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父母認為競爭力就是“學習好”或”成績好”。 只要讀書, 性格孤僻無所謂, 對世界沒瞭解沒自己的評斷無所謂, 沒個人愛好, 沒社交和朋友更無所謂, 只要考上大學就會有競爭力, 人生就有了牢靠的依託。 其實, 這已經是落伍的育兒觀了。 一個孩子對未來追求的高或低、遠大或狹隘, 實在取決於在孩子的人生早期時父母所植入的各項“任務”是什麼?
我把上期做的關於競爭力的微訪談問答整理出來, 希望廣大家長能從根本上看清問題的主次, 不為了某個階段性的目標(高考), 而把孩子18年的成長歲月設為牢籠,
Advertisiment
第一部分:如何為未來做足準備?
問:現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能預測三五年後的狀況都是特別難了, 而小孩離成人還有十好幾年時間, 怎麼才能對未來做有效的預測?我覺得這是個超級難題。
答:我們能預測未來嗎?能為孩子準備好在未來社會中需要的各種競爭力嗎?想想我們自己, 在20歲時沒能預測到今天, 也就是那時的未知的“未來”, 那麼今天的我們為什麼能為我們的孩子預測出20年後的那個未來呢?然而, 未來總會來到, 孩子究竟需要擁有什麼樣素質、情懷、才能和體格才可能在新世界裡遊刃有餘呢?我想先介紹一下世界其他國家的部分案例。
美國:注重過程和能力
Advertisiment
2. 絕對尊重個體, 培養獨立意識和個性, 為建樹獨立思維的人打下基礎。
3. 情感教育, “對人友善是做人基本道理”, 用愛與寬容來保證孩子生活動力和活力。
4. 帶孩子走出去, 在有趣的活動中完成成長。
挪威:注重自然的影響, 在行動中學習
1. 孩子必修課不是學科知識, 而是學會在大自然中生存。 零下15度以上, 戶外活動風雨無阻。
2. 幼稚園配備自然活動器材, 如供孩子“摸爬滾打”沙坑。
3. 注重遊戲中隱性☆禁☆學習, 在輕鬆快樂的遊戲中學習。
4. 提供親近自然機會, 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意識。
日本:注重禮儀, 學習感恩和為人
1. 幼稚園學習重點是“學會笑眯眯和說謝謝!”
2. 運用佛教思想培養感恩之心,
Advertisiment
3. 生命教育, 通過生日活動讓孩子瞭解生命的由來, 讓孩子懂得尊重生命。
4. 禮儀教育貫穿始終。
從以上分處不同地域的3個國家來看, 孩子早期教育中基本已淡於知識性的直接灌輸和搶先灌輸, 相反大家都從本國的文化和傳統出發聚焦在孩子的最基本的為人素質和素養上, 為建樹一個健全的人格做早期的鋪墊。
如此不在乎知識的澆灌是為了什麼?這恰恰回答了本題的最本質:因為, 知識時時在變、時時需要變, 而人的綜合素質才是未來競爭力的起點和終點, 這份綜合素質的基石就必需是從兒時開始打造起來的。
第二部分:如何早教才有效?
問:現在孩子的附加教育實在是太多,
Advertisiment
答:6歲前早教, 知識學習不該排首位, 更重要學習應該是:
1. 運動技能, 涉及健康和身心發育, 是所有後續學習的基礎。
2. 性情和習慣, 開朗活潑的孩子勇於嘗試, 好習慣慢慢造就好性格。
3. 獨立能力, 粘媽媽孩子會比其他孩子更少更晚接受新事物。
所以, 我說最有效的早教就在家裡, 其它影響為輔。 家中的人文和素養環境不夠理想, 那麼這個早教的成敗也就很明顯了。
問:我家然然2歲了應該開始什麼教育呢?買小天才早教機或者雙語不用教可以了嗎?
答:你還是沒有聽明白, 2歲孩子的早教師是媽媽。
Advertisiment
問:提問:孩子九個月, 需要上早教班嗎?
答:對這個月齡最好不要定義為早教, 有了這概念父母就會變得“貪”, 會對孩子的表現有絕對標準, 會怨孩子沒學到沒進步, 會怨學校收費多得不償失。 其實, 也就是找點有益的活動讓孩子在一個新環境裡去感受, 這活動應該是孩子和家長一起在地上進行的, 可能會配上音樂。 現階段, 不求結果但求過程。
問:寶寶在幼稚園還需要報興趣班嗎?是不是太累了?
