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小孩大多是獨生子女, 獨生子女雖然能得到父母全部的愛, 但卻缺少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 使他們容易養成封閉自我的性格, 讓獨生子女融入大家庭有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 來看看下面這位家長是如何做到的。
冬冬這一代大都是獨生子女, 每家一個孩子, 使得他們從小缺少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樂趣, 養成封閉而自我的性格。 冬冬雖然還小身上卻已經有了一些獨生子女的毛病, 少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優點。 怎麼能讓他享受到我們兒時兄弟姐妹間的歡樂, 感受到大家庭和諧的溫暖,
Advertisiment
讓獨生子女生活在大家庭中
冬冬小的時候, 我最願意領他去的就是姥姥家和大姨家。 到姥姥家總會遇到表兄妹, 他們一起玩遊戲、打撲克、猜謎語。 上有表哥表姐, 下有弟弟妹妹, 有好吃的不再自己獨食, 要由姥姥給孩子們分餐。 有好玩具不再獨享, 要和大家一起來玩。 有小弟小妹來姥姥家, 冬冬還要讓著弟弟妹妹。
開始時孩子們很不習慣, 可是時間長了就慢慢適應了。 無形中兒子的群體意識增強了, 有了團結互助的概念, 凡事不再只想到自己, 知道關心弟弟妹妹, 不再孤獨, 也不再那麼嬌氣了。 冬冬漸漸少了獨生子女的驕橫, 對待他人也有寬容心了,
Advertisiment
到大姨家, 有表哥表姐一起玩。 幾個孩子都很爭強好勝, 很多時候幾個人會打成一團,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一會又和好如初。 更多的時候是為了某一個問題爭論不休, 直到問題清楚了, 爭出了正確答案。 一來二去, 幾個孩子都練得喜歡追根尋源而又能言善辯。 兒子也不再喜歡獨往獨來, 經常會鬧著要到大姨家去。
姐姐家三個孩子都比兒子大, 都聰明。 特別是姐姐的小女兒, 只比兒子大兩歲, 卻像個小大人一樣懂事, 兩歲多已經會背唐詩, 會簡單的算術, 四歲半就已經背著小書包上學了。 這使兒子從小就有了學習的榜樣。 俗話說:“小孩子見樣兒學樣兒。 ”有了自己的小夥伴, 孩子就不再纏著父母了,
Advertisiment
我的家是一個正統而又溫馨的大家庭。 父親勤奮好學, 母親勤勞善良, 兄弟姐妹們繼承了父母的優點, 互相幫助, 和諧相處。 家裡總是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氛圍和溫馨的親情。 兄弟姐妹6人, 到第三代就有了8個孩子, 這8個孩子如今已有5人畢業於名牌或重點大學, 僅北大畢業就有兩人, 還有兩人在大學讀本科。 這是母親最自豪的事情。 老媽常說:“家有萬貫不如有個好孩子, 咱家這幾個孩子就是全家的傳家寶貝。 ”
家庭裡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老爸每天手不釋卷, 讀書看報, 吟詩作畫, 經常揮毫潑墨, 練習書法, 還時不時地給孩子們出上幾道智力題, 來個腦筋急轉彎。
Advertisiment
每逢寒暑假, 孩子們就會和父母一起齊聚姥姥家。 這個時候誰的學習如何, 考試成績怎麼樣就成為大家最關注的話題。 考得好的孩子會得到表揚和獎勵, 考不好的則會懊悔慚愧。 於是小哥哥姐姐馬上當上了他的小老師, 開始為弟弟妹妹補習。
春節的時候, 一場家庭作文大賽會成為全家關注的焦點, 孩子們在封閉的賽場內緊張地寫命題作文, 而我們姐妹則比孩子還緊張地焦急等待著。 比賽結束, 壓歲錢以獎金的形式鄭重其事地發給孩子, 當然數額多少是不一致的。 多年以來這種重教重學的風氣成為家風的重要部分, 既促進了孩子們學習上進, 也無形中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
Advertisiment
冬冬6歲快上學了, 我和愛人一起調到省城, 在家裡只有兩間住房的條件下, 也把公公婆婆接到我家來享受天倫之樂, 給弟弟騰出了老房子, 一直到現在。 平時我們對父母更是百般孝敬, 這些好家風都影響著孩子, 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爺爺奶奶接來後, 兒子一直和老人住在陽面大房間, 一住就是幾年。 逢節假日弟妹幾家來我家聚會, 仍然是一個大家庭。
直到今天我仍然很慶倖, 雖然我的兒子是獨生子女, 但是他卻從小生活在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裡。 如今好的家風成就了一群好孩子, 而孩子們又繼續在傳承著新一代的好家風。
小編總結:讓獨生子女融入大家庭能增強孩子的群體意識, 使孩子變得不再孤獨, 同時也讓孩子變得沒有那麼嬌氣了。讓孩子和自己的小哥哥、小姐姐在一起,還能讓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方面有所進步。何樂而不為呢?
同時也讓孩子變得沒有那麼嬌氣了。讓孩子和自己的小哥哥、小姐姐在一起,還能讓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方面有所進步。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