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赤足小寶“腳踏實地”更健康

許多媽媽都認為赤足是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為, 現在城市裡的寶寶誰還整天打個赤腳呢?其實赤足的寶寶腿部肌肉和神經更容易得到鍛煉, 因此他們發育得更健壯體質也較其它寶寶好。 媽媽們不妨讓寶寶也“光腳走一回”, 試一試這種傳說中的足部“健美操”吧。

人體足底穴位圖

日本14個城市及27個鄉村經近11年的實踐證明, 進行一段時間的赤腳訓練後, 82.7%以上的兒童體質明顯地增強, 食欲增大, 身高、體重增加較快, 大大地減少了扁平足的發病率, 感冒、氣管炎、胃腸炎發生率比不開展此項訓練的兒童少42.7%。

Advertisiment
為啥赤腳訓練對兒童的健康有著如此神秘的魔力呢?

首先, 腳是由骨骼、肌肉、肌腱、血管、神經等組成的運動器官。 雙腳共有66個穴位, 不少穴位與內臟器官, 特別是大腦都有連接神經反應點, 醫學上稱為足反射區。

寶寶經常赤腳活動, 可使腳底肌肉群反復受到摩擦, 有利於腳部以至全身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促進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的調節功能, 從而抗病能力增強, 體質健壯。

赤足活動能加快寶寶腦部的發育

寶寶經常赤腳活動, 能夠調節包括大腦在內的器官功能作用, 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給大腦充足的能量, 從而加快腦的發育, 提高大腦思維的靈敏度和記憶力。

赤腳運動對鍛煉踝關節的柔韌性很重要。 當踝關節柔韌性差時,

Advertisiment
人在運動時不穩, 極易跌倒, 走路也很容易感到疲累。

因此, 讓寶寶經常地赤腳行走, 使其稚嫩的足底直接受到泥土的摩擦, 一可增強足底肌肉和韌帶的力量, 二能擔高踝關節的柔韌性, 有利於預防扁平足和快步行走。

而且, 赤腳運動通過對腳部穴位的按摩, 能起到“健脾益胃消積、強心安神定志、補腎強骨明目、補髓益腦聰耳”等作用, 對於小兒的遺尿、腹瀉、便秘、疳積等疾病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 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寶寶來說, 他們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 腳部皮膚的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十分敏感。 如果整天穿著鞋子, 寶寶會感到很不舒服。

鞋子裡潮濕不透氣, 易繁殖病菌, 從而導致腳部軟組織炎症發生。

Advertisiment
而赤腳鍛煉恰恰避免了這個弊病, 不同程度地防治了足癬、雞眼和足部軟組織炎症等腳病。

同時, 讓寶寶細嫩的足底直接與泥土、砂石接觸, 不僅有益於足底皮膚和肌肉的發育、韌帶力量的增強, 且有助於促進足弓的形成。 因此, 赤腳運動可以說是腿部的“健美操”。

赤足是一種寓健康於娛樂之中的有益活動

所以媽媽們不妨常讓寶寶赤腳在草地上、院子裡、沙灘上、操場中、室內地面上行走嬉戲玩耍。 這樣既能滿足寶寶的玩心, 又鍛煉了寶寶的身體, 確實是一種“寓健康於娛樂之中”的有益活動。

但值得注意的是, 寶寶赤腳走路對於路面的要求很高, 不能有尖利物以及大顆粒硬物;最好選擇平坦乾淨的沙土路, 防止寶寶稚嫩的腳丫被劃傷。

Advertisiment
在野外草地上赤足走路應注意草叢中的昆蟲和草葉是否易造成寶寶皮膚過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