答:以興趣為主, 不要把興趣班看成是只求結果的一種學習。 我的孩子週末學習擊劍, 網球,游泳,打空手道,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所以有無比的熱情和堅持,還學會了按時間表來安排自己的週末活動。只要孩子喜歡的活動,他們就不會覺得累;只要父母不強求結果,孩子就會在做的過程中學有所得。父母心態偏差往往是錯誤的開始。
問:您好!我家9歲男孩,很有樂感也非常喜歡音樂,於是想讓他學樂器,他自身也是很希望學習的,但是覺得會佔用自己玩的時間,請問這種情況我應該如何權衡呢?
答:我小兒子突然很喜歡拉小提琴,我就買了一把很普通的小提琴當玩具給他玩了。現在他要求老師來教他了,去見了老師,結果發現老師還召集了其他幾位小朋友一起來上課,第一堂課完後,孩子都開心地說要來再玩。所以,要讓孩子不畏懼學習新的事物和技能,就是不要強調學習和玩之間的矛盾。學習方法得當,學習就如玩自己的興趣一樣。
問:我聽過一個最誇張的事情就是我們班一個小朋友在和我閒聊時說,他媽媽讓他星期一星期二學英語,星期三星期四學畫畫,星期五學珠心算,星期六學溜冰。。。我一聽,傻眼了,學前班就學這麼多。我當時只想說一句“這媽,太牛了……”
答:只要孩子有興趣和精力,其實多做沒什麼不好。只要媽媽不強求成績和結果。孩子的階段就是從感性的嘗試慢慢過渡到理性的選擇。誇張,是因為媽媽對每樣嘗試的結果有絕對值的要求。
問:你好,我女兒去年參加了幼兒美術的培訓,但一直不太好,每次畫得都特別慢,而且畫得也比較一般,這次又到了報名的時候,她還想繼續學,請問,我是報名呢還是不報?
答:不要用好壞來評斷孩子的學習過程。媽媽你放鬆,不求結果,讓孩子帶著你走吧。孩子是主人,媽媽是陪伴。不要顛倒了關係。
問:我是個教師己經退休,我一直也在研究早教。你現兒子幾歲,他現在在那裡上學!按我的經驗,早教對孩子肯定有競爭力!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成功,必須要挑選。要看孩子能否消化!當然更要有幼兒執教經驗!
答:越功利的早教其結果越悲慘。
問:每天進行胎教要進行多長時間?講故事和聽音樂對胎教有多大用處呢?
答:最好胎教就是:媽媽健康不生病+ 媽媽快樂不生氣+ 媽媽情趣豐富有追求。
問:丈夫自己不願意花精力好好教育寶寶,又不同意寶寶上早教,因為他的觀念還停留在:早教就是提早灌輸知識給寶寶的階段。該如何扭轉他這落後又錯誤的認識呢!
答:認真地花時間拉上你的老公和孩子多相處,多做學校不做的各類課外活動。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喜歡讀書,你自己要先捧書來讀;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喜歡音樂,你自己先要能夠聆聽音樂,孩子是在環境中學習,課堂只是環境的一小部分。父母就是那個環境的幕後推手。
問:很多孩子早教後變得壓力大,或不快樂,怎麼辦?
答:因為父母不明白早教的真正意義,所以走偏了。再讀一下我上邊提到的其他國家的經驗吧。讓自己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孩子才能真正成人,才能快樂學習。
另外,我還要強調一下過早將孩子的競爭力定義為學習成績的最大害處就是:孩子會逐漸喪失這個新鮮年齡應該有的本色:好奇,好動,好問,好想像;他們被強壓到一個模子裡,只關心做完讓大人可以滿足的事,只做大人安排的“任務”。然而這樣的好孩子被動學習久了,會不可控制地表現出厭學,甚至學業退步,所以許多父母會很吃驚地發現,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期成績卻一降再降。
第三部分:選擇超前教育還是素質教育?
