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親子溝通更加有效的妙招

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 不僅要掌握好各種語氣, 還要注意不能陷入不好的小陷阱, 這對維持親子間的良好關係有一定的幫助。 此外, 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應掌握以下技巧。

與孩子溝通應該用的語氣

多用讚美之詞和身體語言。 必須讓孩子知道,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 你們都是愛他、支持他的。 不管他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 或許你並不接納他的行為, 但依然關愛他。 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話“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我也這樣想”等, 就能讓孩子覺得受到了你們的認同。 有時不說話, 而利用身體語言, 如微笑、擁抱和點頭等,

Advertisiment
就可以讓孩子知道你是多麼疼他, 不只是在他表現良好時。

身體接觸表達親昵感情。 有些父母只有在孩子小時候才表達親昵的感情, 當孩子稍大一點後便改以冷淡的態度, 拒絕孩子的“糾纏”。 然而身體接觸可以令孩子切身體會父母的關懷。 同時也別忘了接納孩子對你們的愛意。

語氣應溫和, 態度要友善。 父母應避免用高昂、尖銳並帶有威嚇的聲音對孩子說話, 盡可能以微笑、歡快、平和的語氣說話, 顯示出友善和冷靜的態度。

多說“我”, 少說“你”。 父母應盡可能不用命令的口氣與孩子說話, 不要總說“你應該……”, 而應常說“我會很擔心的, 如果你……”。 這樣孩子就會從保護自己不被指責的狀態下轉而考慮大人的感受,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溝通才可能更有效。

此外, 在傾聽孩子說話時, 還須注意以下幾點。

a、不急於作出評價。 即使孩子的看法與大人不同, 也要允許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父母應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 舉出適當的事例來支援自己的觀點, 並詳細地分析雙方的意見。 父母不壓制孩子的思想, 尊重孩子的感覺, 孩子自然會敬重父母。

b、分享孩子的感受。 無論孩子是向你們報喜還是訴苦, 你們最好暫停手邊的工作, 靜心傾聽。 若邊工

作邊聽, 也要及時作出反應, 表示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倘若只是敷衍了事, 孩子得不到積極的回應, 日後也就懶得再與大人交流和分享感受了。

c、領會孩子的話意。 嬰幼兒在不開心、不滿意時, 就會直接用啼哭來表示。

Advertisiment
逐漸長大後, 孩子也知道哭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因此, 當他不快、疑慮時, 往往將自己的感覺隱藏起來。 再說孩子的語言能力尚未發展完善, 不能以恰當的語句表達心中的想法。 比如, 當孩子生病時他會對你說:“媽媽, 我最恨醫生”, 此時你應順著他問:“他做了什麼事讓你恨他?”孩子若說類似於這樣的話:“他總是要給人打針, 要人吃苦藥水”, 你可以表示理解地回答他:“因為要打針吃藥, 你覺得很不好受, 對嗎?”這樣, 孩子的緊張心理會得以緩解。

d、理解孩子的情緒。 有時孩子也不清楚自己的情感反應, 倘若大人能夠表示出理解和接納, 他會有進一步的認識。 譬如, 當孩子知道奶奶買了玩具送給小表妹作生日禮物的時候, 他吵著也要,

Advertisiment
此時大人應解釋道:“你感到不公平, 但要知道這是給妹妹的生日禮物, 你生日時奶奶也會給你禮物的”。 通過這番對話, 能説明孩子瞭解自己, 瞭解社會, 從而變得通情達理。

與孩子溝通要避免的陷阱

有句話說:講別人容易, 說自己就難了。 在我們內心煩燥、生氣時, 與對方的交談通常充滿怨氣和指責。 光是首碼以“你”為開始的, 就難免掉入下列貶損孩子的陷井裡。

1、批評、指責

“你做事從來不用大腦。 ”

“你真是一隻懶豬。 ”

“你是我見過最自私的小孩。 ”

“你是笨蛋嗎﹖否則怎麼會聽不懂我的話。 ”

2、嘲笑、羞辱

“你是個被寵壞的孩子。 ”

“你以為你是誰啊﹖”

“你好丟臉喔!考這麼差的成績。 ”

3、分析、診斷

“你只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罷了。 ”

“你是故意惹我生氣的。

Advertisiment

“你是跟屁蟲, 我走到哪就跟到哪。 ”

4、教誨、訓誡

“好孩子不會這樣做。 ”

“如果我也這樣對你, 你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們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不斷地用貶損孩子的資訊, 通常不會有什麼成效出現。 因為, 貶損資訊對孩子的自我價值將造成不良的影響。 一個孩子成天被罵笨啊!呆啊!壞啊!日子久了, 我想那個孩子要不笨都很難。

