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心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既要講科學性, 又要有藝術性。
一、營造氛圍, 提高認識
父母應該説明孩子認識到自己在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 其中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
1.認識到“應該做什麼”;
2.認識到“怎樣去做”;
3.能夠判斷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恰當。
把握了這三點, 方才算是認識到位。 例如, 家裡設宴, 打掃衛生, 房間整理得井井有條, 然後可以點撥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鋪上潔白的臺布, 佈置一些插花, 擺上新鮮的水果, 再噴灑些室內清潔劑。 這些事情做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二、創造條件, 學習規範
個人總是在社會扮演著一定的“角色”,
即使是兒童也不例外。
比如成人扮演著“父親(母親)”“領導”或者“職員”等等的角色,
而兒童則扮演著“兒子(女兒)”“學生”等等的角色。
任何“角色”的行為都應該對家庭負責,
對集體負責,
對社會負責的。
這就必須遵循一定的社會規範。
有的人“神經搭錯”,
就是違背了社會規範而出格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要創造條件,
加以引導。
如在家裡的陽臺上養些花草、擺只金魚缸、放些巴西小彩龜,
讓孩子定時澆水,
Advertisiment
三、適時激勵、塑造人格
有一父母分得了新房,
夫妻雙雙白天上班,
一下班就奔向新房搞裝飾,
忙得精疲力竭,
飯也顧不得吃。
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
看在眼裡“計”在心裡,
便搬出了學會的手藝——攤面餅。
做好之後,
拿著點心,
提著茶壺,
來到新房子慰勞父母。
夫婦倆望著油亮亮、金燦燦、香噴噴的面餅,
激動得熱淚盈眶,
津津有味地嚼著孩子攤的面餅,
品嘗著兒子情感智慧的溫馨。
望著面前的兒子。
父親伸出大手,
Advertisiment
父母善於捕捉時機,
及時適當的激勵,
是塑造孩子人格的有效機制。
激勵是人格的雕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