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繪本教學在孩子心中綻放光彩

《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 “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 尊重幼兒在發展水準、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 “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這正是生命教育的教學方式:以人為本, 在尊重個體前提下進行平等溝通以達到教育目的。 落實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就是從孩子的需要出發, 及時依據孩子需求調整教學策略。 只有當我們不斷加強對不同教學情境中教學行為的預設和反思, 正視並重視每個孩子的發現, 孩子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Advertisiment
才能在活動中綻放屬於自己的生命光彩。 現在這種以孩子為本的活動設計理念以及活動組織過程中師幼有效互動策略在我園幾次教研活動中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走出名著, 尊重孩子的再創造

繪本《搬過來, 搬過去》是婚姻愛情三部曲中的一首動聽旋律。 講述的是:一位小個頭的鱷魚先生愛上了一位大個頭的長頸鹿女士, 他們從彼此陌生到相識相知, 到彼此相愛而生活在一起, 卻因為相互間的巨大差異而面臨著許多的麻煩, 但他們終於勇敢地攜起手來, 共同打造幸福的生活。 圖書有可愛的形象, 柔和的色彩, 幽默誇張的動作表情, 那貫穿始終的愛正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 剛開始, 我試圖從圖書畫面入手,

Advertisiment
引導孩子們通過觀察、猜測鱷魚與長頸鹿因為身高差距帶來的種種困難及他們為彼此做出的努力, 感受他們之間濃濃的愛。

為了讓孩子也能感同身受, 在孩子們猜測搬到誰家住比較合適後, 我先出示這張圖片:長頸鹿小姐搬到鱷魚先生家, 在睡覺時出現了困難, 她長長的頸一直伸到了馬路上。 文字是這樣介紹的:“當她睡覺時, 只要伸展一下身體, 她就完全看不到鱷魚。 ”結合後一幅畫面(長頸鹿小姐的頭伸在煙囪外, 鱷魚先生爬上梯子想和她說話)想表達的意思是一對愛人不能對視是件很痛苦的事。 孩子們看完後一下子說開了:“長頸鹿小姐這樣睡覺會著涼的。 ”“如果晚上下雨, 長頸鹿小姐不是被雨淋濕了嗎?這樣不好!”“這也太危險了吧。

Advertisiment
馬路上的車子那麼多, 會軋到長頸鹿小姐的。 ”……沒有一個孩子注意到長頸鹿小姐與鱷魚先生交流上的障礙, 我嘗試引導將孩子們的注意力拉回來, 但顯然成效不大, 甚至因為這樣的硬傷使孩子有些意興闌珊。 在研討時教師開始爭論, 是尊重原著還是尊重孩子。 最後大家終於形成共識:一部作品不僅是作者的心血, 也是讀者再創造的過程, 只有在相互創造理解的過程中, 作品內容才能得到充實, 不斷完美, 孩子的發現才是最直觀、最真實、最有價值的, 何況他們的發現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我們將生命教育價值點定位在感受“愛”, 只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從孩子們抑制不住的笑聲中發現原來對於孩子來說愛並不是最重要的,

Advertisiment
他們更直接的收穫是從圖書畫面中感受到的有趣。 比如鱷魚先生搬過去住到長頸鹿小姐家後, 孩子們就發現了好幾處有趣的地方:鱷魚先生需要借助繩梯爬上馬桶, 用來沖水的拉繩太高夠不著, 衛生紙離它又遠又高……於是我的引導語開始有了變化:“你們發現了什麼有趣的事?”“看到什麼好玩的了?”“你們笑什麼?”……尊重孩子的發現, 發現生命的快樂, 這樣的活動何嘗不是生命教育?因為這樣的改變, 讓我的教學變得更豐滿靈動。 以孩子為本的活動設計理念成為成就經典繪本再創造的重要法則。

二、因勢利導, 保護孩子的積極性

繪本《會跳舞的棒棒糖》是建立在《甜津津的河水》這個童話故事基礎上組織開展的。

Advertisiment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 但因為最初有獨享的想法, 致使那些生活在水裡的朋友一個個離去, 小熊很後悔自己的自私想尋回友誼。 教師的活動設計中有一個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小熊, 你有什麼好辦法和朋友們分享這根棒棒糖?”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重新去超市買很多的棒棒糖;回家再拿一些棒棒糖來送給朋友們……很顯然這是建立在孩子生活經驗基礎上的答案。 教師是這麼回應的:“如果不能去超市買呢?”“家裡也沒有這麼多棒棒糖呢?”結果孩子們啞口無言, 再也想不出什麼法子來。 出現這樣的場面問題癥結在於教師特別在意那個等待中的“把棒棒糖放進河水裡大家一起吃”的答案, 而缺失了因勢利導。孩子們忽略了要分享“現有的這根棒棒糖”的資訊,如果教師能夠首先肯定孩子的想法沒有錯,進而再次明確要求或者加以引導:“好辦法!不過你們別忘了,這些朋友都游走了,怎麼把棒棒糖給它們呢?”這樣既保護了孩子們表達的積極性又提出了挑戰,如此基於孩子的生活經驗他們才有脈絡可循:“哦,可以把糖放到水裡溶解讓大家喝到甜甜的河水。”

