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出“月子”裡的飲食陋習

民間流傳著產後不能吃生冷或涼性食物, 認為蔬菜水果都是涼性的, 因此, 許多產婦在“坐月子”時不吃蔬菜水果。

陋習一:“坐月子”高蛋白多多益善

正確觀念:蛋白質充足不過量, 保證均衡營養。

通常認為, 產後氣血大虧, 需要大補大養, 因此主張“坐月子”應該吃得越多越好, 而且多是雞鴨魚肉蛋和甜食。 產褥期比平時多吃些魚禽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以補充優質蛋白質, 這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 蛋白質並非越多越好。 蛋白質過多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引起消化不良, 致使其他營養缺乏。 另外, 過量的食物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Advertisiment

走出“月子”裡的飲食陋習

陋習二:湯比肉有營養, 光喝湯不吃肉

正確觀念:肉比湯的營養更豐富, 湯和肉應一起吃。

雞、魚、肉湯等不僅味道鮮美, 還能刺激胃液分泌, 幫助消化, 但只喝湯不吃肉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因為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主要存在於肉中, 溶解在湯裡的只有少數, 肉比湯的營養要豐富得多。 肉和湯一起吃, 既保證獲得充足營養, 又能促進乳汁分泌。

陋習三:“坐月子”不能吃生冷蔬菜水果

正確觀念:攝入足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民間流傳著產後不能吃生冷或涼性食物, 認為蔬菜水果都是涼性的, 因此, 許多產婦在“坐月子”時不吃蔬菜水果。 其實,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 腹部肌肉鬆弛,

Advertisiment
加上臥床時間長, 運動量減少, 使得腸蠕動變慢, “排便肌”無力, 極容易發生便秘。 如果再禁食蔬菜水果, 不僅會引發便秘、痔瘡等疾病, 還會造成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缺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