問:身邊越來越多的孩子在超前學習,六年級的孩子都把初一的課程學完了。我始終不贊成這樣做,但也很糾結。請問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答:看是否是與年齡相適應的學習了,還有奧數應該是一項輔助學習,不能作為終極目標。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事。去年國內一位奧數冠軍考上了美國的一個極好寄宿高中,今年3月孩子主動要求退學,原因是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很可惜。有了不錯的專長,卻沒有應變和適應的能力。
問:我們家孩子上幼稚園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學,那開始上學以後人家孩子都會的東西她還要從頭學,相比就比別人要慢一些,那怎麼調節超前學習和讓孩子有快樂童年的這對矛盾呢?
答:孩子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只是知識學習,更要會理解和運用。如你能幫助孩子建立較強自理能力,那優勢會在入學後立即顯現出來,她會後來居上,得心應手;個性開朗的孩子討人喜歡,因此能有更多機會來展現自己來贏取機會;會溝通的孩子具有的能量更會超出期待,他會具有小小領袖的才能,可以在小集體中體會到強大的自信心。這些都是那幾十個超前學習得來的字或題不能取代的優勢。所以如果父母明白什麼才是優勢,就不要在乎別人做什麼,只要看清楚自己的育人目標。
問:黃老師好,在應試教育中,我們應該如何加入素質教育的成分?
答:找對的事來做。比如,我發現我的大兒子具有很好的幫助他人的願望和習慣,自從小學5年級開始我就鼓勵他去學校做各類學生俱樂部的組織工作,他組織過學生球賽,做過學校的菜園俱樂部的主席,自己種的蔬菜拿去學生食堂給師生享用,為校刊做記者,投稿介紹校園生活,去社區的繪畫中心做義工,為中心編寫策劃內刊,這樣4-5年下來很好地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和領導能力。最近他第一次參加了擊劍比賽,因為高大體格,教練讓他進入成人組比賽,他居然打到第八名,而讓我最高興的是教練給了他一個稱號“陽光少年”。在所有的素質裡我最看重“陽光”二字,因為那是綜合素質的集錦。
問:孩子今年要上小學了,據說很多孩子一上學就開始報英語班了,想問黃老師,有這必要嗎?
答:在未來世界裡,雙語肯定很重要。但每個家庭和孩子是不同的,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生活環境來配合。如果家庭沒有雙語環境,建議還是找到可以父母孩子共同分享的項目來做,比如一起上圍棋班,上游泳課,上繪畫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可以分享的學習環境,不要緊急打造,要慢養。而且過程裡要有父母,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有持續性的。
問:請問孩子出生後,父母應該側重于的教育什麼比較好?是想像力還是什麼?我指的是1-3歲,謝謝。
答:習慣,習性,愛心,獨立性。
問:我家寶貝今年已經三周歲了,現在他只關心玩,還未能主動學習或者被動的接受學習,甚至連1-10的數數都困難,應該怎麼進行教育呢?
答:孩子沒錯,媽媽你錯了。做個智慧的媽媽,就是明白如何在玩裡讓孩子來完成學習。讓孩子玩,你把學習植入玩中。
問:您好,請問怎樣培養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從哪些方面讓她在適應任何環境的同時,能夠減輕或者說改掉身上的特別敏感、膽小、獨立性差等等吧,一些剖腹產孩子的特性呢?謝謝您。
答: 讓她多交朋友,在熟悉的環境裡和喜歡的小朋友一起做她沒有做過的事情,慢慢她就會變得膽大,不害怕。素質和性格是日積月累地沉澱出來的。
問:我認為寶寶的童年時光非常珍貴,我希望寶寶該怎麼玩就怎麼玩,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順其自然的成長很好,成年人已經很累了不要讓童年那麼累。請問正確嗎?如果錯誤,那應該如何教育?
答:一半對一半錯。以孩子需要去安排是對的,但完全放任會有問題。父母的責任是護航,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幫孩子去發現自己,去尋找閃亮的事物,去潛移默化培養個性,比如愛心,耐心等。這些都需通過合適的活動和體驗慢慢建立。所以,這個有設計的“玩”與漫無目的的玩不是一回事啊。
問: 我也認可一個4-5歲孩子樹立健全的人格比填鴨式地學習書本知識來的重要,但等孩子從幼稚園出來後,又要讓他學會去適應小學的應試教育模式。你有好的方法來協調兩者的矛盾之處嗎?
