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如何把積極的、正面的心理導向輸入給孩子。
一個十歲的小女孩, 眼神暗淡, 精神頹廢, 絲毫看不出這個年齡應有的活潑與生機。 是什麼讓她變成現在這副死氣沉沉的模樣呢?小女孩說, 在她5歲時她媽媽說的一句話改變了她。
那時她特別愛跳舞, 也喜歡穿裙子。 有一次她想讓媽媽給她買一條公主裙, 不料媽媽輕蔑地瞟了她一眼說:“你看你那兩條粗腿, 難看死了, 還穿裙子?”從此以後, 她就變得極度自慚形穢了。 連最親的人都如此貶低自己, 自己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Advertisiment
大學校園裡活躍著這樣一個男孩, 他陽光樂觀, 健談幽默, 跟所有人都合得來。 但他卻是一個有異于常人的人——面部有一半都被深褐色的胎記所覆蓋。 他的一位同學實在難掩心中好奇, 問他:“你好像對你的臉一點都不在乎, 這是為什麼?”男孩哈哈一笑, 娓娓道來:“我從來不認為我的胎記是我見不得人的缺陷, 相反, 我為我的胎記而驕傲!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對我說, 上帝很喜歡我, 所以在我出生的時候就給我打上了這個印記, 好讓他記住我。 這個印記, 是上帝送給我的特別的禮物, 別人是沒有的哦!所以, 我為我的胎記而榮。 ”
以上兩個故事都是我多年前聽到的真實故事, 印象十分深刻。 父母的話,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
Advertisiment
越是年幼的孩子, 越容易受到家長或老師的影響。 因為在他們的眼裡, 家長與老師都是無所不能的“超人”, 他們的話當然都是對的。
例如, 有個朋友說她小時候第一次見茼蒿, 家長隨口說句:“這個菜味重, 小孩子是不愛吃的。 ”然後她就確信自己是不愛吃這種菜的, 一直到前幾年, 有一次嘗了一口想試試有多難吃, 沒想到卻從此愛上了茼蒿菜。 還有人因為小學音樂老師的一句評價“你根本就不是唱歌的料!”從此與唱歌絕緣。
因此, 為了不因自己的無心之語而傷害到孩子, 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在某些消極的話語不假思索地湧上心頭,
Advertisiment
當看到女兒在單腳跳、跳繩等方面沒有同齡孩子那麼靈活時, 我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她將來一定不是當運動員的料。 但我沒有把它說出口, 因為我能意識到這句話對孩子的“殺傷力”會有多大。 我當即進行了自我反駁:你這麼武斷的話要是被女兒聽到了, 會不會一下子澆滅她對運動的興趣?你怎麼能斷定她將來一定成不了運動員呢?即便她真的沒有運動天賦, 但勤能補拙, 讓她愛上運動也比從此遠離運動強得多啊!想開以後, 我把那個念頭永遠拋在了腦後, 取而代之的是, 我和她爸爸經常帶她做戶外運動,
Advertisiment
某日, 老公諄諄善誘地教導女兒:“你看, 你要是不好好學習, 你就上不了好學校, 上不了好學校就找不到好工作, 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街頭流浪……”
老公這話說的, 聽得我心都發毛。 “你說得太悲觀了, ”我打斷他的話, 解釋說:“孩子天然地就是向上成長的, 她從來都沒想過當流浪漢, 從沒有過這方面的意識。 但你卻反復地提及, 無異於是在暗示孩子朝你說的糟糕方面發展啊!”
我繼續說:“要表達同樣的意思, 你倒不如說得更積極些:‘如果你好好學習, 你就能上好的學校, 找到好的工作……’雖然這種話本身沒有多大意義, 但總比消極的說法強啊!”
Advertisiment
“嗯!你說得對, 我差點引導壞了孩子!”老公點點頭, 如夢方醒。
有時候, 我們下意識地就把一些負面的話說出口了, 卻想不到聽者聽後會有怎樣的感受。 記得有一次, 我要帶女兒出門, 天冷, 需要穿外套, 但女兒死活不肯。 我氣急敗壞, 一個念頭閃過腦海:你不穿, 好啊, 你就凍死算了!就在這句話將要脫口而出之際, 我忽然意識到:這不正是我媽媽曾經對我說過的話嗎?我還清楚地記得, 當初自己的內心有多難受!我不要我的女兒重蹈我的覆轍!想到這, 我生生把那句話咽了下去, 轉而採取更積極的方式——我不再強求她穿外套, 而是帶上外套出門, 當她感覺冷, 想穿衣服時, 再給她套上。
女兒在床上蹦躂著玩兒, 一不小心背部撞到了床沿上, 躺在床上哇哇哭起來。假如我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不哭不哭!誰讓你不小心呢?沒事,媽媽給你揉揉,一會兒就不疼了啊。”孩子很可能不會如你所願停止哭泣,反而可能哭鬧得更厲害,身體反應更激烈。
如果我接著惱羞成怒:“這孩子咋這麼矯情啊?真煩人!”那麼孩子所受到的心理傷害可能就更大了。因為孩子被扣上了“矯情”的大帽子,她就會認為自己不好,自卑的種子由此種下。家長否認孩子的感受,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是本能地想逃避孩子的情緒給自己帶來的不安感,卻沒想到會給孩子帶來消極影響。
怎麼辦呢?接納孩子的情緒感受,允許她哭。
我一邊輕輕地按揉她的背部,一邊輕聲地說:“你的背很疼,很疼,很疼……(說了約十幾次)”然後問她是怎樣的疼?
