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 人們還在驚歎Alpha Go的強大, 但在2017年初, 我們不能否認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從方方面面滲透進我們的生活。 去年發生了很多“AI取代人”的案例, 這其實都說明了一件事, 即人工智慧會帶來一場新的工作革命, 它將對我們未來的工作和工作方式產生巨大的改變。
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立足?王作冰和貝爾科教給出的答案是:教育。 貝爾科教成立於2011年, 專注3至13歲的機器人兒童培訓。 貝爾科教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王作冰表示, 貝爾希望培養AI時代的原住民。
人工智慧時代, 教育還應該教些什麼?
Advertisiment
“90後”被稱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 這源於他們從童年開始, 就伴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起成長, 因此在思維方式上也與互聯網相匹配。 不難發現, 現在85後和90後們, 已經在互聯網行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而在人工智慧時代, 單單互聯網思維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求了, 人們需要知道兩個新的關鍵性問題的答案:“如何與人工智慧競爭”、“如何與人工智慧合作”。
前者需要對AI有足夠的認識, 它能做些什麼、不能做什麼;而後者需要瞭解如何與它進行“溝通交流”。
王作冰認為, “程式設計”就是教育孩子適應AI時代的過程中很典型的一個例子。 在貝爾的學齡兒童教育中, 也有一定比重的程式設計內容。
AI的應用實際上就是由程式、資料、演算法組成的。
Advertisiment
同時, 程式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帶來的是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和思維方式的改變。 AI應用的目標是提升效率、解放人力、降低成本, 其實這也是程式設計的本質。
王作冰說:“其實我們日常的大部分工作, 都可以抽象成為一個‘for迴圈’和一個‘條件判斷’, 前者意味著重複性工作, 而後者意味著選擇。 如果孩子能從小掌握這種思考問題的邏輯, 對他們理解AI以及與之合作將有不小的價值。 ”
AI時代會給教育體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提及傳統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方式,
Advertisiment
這種教育方式正在逐漸被改變。 因為學生除了需要學習知識, 還需要培養例如團隊合作、好奇心、創造力、人際交流等等素質, 從而在未來AI做不到的事情上, 與之互補。 而對於這些素質的培養, 傳統教育模式很難滿足。
王作冰介紹, 與學科制的教育體系不同, 貝爾採用以案例帶動、探索知識的教育模式, 孩子以團隊合作的形式, 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某個事物(例如電梯、閘機等)進行探索, 再發散出相關的知識。
與直接告知結果相比,
Advertisiment
一件產品 or 上好一堂課?
近些年, 繼線上教育之後, 教育機器人又稱為教育領域新興的熱點之一。 在資本進入和國外影響下, 國內教育機器人發展很快, 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相關公司和產品。
然而王作冰表示, 雖然機器人可以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 但絕大多數公司僅僅提供產品的做法其實脫離了教育的本質。 只有一件機器人產品的情況下, 一方面很難讓孩子產生長時間的興趣, 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閒置;另一方面, 小孩子在沒有輔助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貝爾科教使用了線下門店和線上課程相結合的模式, 這種模式更“重”, 管理壓力和成本更高, 但王作冰表示, 為了保證教學的品質, 這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 他把“上好一堂課”作為了貝爾科教的核心所在, 而無論是線上課程、線下門店、機器人產品, 歸根結底都是為了這一核心服務。
青少年教育, 事實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領域, 它的物件是學齡前兒童及中小學學生, 但付費決定權卻基本掌握在家長手中。
對於這個問題, 王作冰很欣慰, 他說:“在四五年前, 我們需要給大約90%的家長上課, 他們才能知道我們在做些什麼;而現在, 基本上只有20%的家長需要進行普及, 其他人在聽完簡單的介紹之後就能理解甚至願意買帳。 ”
王作冰認為這是一種進步,並且還將持續下去,“很快85後、90後們就要成為家長了,他們更瞭解AI是什麼,也會更瞭解孩子需要什麼。”
校區展示
”王作冰認為這是一種進步,並且還將持續下去,“很快85後、90後們就要成為家長了,他們更瞭解AI是什麼,也會更瞭解孩子需要什麼。”
校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