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音樂伴隨寶寶成長,藝術細胞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音樂與孩子的天性有著天然聯繫。 舒緩優雅的音樂旋律不僅能夠説明寶寶發展情緒情感, 還能夠支持寶寶的認知發展呢。 當我們將音樂帶進寶寶的生活裡, 要瞭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需求, 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0~1音樂幫寶寶穩定情緒、訓練聽覺

音樂的最奇妙之處在于嬰兒一出生就喜歡它, 並對音樂有天生的理解力。

0~1歲寶寶音樂發展紀要

新生兒一出生就能聽到聲音並做出反應。

1個月喜歡媽媽的聲音超過其他聲音;能夠識別寶寶還在子宮中就已經頻繁聽到的聲音;會轉向你說話的方向;會發出簡單的喉音,

Advertisiment
如“a”“o”。

2個月喜歡聆聽樂曲和歌聲;能配合音調變化進行交流;對聲調較高的聲音非常敏感。

3個月能從其他聲音中辨別出人的聲音;能辨別出相距兩個八音度音程的兩個音調。

4個月開始對音樂做出積極反應;喜歡自己弄出的聲音;會自己練習發聲。

5個月開始對韻律和音調做出反應;能分辨出相差只有半個音級的音調;能對他所能聽到的聲音進行分類。

6個月和著音樂的旋律發出咿咿呀呀聲;對聲源表現得興奮和好奇;聽到音樂有肢體反應, 常隨旋律而搖擺。

7個月旋律變化時會晃動腦袋;和著音樂揮動小手, 嘴裡咿咿呀呀地“哼唱”著。

8個月能辨別旋律中細微的節奏變化;會發出新的語音, 如“吧”“啪”“嗒”“嗎”。

9個月常常含混不清地重複一些聲音,

Advertisiment
如ma-ma, ba-ba等, 雖不連貫但已具備了音樂的最基本要素, 他們已經開始有節奏地咿呀亂語了。

10個月能從自己的角度辨認旋律。

11個月開始唱比以前更複雜的咿呀歌曲;會用很快的語速咿咿呀呀說話。

12個月模仿音調並能唱出自己的聲調;對喜歡的音樂或童謠表現得很興奮, 對不喜歡的音樂則表現出不愉快。

父母可以這樣做

播放各種類型的音樂

不同類型的音樂, 能帶給寶寶豐富的音樂元素。 如果寶寶對音樂喜好廣泛, 他們就能學會欣賞更多不同風格的音樂。

給寶寶哼唱寶寶喜歡父母的聲音, 你可以給他哼唱兒歌、民歌, 或流行歌曲等一切你喜歡的優美樂曲。 父母可以模仿寶寶發出的各種聲音,

Advertisiment
也可以用CD機放上你喜歡的音樂, 一邊聽音樂, 一邊隨著音樂的節拍輕拍寶寶。

陪寶寶做音樂遊戲

坐在沙發上, 把寶寶放在膝蓋上, 你可以自己哼一段旋律或者唱上一首兒歌, 同時還要跟著節奏搖擺。

1~2音樂讓他快樂, 還能幫他學語言

寶寶開始學說話了, 也開始學習走路。 他的身體可以較大幅度地隨著音樂跳舞, 寶寶會用自己的整個身體來表現出他們的快樂和對音樂的喜愛。 柔和舒緩的音樂能安慰和平靜那些興奮激動或者緊張不安的寶寶, 而活潑輕快的音樂能迅速使他們高興起來並活動身體。

1~2歲寶寶音樂發展紀要

13~15個月身體對音樂的反應增強, 隨著音樂的舞動幅度更大, 持續時間更長;對發音的控制力增強,

Advertisiment
聽到音樂開始頻繁發音並能更好地控制聲音。

16~18個月對低音訊更為敏感, 更喜歡聽爸爸唱歌;一邊發聲, 一邊配上動作, 但這時候他還很難合節拍。

19~21個月動作和音樂相匹配, 能在短時間內做到動作和音樂一致;開始能重複部分歌詞並參與唱歌;把握音調的能力加強, 開始能夠更好地掌握音調標準。

22~24個月能唱較長的歌詞短句;唱歌的次數增多, 常會不停地唱歌;歌唱中的創造性增強, 開始自編自唱。

父母可以這樣做

唱歌

把寶寶抱在懷裡, 讓他坐在童車中, 或者躺下小睡時, 你都能用歌聲陪伴他。 盡可能選擇一些歌詞中有許多重複詞彙和短語的歌曲, 或者選擇一些即使寶寶不會唱但能和他平時的活動聯繫起來的歌曲,

Advertisiment
這樣寶寶就可以參與進來。

用音樂進行交流

做一些手指遊戲、動作韻律遊戲或者跳舞等。 寶寶聽著音樂並感受著韻律會讓他感到愉悅。

製作和彈奏樂器

家裡的簡單材料都可以用來創作音樂。

比如自己在家做沙錘。 在一個乾淨的瓶子或者容器內裝入5釐米高的幹豆或者米粒, 用膠水和膠帶封好蓋子, 隨著音樂搖晃它。 還可以自己做吉他。 用幾根橡皮筋繃緊套在開口的盒子上。 鞋盒或開口大的盒子效果都可以。