答:父母做學校不做的事,讓孩子做學校裡不提供的活動。用寬容的心來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失誤,失敗和暫時的落後。人生是馬拉松,不是60米衝刺啊。
問:兒子五歲了,老不自信,不愛表現自已,現在上幼稚園老師反映也不好跟老師溝通,但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看著也挺瘋的啊,請問老師應如何教育及引導?謝謝
答:自信是個長期的積累,是鼓勵和讚美的結果。請多鼓勵孩子,多讚美孩子。不要讓他覺得時時處處都在犯錯。犯錯的不是結局,是學習的開始。
問:您剛才說的綜合素質培養,具體到我們做家長的能做些什麼呢?
答:擁有誠實守信的品格,一顆包容的愛心,學會對人、對事感恩,待人禮貌周到,尊重他人意見和想法,富有責任心,具有創造能力,溝通、交往能力,善於合作,善於傾聽,學會分享,樂觀心態面對挫折,良好的判斷能力。這些品質,能夠幫助孩子提高核心競爭力,做個有朋友愛,有同事幫,有上司欣賞,有家人依託的陽光新人類。
最後我想用以下這個問題來結束我的這篇文章。
問:對於到底孩子需要什麼,家長瞭解多少?
答:家長最大的問題是以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要為孩子做主,要“打造”他們成才。我的養育經驗恰恰相反,我的感受是:孩子是我的老師,我每天用學習的態度來與他們溝通,看他們出現了什麼變化,我要去做什麼才能讓他們從量變到質變?孩子成長需要自己慢慢“烹調”,自己“掌勺”,父母只是在一邊煽風點火罷了。 文/黃靜潔
網球,游泳,打空手道,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所以有無比的熱情和堅持,還學會了按時間表來安排自己的週末活動。只要孩子喜歡的活動,他們就不會覺得累;只要父母不強求結果,孩子就會在做的過程中學有所得。父母心態偏差往往是錯誤的開始。問:您好!我家9歲男孩,很有樂感也非常喜歡音樂,於是想讓他學樂器,他自身也是很希望學習的,但是覺得會佔用自己玩的時間,請問這種情況我應該如何權衡呢?
答:我小兒子突然很喜歡拉小提琴,我就買了一把很普通的小提琴當玩具給他玩了。現在他要求老師來教他了,去見了老師,結果發現老師還召集了其他幾位小朋友一起來上課,第一堂課完後,孩子都開心地說要來再玩。所以,要讓孩子不畏懼學習新的事物和技能,就是不要強調學習和玩之間的矛盾。學習方法得當,學習就如玩自己的興趣一樣。
問:我聽過一個最誇張的事情就是我們班一個小朋友在和我閒聊時說,他媽媽讓他星期一星期二學英語,星期三星期四學畫畫,星期五學珠心算,星期六學溜冰。。。我一聽,傻眼了,學前班就學這麼多。我當時只想說一句“這媽,太牛了……”
答:只要孩子有興趣和精力,其實多做沒什麼不好。只要媽媽不強求成績和結果。孩子的階段就是從感性的嘗試慢慢過渡到理性的選擇。誇張,是因為媽媽對每樣嘗試的結果有絕對值的要求。
問:你好,我女兒去年參加了幼兒美術的培訓,但一直不太好,每次畫得都特別慢,而且畫得也比較一般,這次又到了報名的時候,她還想繼續學,請問,我是報名呢還是不報?
答:不要用好壞來評斷孩子的學習過程。媽媽你放鬆,不求結果,讓孩子帶著你走吧。孩子是主人,媽媽是陪伴。不要顛倒了關係。
問:我是個教師己經退休,我一直也在研究早教。你現兒子幾歲,他現在在那裡上學!按我的經驗,早教對孩子肯定有競爭力!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成功,必須要挑選。要看孩子能否消化!當然更要有幼兒執教經驗!
答:越功利的早教其結果越悲慘。
問:每天進行胎教要進行多長時間?講故事和聽音樂對胎教有多大用處呢?
