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出產後增乳6大誤區

新媽媽都關心自己的新寶寶是否能吃飽, 所謂關心則亂正是這個意思。 產後, 很多媽媽因為擔心母乳量少, 不夠餵養寶寶而憂心忡忡。 其實, 只要方法得當, 絕大多數媽媽都有能力實現全母乳。

走出產後增乳6大誤區

誤區1:過分在意自己的母乳量

媽媽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 暫且忘掉煩惱, 把家務先扔在腦後, 充分地休養身體, 注意勞逸結合, 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 一定要對母乳餵養抱有充足的信心, 最好採取與寶寶同步休息法, 減少干擾。 媽媽精神上的振奮和愉悅會促使體內的催乳素水準增高,

Advertisiment
從而使奶水儘快增多。

誤區2:產後沒有及時開奶

儘管新媽媽產後身心疲憊, 乳☆禁☆房也不一定感到發脹, 但最好堅持在產後30分鐘即給寶寶開奶, 讓寶寶及早地吸吮乳☆禁☆房, 即使乳汁少, 也應該堅持讓寶寶吮吸。 初乳雖然看上去奶量不多, 但抗體等物質含量最高, 對寶寶今後幾個月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誤區3:過早添加配方奶粉或其它食品

如果寶寶有條件接受純母乳餵養, 則應避免添加配方奶粉或其他食物。 僅僅用奶瓶裝一點點的配方奶、果汁、開水或任何其他補充物來喂寶寶, 都會減少母乳餵養的時間, 干擾母乳的產生。 寶寶接受的非母乳食物越多, 第二天母乳的產量就越少。

誤區4:寶寶吸吮時間過短

導致母乳不足最常見的原因是寶寶吸吮的時間不夠長,

Advertisiment
而最好的下奶方法就是讓寶寶勤吸吮。 寶寶正確、有效的吸吮, 能促進媽媽的垂體分泌大量的泌乳素, 進而使乳☆禁☆房產生乳汁。 有些媽媽人為限制哺喂的次數, 或者每次哺喂時間過短等, 都會造成母乳產量的減少。

誤區5:哺乳姿勢不當

如果寶寶的銜乳姿勢不當, 也無法達到刺激母乳產生的效果。 哺乳的正確含接姿勢是:寶寶的下頜貼到乳☆禁☆房, 嘴張大, 下唇向外翻, 面頰鼓起呈圓形, 含住大部分的乳暈。 寶寶含入乳☆禁☆房越深, 就能獲取越多的乳汁。

誤區6:過早開始喝催奶湯

新媽媽分娩後的第一周內食物宜清淡, 應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質為主, 避免馬上進食豬蹄湯、鯽魚湯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

Advertisiment
會使初乳過分濃稠, 引起排乳不暢。

小編總結: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有營養的, 相信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母乳來餵養孩子, 要對自己有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