教師的追問在這兒顯得尤為重要,既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又抓住孩子回答中的有效資訊,並加以引導往往會讓他們更積極地去思考、去發現。

在這樣的追問中,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之外,生命中重要的品質——分享,也在孩子心中紮下了深深的根基。

三、實踐探索,激發孩子的創造欲

第一次看到《爺爺一定有辦法》這個繪本就被感動,這其中閃爍著生命的智慧以及親子間濃濃的情感,而爺爺的智慧又一次次將故事帶向高☆禁☆潮,這樣有趣而又富有內涵的繪本正是孩子們喜歡和需要的。我利用“猜”故事的形式來喚起孩子的閱讀興趣。觀察封面認識故事主人公時,我讓孩子們說一說自己心目中有辦法的爺爺是什麼樣的,孩子們果然興趣濃厚,這個“猜”也一直伴隨著故事中神奇的變化貫穿始終,沒有固定答案,每一次想像都可以得到肯定。伴隨著“猜想”的是動手操作,每個孩子手裡都有一塊和約翰爺爺一樣的“毯子”,孩子們的想像天馬行空,卻是有據可循的,那依據就是自己手裡不斷剪裁變化著式樣的材料。當孩子們一次次利用現有的材料學著爺爺的樣子 “喀吱喀吱”地剪著、想像著時,教學活動已經呈現出一種可貴的生命特質: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想像,給予每一個孩子創造的機會。

其實繪本教學只是給我們的生命教育課堂提供了一個素材,我們要學會深入鑽研並挖掘其中蘊含著的生命教育價值點,可是生命教育活動卻絕不僅僅是向孩子傳遞保護自我生命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繪本教學活動去尊重兒童豐富多彩的個性,把孩子視為是生命發展的主體,尊重他們各自獨特的秉性和興趣,以最適合他們的方式讓活動煥發靈動的生命異彩。只有當我們不斷加強對不同教學情境中教、學行為的預設和反思,正視並重視每個孩子的發現,孩子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兒童,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讓繪本教學在孩子心中綻放生命之花。

而缺失了因勢利導。孩子們忽略了要分享“現有的這根棒棒糖”的資訊,如果教師能夠首先肯定孩子的想法沒有錯,進而再次明確要求或者加以引導:“好辦法!不過你們別忘了,這些朋友都游走了,怎麼把棒棒糖給它們呢?”這樣既保護了孩子們表達的積極性又提出了挑戰,如此基於孩子的生活經驗他們才有脈絡可循:“哦,可以把糖放到水裡溶解讓大家喝到甜甜的河水。”

教師的追問在這兒顯得尤為重要,既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又抓住孩子回答中的有效資訊,並加以引導往往會讓他們更積極地去思考、去發現。

在這樣的追問中,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之外,生命中重要的品質——分享,也在孩子心中紮下了深深的根基。

三、實踐探索,激發孩子的創造欲

第一次看到《爺爺一定有辦法》這個繪本就被感動,這其中閃爍著生命的智慧以及親子間濃濃的情感,而爺爺的智慧又一次次將故事帶向高☆禁☆潮,這樣有趣而又富有內涵的繪本正是孩子們喜歡和需要的。我利用“猜”故事的形式來喚起孩子的閱讀興趣。觀察封面認識故事主人公時,我讓孩子們說一說自己心目中有辦法的爺爺是什麼樣的,孩子們果然興趣濃厚,這個“猜”也一直伴隨著故事中神奇的變化貫穿始終,沒有固定答案,每一次想像都可以得到肯定。伴隨著“猜想”的是動手操作,每個孩子手裡都有一塊和約翰爺爺一樣的“毯子”,孩子們的想像天馬行空,卻是有據可循的,那依據就是自己手裡不斷剪裁變化著式樣的材料。當孩子們一次次利用現有的材料學著爺爺的樣子 “喀吱喀吱”地剪著、想像著時,教學活動已經呈現出一種可貴的生命特質: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想像,給予每一個孩子創造的機會。

其實繪本教學只是給我們的生命教育課堂提供了一個素材,我們要學會深入鑽研並挖掘其中蘊含著的生命教育價值點,可是生命教育活動卻絕不僅僅是向孩子傳遞保護自我生命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繪本教學活動去尊重兒童豐富多彩的個性,把孩子視為是生命發展的主體,尊重他們各自獨特的秉性和興趣,以最適合他們的方式讓活動煥發靈動的生命異彩。只有當我們不斷加強對不同教學情境中教、學行為的預設和反思,正視並重視每個孩子的發現,孩子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兒童,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讓繪本教學在孩子心中綻放生命之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