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數學活動是幼稚園數學教育的基本形式。 我們幼稚園使用的數學課程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集體數學內容, 目標也基本明確。 老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 應考慮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已有的經驗水準, 來制定合適的集體數學目標。 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要有目的地將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可能感興趣的問題引入教學環境, 即創設“遊戲情境”。 運用資訊技術, 可以有效再現幼兒喜歡或熟悉的場景, 營造生活化、趣味化的數學學習氛圍。
1. 有效設置不同場景的“遊戲情境”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對測量表示出關注, 尤其是大班的孩子, 一般來說都有過利用自然物進行測量的經驗, 也就是接觸過首尾相連的測量方法。 平時也會說到1尺、1米、1寸之類的長度, 但對於到底多長有很多孩子也不清楚。 所以我借助《一寸蟲》這本繪本, 根據我的教學需要進行了三個場景的畫面設置, 第一個場景是一寸蟲和知更鳥的畫面, 主要是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測量知更鳥的尾巴長度, 在交流基礎上感受新的測量方法測量知更鳥的尾巴。 第二個場景是一寸蟲和巨嘴鳥、蜂鳥、蒼鷺的畫面, 主要是引導幼兒用新方法測量它們某一部位的長度。 第三個場景是一寸蟲和夜鶯的畫面, 主要是啟發幼兒發散思考“聲音”的測量方法,
Advertisiment
運用資訊技術設置三個不同的場景, 不僅使幼兒輕鬆感受到文學作品的主要情節, 而且把我的教學目標有目的地滲透進去, 給了幼兒思維的空間, 巧妙地引發幼兒主動參與測量學習活動, 積累初步的長度概念。
2. 巧妙設置特定對象的“遊戲情境”
特定對象主要是借助幼兒感興趣的卡通角色或幼兒喜歡的事物形象, 引起幼兒對這個特定物件所面對或蘊含的“數問題”產生興趣。 例如, 大班集體數學活動《看圖列算式》, 我主要創設了“藍精靈樂園”的情境, 借助樂園中事物的數量變化, 引導幼兒看圖描述事物變化情節、數量關係、正確提問, 在此基礎上列出算式。 對幼兒來說不僅需要正確感知事物的數量還要敏銳發現數量的變化關係,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資訊技術的巧妙運用, 不僅讓孩子體驗到了看圖說數量的有趣, 而且可以有效完成預定的目標, 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探索操作”中的互補策略《綱要》解讀中提到:兒童應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 並且親自實踐, 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 使數學實踐活動成為數學認識發生與發展的基礎。 但在實踐幼稚園集體數學活動過程中, 就會發現, 有些真實的問題情景, 尤其是在農村, 不可能照搬到課堂讓幼兒探索操作, 資訊技術的出現剛好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如集體數學活動《蜘蛛和糖果店》,
Advertisiment
幼兒一般在探究後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但由於幼兒個體之間的一些差異,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感受、體驗、發現。運用資訊技術,可以將幼兒的操作結果或想法進行有效呈現,來分享交流和相互碰撞頭腦中的資訊,明晰所發現的事物之間的關係和特徵,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
首先,“分享型經驗”給予驗證顯示。
如在集體數學活動《找規律》中,在幼兒“經歷”兩種特徵材料進行有規律的項鍊串接後,我創設了交流環節。當幼兒說到某一種方法時,我就點擊課件顯示相應方法的項鍊,並出現相應的符號(AB、AAB、AABB……),讓感性的畫面與抽象的符號相結合,呈現不同的規律方法,在這樣的分享交流中幫助幼兒更好地積累相關數學經驗,體驗到了數學的有趣和有用。“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也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稚園數學教育目標價值之一的表述。
其次,“爭辯型經驗”給予梳理顯示。
例如在集體數學活動《6的組成》中,我運用兩種顏色的阿爾卑斯奶糖,讓幼兒裝一盒,要求除了正好6顆糖,還有兩種糖都需要有。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探索兩種口味的糖組合6的不同方法。爭辯之一結果:“到底有幾種方法呢?”有的幼兒說3種、有的說4種、有的說5種等。運用資訊技術,按一定順序有效顯示兩種口味的6顆糖畫面,每種方法的旁邊用數位記錄(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幫助幼兒很好地梳理了互補規律下的6組成。爭辯之二結果:“到底怎麼裝又省力又不漏掉任何一種方法呢?”經過探索、觀察、思考,發現了互補規律的方法除外還可以用交換規律的方法裝糖果,同樣運用資訊技術顯示交換規律的裝糖畫面和數位記錄(1和5、5和1,2和4、4和2,3和3)。有效運用資訊技術的顯示設定説明幼兒解決了爭辯,並很好地概括了6分成兩份的5種不同探索和思維結果。《綱要》中強調了:學習數學必須包含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它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
三、“交流碰撞”中的顯示策略幼兒一般在探究後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但由於幼兒個體之間的一些差異,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感受、體驗、發現。運用資訊技術,可以將幼兒的操作結果或想法進行有效呈現,來分享交流和相互碰撞頭腦中的資訊,明晰所發現的事物之間的關係和特徵,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
首先,“分享型經驗”給予驗證顯示。
如在集體數學活動《找規律》中,在幼兒“經歷”兩種特徵材料進行有規律的項鍊串接後,我創設了交流環節。當幼兒說到某一種方法時,我就點擊課件顯示相應方法的項鍊,並出現相應的符號(AB、AAB、AABB……),讓感性的畫面與抽象的符號相結合,呈現不同的規律方法,在這樣的分享交流中幫助幼兒更好地積累相關數學經驗,體驗到了數學的有趣和有用。“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也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稚園數學教育目標價值之一的表述。
其次,“爭辯型經驗”給予梳理顯示。
例如在集體數學活動《6的組成》中,我運用兩種顏色的阿爾卑斯奶糖,讓幼兒裝一盒,要求除了正好6顆糖,還有兩種糖都需要有。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探索兩種口味的糖組合6的不同方法。爭辯之一結果:“到底有幾種方法呢?”有的幼兒說3種、有的說4種、有的說5種等。運用資訊技術,按一定順序有效顯示兩種口味的6顆糖畫面,每種方法的旁邊用數位記錄(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幫助幼兒很好地梳理了互補規律下的6組成。爭辯之二結果:“到底怎麼裝又省力又不漏掉任何一種方法呢?”經過探索、觀察、思考,發現了互補規律的方法除外還可以用交換規律的方法裝糖果,同樣運用資訊技術顯示交換規律的裝糖畫面和數位記錄(1和5、5和1,2和4、4和2,3和3)。有效運用資訊技術的顯示設定説明幼兒解決了爭辯,並很好地概括了6分成兩份的5種不同探索和思維結果。《綱要》中強調了:學習數學必須包含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它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