模仿舞蹈動作

緩慢地做一個舞蹈動作, 給寶寶足夠長的時間模仿這個動作, 然後進入下一個新的動作。

偶爾讓你的寶寶先做舞蹈動作, 當看見他隨著音樂“跳舞”時, 模仿寶寶的動作和他一起跳。

播放世界名曲播放精心選擇的不同題材和不同風格的樂曲。 只有接觸優美的樂曲,才能培養寶寶對高品質音樂的鑒賞能力。

2~3音樂探索節奏感,幫孩子發展更多的能力

跟著節拍活動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2~3歲的孩子需要更多來源不同、形式不同的音樂積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喜歡聽別人唱歌,也喜歡試著探索自己的歌唱能力。喜歡聽環境裡不同的聲音,並且喜歡嘗試一些樂器。

2~3歲寶寶音樂發展紀要

24~30個月自己創造歌詞,為熟悉的旋律譜上自己“創作”的歌詞;聽到音樂用更多的身體動作來做出反應;能唱出越來越多的音調;能較為準確地重複幾首歌曲;能使用簡單的小的打擊樂器,如手鼓、搖鈴。

31~36個月能獨自哼唱自己喜歡的兒歌和歌謠;知道音樂的符號:慢慢理解如強弱、高低、快慢、升降調等音樂符號;敲打簡單打擊樂器更自如;能理解唱和說的不同;能根據韻律變化,唱相對應的歌;節拍越來越準確。

3~4自發地創作,更好地享受音樂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聽覺辨別能力,開始領略音樂藝術的美。他們具有一定的聽覺記憶能力,能夠跟著電視、CD機或者媽媽學唱幾首歌了。他們能記住歌曲,主要靠與曲調緊密結合的歌詞,他們能辨認音樂作品中的速度變化,他們的動作能隨音樂速度的變化而變化;他們會在遊戲時即興地唱歌,儘管有的時候和別人一起合作時顯得有點不合拍、不入調,卻仍陶醉其中。現在,寶寶的音樂曲庫裡有太多的曲調和歌謠,他們不再只是被動接受音樂,或者跟隨音樂跳舞,而是能瞭解音樂中所表達的最基本的情感和內容。有時,他們還會根據情景自編自演一番,比如,看見生日蛋糕,就會不由自主地唱起生日快樂歌。音樂與寶寶的生活已經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父母可以這樣做

和寶寶一起唱歌

為了引導寶寶節奏感的發展,父母盡可能讓自己的動作與音樂節拍協調一致,並帶領寶寶一同隨著音樂運動,例如你可以邊聽音樂邊拍寶寶的肩,讓他感受節拍。

用不同的方式唱歌可以稍微改變音調和節奏,或在歌尾加入一些新詞改編歌曲將寶寶、家庭成員的名字加入寶寶所熟悉的歌曲中,並在唱歌的過程中設法使用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

放音樂時注意音響的選擇寶寶常常在無意中接受音樂的影響,在聽覺能力正在快速發展的這個階段,最好給孩子聽立體的音響,而不是簡單的小擴音器。這有助於寶寶發展準確的聽覺能力,對寶寶將來唱歌有好的音準和節奏感是非常有益處的。

重複聽

家裡放音樂時,最好只放一兩首曲子,等寶寶聽熟之後再換,這樣他才能更好地體會曲中的節拍、音調及強弱。

多跟孩子唱歌

這個時候,由於寶寶已經會唱歌了,歌曲和歌謠也是寶寶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還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講故事。雖然寶寶會唱歌了,但是發音器官比較脆弱,不要讓寶寶的嗓子過於疲勞,也不要讓寶寶模仿大人唱歌。

4~6參與音樂活動,自己唱歌

4歲多的寶寶已經能夠欣賞內容廣泛、風格多樣的作品,能區別音樂中明顯的力度和速度變化;他們願意參與一些和音樂相關的活動,比如唱歌、歌曲遊戲、簡單的樂器演奏。

他們開始瞭解歌唱嗓音和說話嗓音的不同,並學會運用歌唱嗓音來唱歌;他們唱歌已經可以找到調了,而且在他的自然音域內基本做到音準。他們喜歡把自己的思想、語言和情緒表達在音樂中,在遊戲中探索音樂。

他們確信音樂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音樂中表達。寶寶會以自編自唱的方式和媽媽對話,所以父母在和寶寶唱歌的時候不妨設置一些情景,並告訴孩子這時的音樂帶來什麼樣的感受,還可以合著音樂的節拍與孩子一起玩遊戲。

父母可以這樣做

增加孩子傾聽音樂的機會增加孩子傾聽音樂的機會,欣賞更多的音樂曲目,歌劇、流行音樂、搖籃曲、進行曲等。

可以接觸樂器

他們也可以開始接觸一些樂器,因為他們已經能夠對音高、響度和音樂的風格做出反應,還可以通過學習分清楚一些傳統樂器的音色,並用簡單的音樂術語來描述聲音。

帶孩子看音樂劇除了聽廣播、聽答錄機、看電視之外,還可以去看童話劇、音樂劇、舞劇,現場感受音樂的魅力。

在生活中給孩子薰陶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會唱歌、彈吉他、拉手風琴或者吹口琴,請儘量在孩子面前表現,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更大。

