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愛中含著長者的威嚴, 這幾乎是所有家長追求的理想境界。 但事實上呢?不少家長往往不經意中, 正在使自己的權威大大貶值——
在孩子面前,
你明顯感到自己說話的無力和蒼白,
甚至還會感到孩子有些不把你放在眼裡。
反思一下你不難發現,
可能正是以下做法使你在孩子眼裡失去了威嚴。
……
◆溺愛、遷就,
使權威失去了原則性
孩子正在看動畫片, 爸爸敲門, 媽媽讓孩子去開門, 孩子卻盯著電視不動彈, 媽媽懶得再叫, 就停下正在做的家務自己去開門。 這就等於告訴孩子:我的話你可以不聽, 而且不聽話還能使你得到好處——繼續看動畫片。
Advertisiment
◆頻頻施壓, 使權威失去可接受性
有些家長整天向孩子發送大量的指示, 孩子不照辦就跟孩子較勁兒, 沒完沒了地指責嘮叨, 一而再再而三, 孩子煩到極點, 當然要反抗。 家長這樣做的結果無異於主動地、有計劃地給孩子創造破壞家長權威的機會。
◆情緒化管理, 使權威失去穩定性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全看自己是否高興, 情緒好, 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可以一笑了之;情緒不佳,
Advertisiment
◆家長“內訌”, 使權威失去一致性
一個小男孩迷上美女畫片, 收集了兩大本, 男孩的爸爸覺得是個問題, 應嚴加禁止;媽媽卻認為孩子還小, 沒那麼嚴重, 不讓爸爸管。 孩子有了媽媽撐腰, 越來越放肆, 甚至無心向學。 這件事說明, 家長的教育思想不一致, 權威就會破碎, 失去完整和一致性。 一個家長要管, 另一個不讓管, 孩子就會鑽空子, 家長的權威就會落空。
Advertisiment
◆上樑不正, 使權威失去感召力
孩子敬佩家長, 用不著施加壓力, 孩子也願意聽從家長的指導。 這是最可靠的權威。 動不動就說:“我是你爸爸, 你不聽我的聽誰的?”這話沒水準。 要想提高人格的感召力, 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善良正直, 熱愛生活, 積極工作, 心理健康, 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 自己首先努力做到。
◆言而無信, 使權威失去信任基礎
家長說話一定要算數。 不能輕易對孩子許願而後又隨意食言, 比如送孩子禮物, 陪孩子看電影, 帶孩子旅遊, 等等, 這些都不能隨便說說, 一旦答應了孩子, 就必須兌現。 孩子的東西, 如果不讓家長動, 家長答應了就不要動;孩子的秘密家長答應了不告訴別人、不告訴老師,
Advertisiment
◆愛得太嚴, 使權威失去感情基礎
父母都愛孩子, 但如果你愛的方法不當, 孩子多會誤解。 如果家長經常批評、指責、嘮叨、連損帶挖苦地對待孩子, 甚至見錯就罰, 張口就罵, 舉手就打, 你稱之為“愛”, 孩子會把這些都理解成“愛”嗎?如果你的上級經常用類似的方法“愛”你, 你會心甘情願地服從他的權威嗎?教育孩子, 先讀懂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