被父母每天疲勞轟炸, 漸漸地他會自我暗示自己是個壞孩子, 是個懶惰蟲, 是個沒有大腦的白癡。

孩子的自信心被父母錯誤的資訊, 一點一滴地踐踏著, 孩子的人格無法朝向健康而完整的方向發展。 因為, 他缺少一份自尊、自我肯定與自得的傲氣。

由於童年形成的自我價值會延續到成年的發展, 那麼, 自幼缺乏自信心將種下導致個人終生心理障礙的因。

與孩子有效溝通八個方法

1、真正地去“聽”你的孩子講話

有時當媽媽一邊炒菜一邊盛飯時,八歲的女兒在想跟媽媽說些什麼時,媽媽有時是不經心地聽著,有時會打斷她,反而請她幫忙擺桌吃飯,但從未停下來,專心去“聽”她想說的話,除非她說的話,真是什麼天大的好消息(不過,這種機率低於百分之一)。專家也不是叫我們一定要停下手邊所做的,但你可給孩子一個“確定”的時間,比如:“好,等我把飯菜擺好。”或是“再給我十分鐘。”

當然,最好是立即去“聽”孩子要說的。因為,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們後,他們便會慢慢地失去了“告訴你”的興趣。另外,在“聽”時,最好做目光接觸,要孩子曉得你是真的願意聽。

很多時候,孩子中不過想說你覺得不太要緊的事,但對他們而言,卻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絕他們,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就會自然地來找你談了。

2、不管孩子跟你說什麼,千萬別笑他

孩子的世界與想法是和大人們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則別去笑他。尤其當孩子很認真地告訴你什麼時,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只會傷害孩子,而且以後也不再跟你談了。

交談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溝通中的最好潤滑劑,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瞭解幽默與取笑的不同。

3、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當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但有時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4、身體語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

當然,也別心急,指望一坐下來,孩子就會滔滔不絕地開講,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準備和他“聊”了。

5、別問一些太空洞的問題

譬如“今天如何?”“學校好嗎?”也別常用,“為什麼?”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孩子有興趣的電視節目或作業即是一個好開頭。

6、瞭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時間,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成人中,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所以,我們可在瞭解情況後,做個回答或支持。

7、每個孩子都需要與你單獨相處的時光

有一個母親,說她很珍惜接送女兒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沒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沒有父親的吼叫聲。

8、對孩子表達你無條件的愛

自孩子小時,即讓孩子很清楚地瞭解到你是關心他的,是願意接納他的。

上面所談的,有些是說來容易做來難。但只要我們做父母的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隨時在意我們的身教與言教,孩子是不會太讓我們失望的。

自幼缺乏自信心將種下導致個人終生心理障礙的因。

與孩子有效溝通八個方法

1、真正地去“聽”你的孩子講話

有時當媽媽一邊炒菜一邊盛飯時,八歲的女兒在想跟媽媽說些什麼時,媽媽有時是不經心地聽著,有時會打斷她,反而請她幫忙擺桌吃飯,但從未停下來,專心去“聽”她想說的話,除非她說的話,真是什麼天大的好消息(不過,這種機率低於百分之一)。專家也不是叫我們一定要停下手邊所做的,但你可給孩子一個“確定”的時間,比如:“好,等我把飯菜擺好。”或是“再給我十分鐘。”

當然,最好是立即去“聽”孩子要說的。因為,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們後,他們便會慢慢地失去了“告訴你”的興趣。另外,在“聽”時,最好做目光接觸,要孩子曉得你是真的願意聽。

很多時候,孩子中不過想說你覺得不太要緊的事,但對他們而言,卻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絕他們,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就會自然地來找你談了。

2、不管孩子跟你說什麼,千萬別笑他

孩子的世界與想法是和大人們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則別去笑他。尤其當孩子很認真地告訴你什麼時,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只會傷害孩子,而且以後也不再跟你談了。

交談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溝通中的最好潤滑劑,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瞭解幽默與取笑的不同。

3、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當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但有時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4、身體語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

當然,也別心急,指望一坐下來,孩子就會滔滔不絕地開講,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準備和他“聊”了。

5、別問一些太空洞的問題

譬如“今天如何?”“學校好嗎?”也別常用,“為什麼?”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孩子有興趣的電視節目或作業即是一個好開頭。

6、瞭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時間,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成人中,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所以,我們可在瞭解情況後,做個回答或支持。

7、每個孩子都需要與你單獨相處的時光

有一個母親,說她很珍惜接送女兒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沒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沒有父親的吼叫聲。

8、對孩子表達你無條件的愛

自孩子小時,即讓孩子很清楚地瞭解到你是關心他的,是願意接納他的。

上面所談的,有些是說來容易做來難。但只要我們做父母的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隨時在意我們的身教與言教,孩子是不會太讓我們失望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