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贏在起跑線上"一定就贏?

3歲的孩子學“經濟學”, 2歲的幼兒雙語交流, 1歲的寶寶伴著音樂學跳舞……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似乎正日漸成為時尚, 而近年來, 各種打著“開發寶寶潛能”、“絕不輸在起跑線上”旗號的早教中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孩子讀幼兒園之前就被送去上所謂的“早教班”更是不足為奇。 可是, 這些所謂的提前教育真的能實現家長的美好期望嗎?記者實地進行了調查。

現象:抱著孩子上早教班

一家早教機構的負責人介紹, 早教班從一開始只針對2歲半到6歲的孩子, 逐漸發展到剛出生的小嬰兒也教, 早教正逐漸呈現“初生兒化”。

Advertisiment
記者在南京某著名早教機構的0-1歲年齡段的班上看到, 有的家長甚至一邊喂奶一邊上課。 初生兒早教課程的熱捧, 使得各早教機構越來越在宣傳噱頭上花心思。 打著各種旗號的“幼兒精英教育”逐漸流行起來, 一兩歲的孩子就學習雙語交流, 連兒童高爾夫、幼兒瑜伽、兒童美式橄欖球等"舶來品"也開始現身國內早教領域。

但這種精英教育真的能造就一個個的“小精英”嗎?一位幼兒教育專家表示:“目前不少早教機構對家長有所誤導, 課程開發混亂, 體能的鍛煉、人際交往和人格發展的培養缺乏。 ”

原因:要贏在起跑線

據了解, 相比前幾年對早教的"懵懂"與"懷疑", 現在, 給3歲以下的寶寶報名上早教班已經越來越為年輕的家長所認可。

Advertisiment
這到底是何緣故?

相對于一些想借早教班給孩子找玩伴的家長, 更多的家長則是出于“望子成龍”的迫切愿望或“我的孩子不能比別人差”的攀比心理。 在外企工作的孫女士告訴記者, 她和老公都是白領, 收入不低, “身邊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參加了早教班, 我不能讓女兒落后于其他小孩, 便也給她報了。 ”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管向群教授認為, “望子成龍”的心態, 讓家長帶孩子上“早教班”的時候, 多少帶了些功利的思想。 因此, 對于“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中所謂的“起跑線”, 現在家長普遍認識片面。 "起跑線"應該指孩子的個性、品格、習慣等多方面, 并不僅僅指智力開發, 相反, 如果過早地就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壓力,

Advertisiment
使其產生逆反心理, 對他們的身心成長反而不利。

專家:家庭教育最重要

專家表示, 早期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 家長的觀念、態度、方法, 將對孩子產生最重要的影響。 因此, 家長應該重視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以及孩子的全面發展, 對孩子早期教育的心態不能帶有功利色彩, “揠苗助長”式的過度早教只會對孩子產生反作用。

淮陰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江應中教授指出, 在早期教育中, 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如何給孩子做好早期階段的家庭教育才是家長們所真正應該做的。 給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給他們以人格上的示范, 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和品質, 從育人角度出發, 給孩子一個健康的人生起點。

Advertisiment

本文相關推薦 有孩子一定要有做☆禁☆愛嗎 輸在起跑線上不等于輸 站在初二的起跑線上 贏在起跑線上演講稿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為了孩子一定要看... 對起跑線的看法 qqppxx.com起跑線 輸在起跑線 贏在終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