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讓調皮寶貝和多動症“絕緣”

是頑皮還是多動?

過完暑假, 9歲的男孩軍軍就該上小學三年級了。 近來, 爸爸媽咪發現軍軍很淘氣、愛說、愛動、愛鬧, 甚至愛打架罵人。 起初, 家長們還不太在意。 但軍軍的老師告訴他們, 軍軍不僅在課餘表現得特別頑皮, 上課也不專心聽講, 作業潦草。 而且, 課堂上不能靜坐, 經常擺弄各種物品, 情緒不穩, 常和同學發生矛盾。 爸爸和媽咪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 趕忙帶軍軍去檢查。 最後, 醫生確診軍軍患上了多動症

醫生表示, 寶貝好動是正常的, 但是表現得過分, 不能聽話, 無法控制自己時就不但不是聰明的表現,

Advertisiment
而是一種病態了。 多動症兒童特別是輕症患兒的臨床症狀有時很容易與正常頑皮兒童相混淆, 但是, 專家在臨床上還是容易找出多動與正常頑皮兒童的區別:如多動症兒童的活動常常沒有目的性, 不停地變換花樣, 一會兒玩鉛筆、紙屑, 一會兒做鬼臉, 逗引同學發笑等;而頑皮兒童則出於某種動機, 或達到某種目的, 如向別人借橡皮以及搶答問題;多動症兒童的行為常不分場合, 不顧後果, 無法自製;而正常頑皮兒童則受時間、地點以及環境因素的限制而有所約束, 有時能遵守紀律;多動症兒童對新奇的遊戲及娛樂活動, 也不能產生持久的注意;而正常頑皮兒童對有興趣、新奇的娛樂活動及遊戲能持續注意,
Advertisiment
並能堅持很長時間;多動症兒童對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勸說當耳邊風, 屢教屢犯;而正常頑皮兒童的行為則會有所改進。

遺傳、產傷可能誘發多動症

寶貝為什麼會得多動症呢?專家介紹說, 多動症的發生可能是由於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引起神經遞質傳遞資訊作用失常而造成的一種病態。 同時, 母親懷孕期間有疾病, 如高血壓、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以及分娩過程異常例如早產、鉗產、剖腹產、窒息、顱內出血等, 都有可能使寶貝患上多動症。 此外, 研究發現, 大約40%多動症患兒可能受遺傳因素影響。

還有, 許多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心切, 教育方法不當或早期智力開發過量, 使外界環境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寶貝力所能及的程度,

Advertisiment
也是造成兒童多動症(注意力渙散、多動)的原因之一。

注意預防 及早治療

不少獨生子女被父母嬌慣、溺愛, 並形成兒童種種不良習慣。 專家指出, 家長們對寶貝的好動、任性, 不應一味遷就, 這可能助長乃至縱容兒童不良習性, 延誤了寶貝病情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的良機, 不僅給患兒身心造成傷害, 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後果。

預防多動症和抽動症, 應當提倡婚前檢查, 避免近親結婚。 切勿早婚、早孕, 也勿過於晚婚、晚孕, 避免嬰兒先天不足;為了避免產傷、減少腦損傷, 最好能自然順產, 因為臨床中發現多動症患兒中剖腹產者所占比例較高。 孕婦應注意陶冶性情, 保持心情愉快, 精神安寧, 謹避寒暑, 預防疾病,

Advertisiment
慎用藥物, 禁用煙酒, 避免中毒、外傷及物理因素的影響。 創造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 使寶貝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度過童年, 要因材施教, 切勿盲目望子成龍。 注意合理營養, 使寶貝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偏食、不挑食;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儘量避免寶貝玩含鉛的漆制玩具, 尤其不能將這類玩具含在口中。

對患上多動症的寶貝, 家長應當幫助寶貝配合醫院的藥物治療, 應認識到多動症是一種疾病, 不應採取粗暴、歧視、冷淡、責駡、懲罰等措施, 這樣做不僅會加重病症, 而且會加重患兒的自卑、憂慮、孤僻或反抗心理。 同時應逐步減少寶貝的多動行為, 而不應訂立過高的目標, 馬上要求他們變成安靜的乖寶貝。 過分的要求只會導致彼此關係緊張。

Advertisiment
讓寶貝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 使他們能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 鼓勵寶貝的安靜行為, 用口頭表揚、鼓勵等強化方法逐步培養他們養成能靜坐、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和做事的習慣。 培養寶貝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並從有規律的生活中培養他們形成專心的好習慣。 不遷就寶貝的某些興趣, 例如, 不能無限制地讓他們長時間看電視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