她說:“像針紮一樣疼。”
我一邊讓她仔細體會針紮的疼痛感覺,一邊說:“你的背像針紮一樣疼,像針紮一樣疼,疼……”(十幾遍)
過了一會,我問她感覺有多少針在紮?她說一根針、半根針那樣。
然後她說疼痛轉移了,一會左邊疼,一會右邊疼。我都按她說的疼痛部位一一去按揉。
她好奇地問我:“媽媽,為什麼疼痛跑來跑去的?”
我笑著說:“那是疼痛精靈在調皮搗蛋呢!它們跑來跑去,好轉移你的注意力啊。等它們玩夠了玩累了,自然就都跑掉啦。”
我問她:“你感覺是骨頭疼還是皮膚疼?”她說是皮膚疼。
我又問:“現在感覺怎麼疼呢,刺疼,酸疼還是脹疼?”
她說:“是酸疼。”
於是我一遍遍地重複:“你酸疼,你酸疼……”
我問:“你給疼痛打個分吧。10分是劇痛,0分是完全不痛。你給你現在的疼痛打幾分?”
她回答:“1分。”
我說:“哇,看來大部分疼痛精靈都跑走啦!還剩幾個捨不得離開你,還想逗留一會呢。”
過了一小會,她坐起來,輕鬆地說:“不疼了!我要刷牙洗腳睡覺啦。”
我笑了:“好啊,疼痛精靈都乖乖跑掉啦!”
家長擔心說出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更難受。其實相反,當聽到這些話時,孩子心裡會感到安慰,會感受到被理解後的釋然與安寧。
孩子生病了,父母難免著急上火,頻繁地問孩子喉嚨痛不痛,頻測體溫、頻觸額頭,擔心歎氣:“孩子怎麼會病成這樣!”“都怪我不好,沒照顧好孩子!”“這孩子就是體質差!”上述表現都是在強化孩子生病的感受,給孩子傳遞負能量,使孩子在忍受疾病痛苦的同時,還要忍受內心的煎熬:都是我不好,我不該生病,讓爸媽不開心…… 或者認定自己天生身體不好,愛生病。結果,孩子真的體弱多病了。
我則視孩子生病這樣的“壞事”為“好事”。比如,為了讓孩子少受些病痛的折磨,也為了減輕由此而來的自我焦慮,我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學習科學的家庭醫學保健知識與實務,這些知識儲備不僅對孩子,對我以及其他家人的健康都發揮了良好作用。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除此而外,借著孩子生病的契機,我還可以鍛煉她直面痛苦的堅強毅力,戰勝困苦的堅定信念,瞭解身體機能,感受生命的神奇與美好。這不也是好事嗎?
所以,在孩子生病期間,我總是微笑著面對她,媽媽的微笑給孩子莫大的力量;我傾聽她的痛苦表達;我栩栩如生地給她講關於人體的童話故事,強調她身體的免疫細胞一定能夠戰勝敵人,並如何一步步取得最後勝利。我這麼講不是空穴來風,我相信人體有自愈的功能,我相信女兒一定能好。
女兒聽得津津有味,聽得多了,也就認同了這一信念——我的免疫細胞無比強大,它們讓我反應更敏捷,身體更健康。她越相信這點,現實就越可能朝著這方面發展。事實也的確如此,女兒很少生病,即使偶爾生病了,也能很快痊癒。
一日,女兒的姑姑把一碗切好的鳳梨塊給四歲多的女兒吃。我伸手到碗裡要捏一塊來嘗,女兒急得搶過碗來,不許別人碰。
“你怎麼能不給媽媽吃呢?”姑姑不滿地責怪她說,“你真小氣!”
“媽媽!”女兒轉頭盯著我,撇著小嘴,委屈地說:“我不是小氣!”
