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三四十年裡, 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針對男孩和男性特徵的攻擊。 激進的女權主義者們宣稱, 男孩實際上都受到了睾丸酮激素的毒害, 他們那些正常的男性行為都被貼上了控制和虐待女性的標籤。 正如《內心狂野》(Wild At Heart)一書的作者約翰・埃爾德雷奇(John Eldredge)所言:“為我們社會廣泛接受的看法是, 男孩的攻擊天性是遺傳下來的惡習, 我們必須加以改良, 使他們的行為更接近于女孩那樣。 ”
一些知名心理學家, 例如瑪麗・皮弗(Mary Pipher), 在她的作品《復活奧菲利亞》(Reviving Ophelia)中似乎暗示:女孩在生活中的所有不利局面, 都是由於男孩的過錯造成的。
Advertisiment
美國企業研究所專職學者克莉絲蒂娜・霍夫・薩默斯(Christina Hoff Sommers)以對當代女權主義的批判而知名, 她寫道:“對於美國男孩來講, 這是個糟糕的時代。 在新千年開始之際, 美國女足振奮人心的勝利成為美國姑娘精神的象徵;而與此同時, 發生在男孩身上的標誌性事件, 卻是哥倫拜恩中學的槍擊案。 ”她繼續談道, 媒體和女權主義者已經將男孩描繪成了社會的害群之馬以及種種弊端的罪魁禍首, 許多利益團體所極力鼓吹的最終解決之道是, 必須通過在公立學校和其他相應機構推進社會工程項目, 以根絕男孩身上天然的男子化行為。
我們的社會對男孩和年輕男子懷有最大的懷疑態度和恐懼心理。
Advertisiment
我們的文化已在多條戰線上對男性特徵宣戰。 例如, 幾乎所有的電視節目、廣告和電影都以反面手法描繪男人, 男人要麼被描繪成施虐成性的瘋子, 要麼被說成是昏聵無能的白癡。 而且這些描繪往往披著幽默的外衣, 使之從心理上和社會認同上都能為大眾所接受。 誠然, 其中的一些批判是中肯的, 但我所擔心的是, 有大量的青少年, 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 根本沒有接觸過積極的男性, 他們將如何抵消這些宣傳所造成的影響?既然媒體對孩子們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Advertisiment
由於文化的變遷, 男人的角色也在不斷地演化, 而如今, 男人對於社會對他們的期望感到迷惑。 坦率地講, 女權運動在帶來了許多急需的變化的同時, 也摧毀了傳統的男性形象, 卻又無力提供新的偶像以替換之, 它們直接或間接地在一代青年中, 妖魔化了許多真正的男子氣行為。
男性從媒體、教會、左右各派政治勢力、政府甚至教育系統中, 接收到了各種矛盾的資訊。 我們已經產生了整整一代毫無榜樣指引的男人, 如果他們的兒子也如此長大, 則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