只有接觸優美的樂曲,才能培養寶寶對高品質音樂的鑒賞能力。

2~3音樂探索節奏感,幫孩子發展更多的能力

跟著節拍活動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2~3歲的孩子需要更多來源不同、形式不同的音樂積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喜歡聽別人唱歌,也喜歡試著探索自己的歌唱能力。喜歡聽環境裡不同的聲音,並且喜歡嘗試一些樂器。

2~3歲寶寶音樂發展紀要

24~30個月自己創造歌詞,為熟悉的旋律譜上自己“創作”的歌詞;聽到音樂用更多的身體動作來做出反應;能唱出越來越多的音調;能較為準確地重複幾首歌曲;能使用簡單的小的打擊樂器,如手鼓、搖鈴。

31~36個月能獨自哼唱自己喜歡的兒歌和歌謠;知道音樂的符號:慢慢理解如強弱、高低、快慢、升降調等音樂符號;敲打簡單打擊樂器更自如;能理解唱和說的不同;能根據韻律變化,唱相對應的歌;節拍越來越準確。

3~4自發地創作,更好地享受音樂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聽覺辨別能力,開始領略音樂藝術的美。他們具有一定的聽覺記憶能力,能夠跟著電視、CD機或者媽媽學唱幾首歌了。他們能記住歌曲,主要靠與曲調緊密結合的歌詞,他們能辨認音樂作品中的速度變化,他們的動作能隨音樂速度的變化而變化;他們會在遊戲時即興地唱歌,儘管有的時候和別人一起合作時顯得有點不合拍、不入調,卻仍陶醉其中。現在,寶寶的音樂曲庫裡有太多的曲調和歌謠,他們不再只是被動接受音樂,或者跟隨音樂跳舞,而是能瞭解音樂中所表達的最基本的情感和內容。有時,他們還會根據情景自編自演一番,比如,看見生日蛋糕,就會不由自主地唱起生日快樂歌。音樂與寶寶的生活已經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父母可以這樣做

和寶寶一起唱歌

為了引導寶寶節奏感的發展,父母盡可能讓自己的動作與音樂節拍協調一致,並帶領寶寶一同隨著音樂運動,例如你可以邊聽音樂邊拍寶寶的肩,讓他感受節拍。

用不同的方式唱歌可以稍微改變音調和節奏,或在歌尾加入一些新詞改編歌曲將寶寶、家庭成員的名字加入寶寶所熟悉的歌曲中,並在唱歌的過程中設法使用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

放音樂時注意音響的選擇寶寶常常在無意中接受音樂的影響,在聽覺能力正在快速發展的這個階段,最好給孩子聽立體的音響,而不是簡單的小擴音器。這有助於寶寶發展準確的聽覺能力,對寶寶將來唱歌有好的音準和節奏感是非常有益處的。

重複聽

家裡放音樂時,最好只放一兩首曲子,等寶寶聽熟之後再換,這樣他才能更好地體會曲中的節拍、音調及強弱。

多跟孩子唱歌

這個時候,由於寶寶已經會唱歌了,歌曲和歌謠也是寶寶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還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講故事。雖然寶寶會唱歌了,但是發音器官比較脆弱,不要讓寶寶的嗓子過於疲勞,也不要讓寶寶模仿大人唱歌。

4~6參與音樂活動,自己唱歌

4歲多的寶寶已經能夠欣賞內容廣泛、風格多樣的作品,能區別音樂中明顯的力度和速度變化;他們願意參與一些和音樂相關的活動,比如唱歌、歌曲遊戲、簡單的樂器演奏。

他們開始瞭解歌唱嗓音和說話嗓音的不同,並學會運用歌唱嗓音來唱歌;他們唱歌已經可以找到調了,而且在他的自然音域內基本做到音準。他們喜歡把自己的思想、語言和情緒表達在音樂中,在遊戲中探索音樂。

他們確信音樂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音樂中表達。寶寶會以自編自唱的方式和媽媽對話,所以父母在和寶寶唱歌的時候不妨設置一些情景,並告訴孩子這時的音樂帶來什麼樣的感受,還可以合著音樂的節拍與孩子一起玩遊戲。

父母可以這樣做

增加孩子傾聽音樂的機會增加孩子傾聽音樂的機會,欣賞更多的音樂曲目,歌劇、流行音樂、搖籃曲、進行曲等。

可以接觸樂器

他們也可以開始接觸一些樂器,因為他們已經能夠對音高、響度和音樂的風格做出反應,還可以通過學習分清楚一些傳統樂器的音色,並用簡單的音樂術語來描述聲音。

帶孩子看音樂劇除了聽廣播、聽答錄機、看電視之外,還可以去看童話劇、音樂劇、舞劇,現場感受音樂的魅力。

在生活中給孩子薰陶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會唱歌、彈吉他、拉手風琴或者吹口琴,請儘量在孩子面前表現,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更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