我知道她不是小氣的孩子。她也不是不願意與媽媽分享。她只是擔心她的鳳梨塊被人吃光,而自己卻吃不到,因而產生了不安,本能地去護碗。
我笑著伸出手,溫和地問她:“你自己決定,你願意給媽媽幾塊呢?”女兒一聽,把碗放回桌子上,爽快地答:“五塊!”說著,依次將五個鳳梨塊送到我手裡。我吃完後又伸手說:“寶寶,你願意再給媽媽吃幾塊呀?”“三塊!”我接受了她的好意,忍不住笑了起來,對姑姑說:“你看,她幾乎把一多半的鳳梨都讓給我吃啦。你說她這叫小氣嗎?”姑姑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們太習慣於給人貼標籤了。當我們看不慣某個人的行為表現時,就通過貼標籤的方式直接否定那個人的全部。大人給孩子貼負面標籤的現象也很普遍。“負面標籤”是對孩子人格的否定,而人格是不能改變的,這樣,孩子天生向上的積極性就被打壓了,孩子發展的無限可能就被扼殺掉了。
例如:
“我的孩子太懶惰了!”
“你總是不能按我的吩咐把事情做好,簡直太愚蠢了!”
“我的孩子兩歲了,總是把東西撥拉到地上,無論我們怎麼勸都不行,他怎麼這麼反抗、不聽話?”
請您在給孩子下定義前,想一想,孩子是個懶惰的人,還是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孩子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表現得懶惰嗎?他有沒有勤快的時候?你的論斷是不是以偏概全了?
想一想,他是個愚蠢的孩子,還是他懂的事情與你不一樣?孩子只是有時做的事我們不理解,或者孩子能力有限而無法達到我們的要求,但不能因此用“愚蠢”來否定孩子整個人。
想一想,是孩子反抗我們,還是我們反抗了經由孩子內在精神指引的自我成長?孩子只是在做説明他認識世界的事情,是為了自我成長而必須要做的事情,但他不是一個反抗我們的不聽話的孩子。
我們可以說,你的某個“行為”是懶惰或愚蠢的表現,但不能說你是個“懶惰”“愚蠢”的“人”……甚至,我們就不該用“懶惰”“愚蠢”這樣消極的字眼。
從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作為家長,為了給孩子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就要努力做到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堅決不說傷害孩子的話,不貼負面標籤。從今天起,我們要當心去檢查自己的每個“念頭”,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暗示,把壞事轉化為好事。你的願有多大,實踐的力量就有多大。
躺在床上哇哇哭起來。假如我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不哭不哭!誰讓你不小心呢?沒事,媽媽給你揉揉,一會兒就不疼了啊。”孩子很可能不會如你所願停止哭泣,反而可能哭鬧得更厲害,身體反應更激烈。如果我接著惱羞成怒:“這孩子咋這麼矯情啊?真煩人!”那麼孩子所受到的心理傷害可能就更大了。因為孩子被扣上了“矯情”的大帽子,她就會認為自己不好,自卑的種子由此種下。家長否認孩子的感受,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是本能地想逃避孩子的情緒給自己帶來的不安感,卻沒想到會給孩子帶來消極影響。
怎麼辦呢?接納孩子的情緒感受,允許她哭。
我一邊輕輕地按揉她的背部,一邊輕聲地說:“你的背很疼,很疼,很疼……(說了約十幾次)”然後問她是怎樣的疼?
她說:“像針紮一樣疼。”
我一邊讓她仔細體會針紮的疼痛感覺,一邊說:“你的背像針紮一樣疼,像針紮一樣疼,疼……”(十幾遍)
過了一會,我問她感覺有多少針在紮?她說一根針、半根針那樣。
然後她說疼痛轉移了,一會左邊疼,一會右邊疼。我都按她說的疼痛部位一一去按揉。
她好奇地問我:“媽媽,為什麼疼痛跑來跑去的?”
我笑著說:“那是疼痛精靈在調皮搗蛋呢!它們跑來跑去,好轉移你的注意力啊。等它們玩夠了玩累了,自然就都跑掉啦。”
我問她:“你感覺是骨頭疼還是皮膚疼?”她說是皮膚疼。
我又問:“現在感覺怎麼疼呢,刺疼,酸疼還是脹疼?”
她說:“是酸疼。”
於是我一遍遍地重複:“你酸疼,你酸疼……”
我問:“你給疼痛打個分吧。10分是劇痛,0分是完全不痛。你給你現在的疼痛打幾分?”
她回答:“1分。”
我說:“哇,看來大部分疼痛精靈都跑走啦!還剩幾個捨不得離開你,還想逗留一會呢。”
過了一小會,她坐起來,輕鬆地說:“不疼了!我要刷牙洗腳睡覺啦。”
我笑了:“好啊,疼痛精靈都乖乖跑掉啦!”
