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負向告誡使孩子總跟你作對(圖)

教育孩子不宜用負向告誡

4歲的明明國慶日剛進奶奶家的門, 奶奶就告誡明明:“千萬不要玩你爺爺的老花鏡。 ”3分鐘後明明玩的就是老花鏡, 而且一不小心就把爺爺的老花鏡摔個粉碎。

奶奶向我諮詢道:“像這種存心跟你作對的孩子怎樣對付?”我說:“不是孩子存心跟你作對, 而是你給了孩子不恰當的暗示。 因為孩子這樣遠道而來, 腦子裡肯定在想一個問題:‘奶奶家有什麼好玩的呢?’你說千萬不要碰爺爺的老花鏡, 就等於你給他的回答是:花鏡好玩。

這位奶奶又問:“那該怎麼辦呢?”

我問她:“你給孩子準備了什麼東西呢?”

Advertisiment

奶奶說:“買了玩具汽車、好玩的積木和很多好吃的。 ”

我說, “當孩子一進門, 你不妨這樣對明明說:“寶貝‘看奶奶給你買了什麼啊?這個玩具汽車可漂亮了;這樣積木五顏六色, 可好玩了;這些好吃的, 奶奶從來沒吃過呢。 ’孩子一定會被這些東西所吸引, 他怎麼會想到你家還有老花鏡呢?”這位奶奶連連點頭說:“有道理!有道理!”

其實, 生活中, 像這位奶奶一樣, 許多的家長經常對孩子提出負向的告誡:

――“畫畫時不要亂塗一氣!”

――“今天到幼稚園不要和小朋友打架!”

――“中午吃飯時不要不好好吃!”

――“不要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

當家長提出這樣的告誡時, 孩子往往回答得很好。 但是一到幼稚園, 就會把家長的忠告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偏偏會做出家長不允許的行為:不讓亂動彩筆的,

Advertisiment
動了彩筆;不許打架的打了架;不要不好好吃飯的就不好好吃;不要拿別人東西的偏偏拿別人的東西等等。 而一旦這種情況出現, 家長就會惱火, 或者像這位奶奶一樣斷言孩子跟自己作對;或者認為孩子小小年紀就會說謊, 這還了得!

其實問題癥結不在孩子, 而在家長。 因為家長提出的是負向告誡, 在不知不覺中, 對孩子進行了消極的暗示。 與負向告誡相比, 正面的提示卻有著三大好處:

1. 有利於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負面告誡往往告訴孩子:“你不能做什麼。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感到:我這個不能, 那個也不能。 孩子就會較多地注意自己“不能”的一面。 這種感覺會使孩子變得自卑。

Advertisiment

正面提示往往會告訴孩子:“你能做什麼。 ”久而久之, 孩子會感到:我這個也能, 我那個也能。 孩子會較多地注意自己“能”的一面。 這種感覺使孩子更自信。

2. 有利於孩子的配合。

負面告誡是家長像個“長官”, 往往帶有訓斥、命令等意味, 使孩子很容易逆反, 配合程度也低。

3. 有利於孩子表現家長希望的行為。

負面告誡往往傳遞消極暗示。 而消極暗示的結果使孩子表現出家長不希望的行為。 就像例子中的明明一樣, 目的是告訴他不要玩爺爺的老花鏡, 結果他偏偏玩!

正面提示往往傳遞積極暗示。 而積極暗示的結果是使孩子表現出家長希望的行為。 有位家長以前老說孩子粗心, 諮詢後, 常誇孩子“你比以前細心了”, 結果, 孩子的細心表現漸漸地多了起來。

Advertisiment

因此, 家長應學會改變, 多用正面提示, 少用負面告誡。 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 正面期許。

即用“你會(能)如何如何”句型, 取代“你不要如何如何”句型。 把你想要孩子表現的用語描述出來。

如:

――“畫畫時你肯定會把顏色塗得很好!”

――“今天你一定和小朋友很要好!”

――“吃飯時你一定吃得最多!”

――“需要用小朋友的東西時, 你一定會跟別的小朋友說一聲!”

2. 正面要求。

變“變做什麼”為“做什麼”:

――“別不聽話”變成“一定會聽話的”。

――“別不講衛生”變成“飯前變後洗乾淨手”。

――“別在牆上亂畫”變成“把畫畫在畫板上”。

――“別把水槍放在床上”變成“把水槍放在玩具櫃裡”。

3. 要把希望的說出來, 不把不希望的掛在嘴上。

如:

應當說:“按時到幼稚園, 老師和小朋友都會喜歡你!”

Advertisiment

不要說:“遲到的話, 老師會批評你!”

應當說:“講禮貌, 別人會喜歡你!”

不要說:“不講禮貌, 別人都討厭你!”

應當說:“耐心一點, 你就會做好!”

不要說:“沒有耐心, 你什麼都做不好!”

應當說:“天天刷牙, 牙齒潔白又健康!”

不要說:“不刷牙的話, 會牙痛的!”

……

家長和孩子說話, 往往是習慣成自然。 要立刻改變, 會有一定的難度。 怎麼辦?想說再說是一個好辦法。 遇到事情, 家長要先想一想我該和孩子說什麼話, 然後再說出來。 也許開始感覺會不自然, 慢慢習慣了, 就會好。 而這樣的正面提示, 也會讓孩子更加健康成長。

家長應練的基本功:列舉希望關鍵字

應經常問問你自己, 看你希望孩子具有什麼樣的成功品質:是自信?是樂觀?是堅強……都統統羅列出來。 然後:

1. 使這些希望的關鍵字,頻繁你出現在你跟孩子日常的談話中。

2. 一周深入瞭解一個關鍵字。

以自信為例:

――查一一次字典,看看自信二字如何解釋。

――找一個自信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選一條自信的格言,貼在孩子的房間。

――說一句自信語,體會一下行動的感覺。

――做一個自信的動作,讓孩子一起做。

這“五個一工程”真的很簡單,只要你用心去做,那麼你成功的教育必定見效! 文/郭中平

然後:

1. 使這些希望的關鍵字,頻繁你出現在你跟孩子日常的談話中。

2. 一周深入瞭解一個關鍵字。

以自信為例:

――查一一次字典,看看自信二字如何解釋。

――找一個自信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選一條自信的格言,貼在孩子的房間。

――說一句自信語,體會一下行動的感覺。

――做一個自信的動作,讓孩子一起做。

這“五個一工程”真的很簡單,只要你用心去做,那麼你成功的教育必定見效! 文/郭中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