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教男孩正視成功與失敗。
我們都是經歷過人生起伏的人, 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關於人生的感悟, 尤其是對待成功與失敗, 我們會比年輕人看得更開、更客觀一些。 如果我們能把這種相對超脫的心態, 這種難得的人生智慧, 通過隔代教育傳遞給男孩, 將會使他終生受益。
比如, 男孩因做事成功而興高采烈時, 我們除了與他分享快樂, 對他表示祝賀以外, 還要注意提醒他, 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 也不能永遠都順風順水, 所以, 他要戒驕戒躁。 而當他因為事情沒做好, 或遭遇了失敗而倍感沮喪時, 我們除了對他表示同情以外,
Advertisiment
如果男孩能正視成功與失敗, 學會了看淡輸與贏, 他就可以用平常心面對各種坎坷了。
第二, 引導男孩走出爭強好勝的心理。
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告誡當時只有8歲的兒子諸葛瞻說:“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意思是說, 清心寡欲, 不追求名利, 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而堅定;安寧清靜, 不追求熱鬧, 才能刻苦學習, 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
由此可見,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Advertisiment
所以, 當男孩因為沒有贏得第一, 或是沒有戰勝競爭對手而表現得憤怒、沮喪時, 我們要對他講, 與其那麼關注和別人的比較, 不如多反省一下自身, 多檢視一下自己的不足和弱點, 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己, 並取得進步。
第三, 保持平常心, 不等於不思進取。
我們教男孩保持平常心, 並不是要讓他不思進取, 原地踏步, 而是要避免他遇事時情緒大起大落, 避免他在讚揚聲中迷失自己, 或在失意時垂頭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