家長擔心說出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更難受。其實相反,當聽到這些話時,孩子心裡會感到安慰,會感受到被理解後的釋然與安寧。
孩子生病了,父母難免著急上火,頻繁地問孩子喉嚨痛不痛,頻測體溫、頻觸額頭,擔心歎氣:“孩子怎麼會病成這樣!”“都怪我不好,沒照顧好孩子!”“這孩子就是體質差!”上述表現都是在強化孩子生病的感受,給孩子傳遞負能量,使孩子在忍受疾病痛苦的同時,還要忍受內心的煎熬:都是我不好,我不該生病,讓爸媽不開心…… 或者認定自己天生身體不好,愛生病。結果,孩子真的體弱多病了。
我則視孩子生病這樣的“壞事”為“好事”。比如,為了讓孩子少受些病痛的折磨,也為了減輕由此而來的自我焦慮,我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學習科學的家庭醫學保健知識與實務,這些知識儲備不僅對孩子,對我以及其他家人的健康都發揮了良好作用。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除此而外,借著孩子生病的契機,我還可以鍛煉她直面痛苦的堅強毅力,戰勝困苦的堅定信念,瞭解身體機能,感受生命的神奇與美好。這不也是好事嗎?
所以,在孩子生病期間,我總是微笑著面對她,媽媽的微笑給孩子莫大的力量;我傾聽她的痛苦表達;我栩栩如生地給她講關於人體的童話故事,強調她身體的免疫細胞一定能夠戰勝敵人,並如何一步步取得最後勝利。我這麼講不是空穴來風,我相信人體有自愈的功能,我相信女兒一定能好。
女兒聽得津津有味,聽得多了,也就認同了這一信念——我的免疫細胞無比強大,它們讓我反應更敏捷,身體更健康。她越相信這點,現實就越可能朝著這方面發展。事實也的確如此,女兒很少生病,即使偶爾生病了,也能很快痊癒。
一日,女兒的姑姑把一碗切好的鳳梨塊給四歲多的女兒吃。我伸手到碗裡要捏一塊來嘗,女兒急得搶過碗來,不許別人碰。
“你怎麼能不給媽媽吃呢?”姑姑不滿地責怪她說,“你真小氣!”
“媽媽!”女兒轉頭盯著我,撇著小嘴,委屈地說:“我不是小氣!”
我知道她不是小氣的孩子。她也不是不願意與媽媽分享。她只是擔心她的鳳梨塊被人吃光,而自己卻吃不到,因而產生了不安,本能地去護碗。
我笑著伸出手,溫和地問她:“你自己決定,你願意給媽媽幾塊呢?”女兒一聽,把碗放回桌子上,爽快地答:“五塊!”說著,依次將五個鳳梨塊送到我手裡。我吃完後又伸手說:“寶寶,你願意再給媽媽吃幾塊呀?”“三塊!”我接受了她的好意,忍不住笑了起來,對姑姑說:“你看,她幾乎把一多半的鳳梨都讓給我吃啦。你說她這叫小氣嗎?”姑姑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們太習慣於給人貼標籤了。當我們看不慣某個人的行為表現時,就通過貼標籤的方式直接否定那個人的全部。大人給孩子貼負面標籤的現象也很普遍。“負面標籤”是對孩子人格的否定,而人格是不能改變的,這樣,孩子天生向上的積極性就被打壓了,孩子發展的無限可能就被扼殺掉了。
例如:
“我的孩子太懶惰了!”
“你總是不能按我的吩咐把事情做好,簡直太愚蠢了!”
“我的孩子兩歲了,總是把東西撥拉到地上,無論我們怎麼勸都不行,他怎麼這麼反抗、不聽話?”
請您在給孩子下定義前,想一想,孩子是個懶惰的人,還是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孩子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表現得懶惰嗎?他有沒有勤快的時候?你的論斷是不是以偏概全了?
想一想,他是個愚蠢的孩子,還是他懂的事情與你不一樣?孩子只是有時做的事我們不理解,或者孩子能力有限而無法達到我們的要求,但不能因此用“愚蠢”來否定孩子整個人。
想一想,是孩子反抗我們,還是我們反抗了經由孩子內在精神指引的自我成長?孩子只是在做説明他認識世界的事情,是為了自我成長而必須要做的事情,但他不是一個反抗我們的不聽話的孩子。
我們可以說,你的某個“行為”是懶惰或愚蠢的表現,但不能說你是個“懶惰”“愚蠢”的“人”……甚至,我們就不該用“懶惰”“愚蠢”這樣消極的字眼。
從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作為家長,為了給孩子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就要努力做到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堅決不說傷害孩子的話,不貼負面標籤。從今天起,我們要當心去檢查自己的每個“念頭”,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暗示,把壞事轉化為好事。你的願有多大,實踐的力量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