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幼小的孩子聽話

學齡前的兒童處在思維快速發展期, 愛問愛說, 行動上又顯得特別好動頑皮。 有的家長對孩子聽之任之, 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會改過來。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簡單粗暴, 表面上孩子似乎規矩聽話, 但這種懾於壓力的聽話可能不長久。 更可怕的是有的孩子在家長的高壓下產生了逆反心理, 明著暗著跟家長對著幹。 因此, 家長在如何讓幼小的孩子聽話這個問題上一定要有個正確的認識, 結合孩子的特點, 採取科學的、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
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包括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 先說口頭語言。

Advertisiment
俗話說:“一句話能說得人笑, 也能說得人跳。 ”的確如此, 會說話的家長能讓孩子乖乖地聽話。 這個“會說”是指說話的內容簡單扼要, 語調輕重恰當。 拿語言內容來說, 媽媽對孩子說話喜歡嘮叨個不停, 喊孩子吃飯她能帶出不吃菜就涼了, 吃涼菜會生病, 生病要打針等多餘的話, 孩子一聽打針便不高興了, 就賴著不吃。 學認生字吧, 媽媽又帶出不識字長大怎麼怎麼樣的道理, 孩子哪懂啊?像類似的話都是廢話, 既超越了孩子的理解能力, 又模糊了真正要孩子做的事。
語調的輕重反映了說話人的態度十分敏感, 你話說得對, 但說重了孩子同樣不樂意聽。 語調的輕重很有講究, 對孩子說話以輕為主, 關鍵時偶爾重些也不是不可以,
Advertisiment
但不可濫用。 在家聽慣家長大喊大叫的孩子一旦走進社會, 很難在老師溫和的教育下學進東西。
對孩子教育, 肢體語言同樣重要。 肢體語言包括身體和眼神的運用。 我們可以在教育孩子時笑容可掬, 親切地看著他們, 並適時摸摸他們的頭, 拍拍他們的背。 孩子得到親情的鼓勵, 就會乖乖地聽從大人的指揮。 反之, 效果恰恰相反。
教育方法
孩子貪玩, 注意力不集中是天性, 家長不必為此責怪孩子, 而應運用巧妙的手段讓孩子就範。
1、引導法。 孩子在幹一件事時, 你想讓他幹另一件事, 就必須讓另一件事的吸引力大過他正幹的事, 這樣他就會轉過來聽你的話。 如他在玩玩具, 你想讓他聽故事, 就挑個他最喜歡的動物或人物的故事,
Advertisiment
他自然會聽, 你可趁此機會再加些別的內容。
2、聯想法。 你要他做的事他若不感興趣, 你就可想方設法讓這件事和他喜歡的事掛上鉤, 這樣他便會做了。 如吃飯, 你可以把吃飯比作喂小動物, 他會很高興的。
3、激將法。 先稱讚他的力量或聰明, 再讓他幹那件事, 他就會努力去做。
4、競賽法。 利用孩子的好勝心, 用比賽的方法促使他幹完某件事。 注意你要讓他多贏點, 但也不要贏得太輕鬆。
5、獎懲法。 幹對了某件事給點獎勵, 反之懲罰, 但要以獎為主。
6、榜樣法。 你先做個樣子給他看, 讓他學著做, 再適當地幫幫他。
7、習慣法。 對必做的一些事, 如按時睡覺, 一定要催他遵守, 養成習慣就好了。
8、以退為進法。 如果孩子正做的事很難收手,
Advertisiment
你可答應他再做一會, 但要有時間限制。
以上的方法混合著用效果更好。 用這些手段的目的就是一句話:不要強制要求孩子幹什麼, 而要引導孩子幹什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