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我們一起看看噴水池邊的家庭會議

全家一起開家庭會議, 是我最珍惜的時光。 有時有具體的事情討論、有時沒有, 就是單純全家一起聊聊天, 地點可以在飯桌、在家裡席地而坐。

住在花園新城的時候, 我們家的家庭會議會移師到公園或社區的噴水池旁。 當我考慮轉換跑道, 離開休斯飛機公司, 準備回臺灣到光啟社時, 在噴水池邊的家庭會議中, 我問太太及孩子們:“我想換工作到光啟社, 你們說好不好?”我請他們每個人都發表意見, 最小的兒子立行那時候才大班, 但一樣有發言權。 多年後他們長大成年, 都還記得, 曾經全家一起在噴水池旁開會,

Advertisiment
討論爸爸是否換工作的話題。

其實當年要放棄飛機公司的工作, 回臺灣光啟社, 兩個工作的性質、薪水差距都很大, 所以開家庭會議, 除了徵詢家人的意見, 很大的因素也是希望藉此紓解一下心理的壓力。

我們開家庭會議的方式很多元。 有一回我看一份英文資料裡頭提到, 開燭光家庭會議的效果比較好, 所以偶爾我們就會點蠟燭來增加氣氛;我們也曾玩過遊戲, 讓每個人只能用一個字來描述對彼此的感覺。 在這過程中你會非常驚訝, 別以為孩子年紀小, 什麼都不懂, 天真無邪的小朋友, 觀察力往往是非常敏銳而正確的, 例如有一次小兒子黑立行就用一個字形容姐姐黑立, 他說姐姐是“變”, 他這個字一說出來,

Advertisiment
全家都拍案叫絕。 立很聰明, 雖然她的聰明沒有用在讀書上, 但她的反應很快, 則是全家公認的, 立點子多, 黑立行經常應接不暇, 所以他說出“變”時, 大家都覺得一針見血、非常精准。

大家不妨今天晚上就和家人試試這個小遊戲, 每個人用一個字來形容自己的家人, 父母們看看自己的孩子用那一個字形容你, 或是先生用那一個字形容太太, 這是非常好玩的一個遊戲, 也許會對彼此的答案大感意外喔!

前教育部長吳京曾說過, 在臺灣長大的孩子, 成天被父母、老師逼著念書考試, 到美國留學也是認真苦讀, 最後當上工程師;但他的小孩在美國受教育, 卻每天打籃球, 長大後也同樣是工程師, 兩相比較之下, 似乎有些諷刺。

Advertisiment

我自己也是一樣, 初中因為沒有考取學校, 只能念農校, 沒有升學壓力, 一天到晚打兵乓球、撞球、籃球, 不然就是成天看小說、看報紙, 當其它人要升學, 沒時間做這些事的時候, 我則享受了一段充滿活力的時光。

我六十歲生日時, 全家一塊聊天, 聊到乒乓球, 因為我和四個孩子住在美國的時候, 車庫擺了一個乒乓球桌, 孩子們和我打球, 從來打不贏我。 他們很愛打乒乓球, 但只要我一上場, 就將他們殺得片甲不留!他們覺得很奇怪, 爸爸怎麼這麼會打乒乓球?我總是開玩笑的告訴他們, 其實我是用青春換來的, 因為我都沒在讀書啊, 是打乒乓球長大的!

籃球也是另一個我很喜愛的運動, 我和孩子們一起打籃球, 雖然年紀比他們大得多,

Advertisiment
一轉身還會不小心摔倒, 但我三步上籃啦、投籃等基本動作仍非常不錯, 也讓孩子們相當驚訝。

父母和孩子們的相處, 除了家庭會議外, 和他們有共同的嗜好, 例如一起運動, 像打籃球、打乒乓球, 或是現在年輕人最in的網路遊戲或是打電動玩具等, 都是很好的方法, 讓動態的互動多一些, 不要只是和孩子一起看電視, 都能增加親子間的親密感。

另外, 我也很喜歡帶孩子們一起到外面餐館吃飯, 我太太曾經問過我:“幹麼不在家裡吃飯就好了, 老是愛上館子?”其實這是另一種爭取和孩子互動的方法, 因為上館子吃飯, 就等於是全家人一定要坐在一塊吃飯談話, 大夥兒不能亂跑, 所以我通常會在吃飯的時候, 和孩子們談談話,

Advertisiment
而且每個人都有輪流講話的機會, 這也是增加全家人感情的好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