的資料對幼兒進行過程性的記錄評價。我們透過幼兒的研究過程的現象,不斷肯定他們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如好奇心、實事求是、合作精神、創新等。

當然在評價時一定要重視個體差異,著重幼兒在自己原有水準上得到提高。幼兒的發展不僅存在年齡的差異,而且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對於前者,我們較容易注意到,但對於處在同一年齡段的幼兒的發展水準是有差異的這一點則常會被忽略。如認識“沉與浮”活動中,能力強的幼兒不僅能很快區分浮與沉的物體,而且還發現沉浮與其大小沒有關係;而一個能力較弱的幼兒,平時不善言談,在操作中他沒有靜觀其變,而是獨立主動地選擇材料進行操作。

教師當然不能因那些能力強的幼兒的“重大發現”而喜形於色,也不能因能力弱的“微不足道”的發現而輕視他們,而是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許,使他們都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對觀察能力較強的幼兒,適當提高要求,指導他們比較事物的異同,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啟發性的問題;反之,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適當的指導,促使他們獲得成功感,得到快樂和滿足。

它能夠促使幼兒進一步思考。

集體交流,有助於幼兒學會合作學習。集體交流能夠生動地再現每個幼兒的探索過程,使幼兒從同伴的活動中受到啟發,學到有益的經驗和方法。

三、幼兒經歷活動評價過程

活動評價的方法以幼兒自我評價為主,多用鼓勵性的評價,不斷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我們經常利用觀察記錄表、工作日志、錄影、照片等非量化的資料對幼兒進行過程性的記錄評價。我們透過幼兒的研究過程的現象,不斷肯定他們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如好奇心、實事求是、合作精神、創新等。

當然在評價時一定要重視個體差異,著重幼兒在自己原有水準上得到提高。幼兒的發展不僅存在年齡的差異,而且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對於前者,我們較容易注意到,但對於處在同一年齡段的幼兒的發展水準是有差異的這一點則常會被忽略。如認識“沉與浮”活動中,能力強的幼兒不僅能很快區分浮與沉的物體,而且還發現沉浮與其大小沒有關係;而一個能力較弱的幼兒,平時不善言談,在操作中他沒有靜觀其變,而是獨立主動地選擇材料進行操作。

教師當然不能因那些能力強的幼兒的“重大發現”而喜形於色,也不能因能力弱的“微不足道”的發現而輕視他們,而是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許,使他們都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對觀察能力較強的幼兒,適當提高要求,指導他們比較事物的異同,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啟發性的問題;反之,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適當的指導,促使他們獲得成功感,得到快樂和滿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