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瞭解下胎頭雙頂徑

胎頭雙頂徑, 又稱之為BPD, 是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最寬部位的長度, 醫生常常以此資料來觀察寶寶的頭部發育情況, 判斷是否出現頭盆不稱等症狀, 以此來評斷是否能夠自然分娩。

妊娠前期, 胎頭雙頂徑應該達到了9、3釐米或者以上, 按此規律推斷, 孕媽咪在懷孕28周即七個月以後, BPD的參考資料應該為7.0釐米左右, 在過了一個之後大概能夠漲1釐米左右, 在懷孕第八周後, 平均每週都會增長0、2釐米為正常的範圍。

BPD的醫用範圍很廣泛, 當初期無法通過CRL來確定預產期的時候, 可以通過BPD來預測, 懷孕到了中期, 在推定胎兒體重的時候也往往需要來測量該資料。

Advertisiment
計算公式:1.07*BPD*BPD*BPD+0.3*AC*AC*FLBPD:雙頂徑, AC:腹圍, FL:股骨長。 這個測量公式比較複雜, 還有種更簡便的方法, 宮高*腹圍+200就等於胎兒的體重。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通過雙頂徑來看胎兒性別, 其實這是不夠科學嚴謹且沒有根據的, 因為股骨長徑和肱骨長度都是來預測胎兒體質量的生物指標, 並不能夠看出胎兒性別, 反而是通過測量hcg含量比較有參考意義, 因為女嬰的hcg含量要比男嬰高出很多。

BPD測量一般來說從懷孕前期就已經跟進了, 大概在孕期第十三周左右, 醫生就會給產婦在每次的產檢中安排雙頂徑的測量, 此時胎兒明顯的畸形可以診斷, 此後各臟器的發育趨向完善。 孕13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2.52士0.25,

Advertisiment
孕14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2.83士0.57 , 此後每週大約增長0、4釐米, 只到懷孕末期孕40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9.28士0.50

總結:醫學上用雙頂徑來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 它是一個是否自然分娩的重要參考標準, 若是孩子的雙頂徑要大於骨盆出口橫徑, 那麼醫生就會建議孕婦和家屬考慮剖腹產, 以便在自然分娩的時候增加生產的風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