答:最好胎教就是:媽媽健康不生病+ 媽媽快樂不生氣+ 媽媽情趣豐富有追求。
問:丈夫自己不願意花精力好好教育寶寶,又不同意寶寶上早教,因為他的觀念還停留在:早教就是提早灌輸知識給寶寶的階段。該如何扭轉他這落後又錯誤的認識呢!
答:認真地花時間拉上你的老公和孩子多相處,多做學校不做的各類課外活動。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喜歡讀書,你自己要先捧書來讀;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喜歡音樂,你自己先要能夠聆聽音樂,孩子是在環境中學習,課堂只是環境的一小部分。父母就是那個環境的幕後推手。
問:很多孩子早教後變得壓力大,或不快樂,怎麼辦?
答:因為父母不明白早教的真正意義,所以走偏了。再讀一下我上邊提到的其他國家的經驗吧。讓自己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孩子才能真正成人,才能快樂學習。
另外,我還要強調一下過早將孩子的競爭力定義為學習成績的最大害處就是:孩子會逐漸喪失這個新鮮年齡應該有的本色:好奇,好動,好問,好想像;他們被強壓到一個模子裡,只關心做完讓大人可以滿足的事,只做大人安排的“任務”。然而這樣的好孩子被動學習久了,會不可控制地表現出厭學,甚至學業退步,所以許多父母會很吃驚地發現,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期成績卻一降再降。
第三部分:選擇超前教育還是素質教育?
問:身邊越來越多的孩子在超前學習,六年級的孩子都把初一的課程學完了。我始終不贊成這樣做,但也很糾結。請問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答:看是否是與年齡相適應的學習了,還有奧數應該是一項輔助學習,不能作為終極目標。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事。去年國內一位奧數冠軍考上了美國的一個極好寄宿高中,今年3月孩子主動要求退學,原因是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很可惜。有了不錯的專長,卻沒有應變和適應的能力。
問:我們家孩子上幼稚園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學,那開始上學以後人家孩子都會的東西她還要從頭學,相比就比別人要慢一些,那怎麼調節超前學習和讓孩子有快樂童年的這對矛盾呢?
答:孩子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只是知識學習,更要會理解和運用。如你能幫助孩子建立較強自理能力,那優勢會在入學後立即顯現出來,她會後來居上,得心應手;個性開朗的孩子討人喜歡,因此能有更多機會來展現自己來贏取機會;會溝通的孩子具有的能量更會超出期待,他會具有小小領袖的才能,可以在小集體中體會到強大的自信心。這些都是那幾十個超前學習得來的字或題不能取代的優勢。所以如果父母明白什麼才是優勢,就不要在乎別人做什麼,只要看清楚自己的育人目標。
問:黃老師好,在應試教育中,我們應該如何加入素質教育的成分?
答:找對的事來做。比如,我發現我的大兒子具有很好的幫助他人的願望和習慣,自從小學5年級開始我就鼓勵他去學校做各類學生俱樂部的組織工作,他組織過學生球賽,做過學校的菜園俱樂部的主席,自己種的蔬菜拿去學生食堂給師生享用,為校刊做記者,投稿介紹校園生活,去社區的繪畫中心做義工,為中心編寫策劃內刊,這樣4-5年下來很好地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和領導能力。最近他第一次參加了擊劍比賽,因為高大體格,教練讓他進入成人組比賽,他居然打到第八名,而讓我最高興的是教練給了他一個稱號“陽光少年”。在所有的素質裡我最看重“陽光”二字,因為那是綜合素質的集錦。
問:孩子今年要上小學了,據說很多孩子一上學就開始報英語班了,想問黃老師,有這必要嗎?
答:在未來世界裡,雙語肯定很重要。但每個家庭和孩子是不同的,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生活環境來配合。如果家庭沒有雙語環境,建議還是找到可以父母孩子共同分享的項目來做,比如一起上圍棋班,上游泳課,上繪畫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可以分享的學習環境,不要緊急打造,要慢養。而且過程裡要有父母,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有持續性的。
問:請問孩子出生後,父母應該側重于的教育什麼比較好?是想像力還是什麼?我指的是1-3歲,謝謝。
答:習慣,習性,愛心,獨立性。
問:我家寶貝今年已經三周歲了,現在他只關心玩,還未能主動學習或者被動的接受學習,甚至連1-10的數數都困難,應該怎麼進行教育呢?
答:孩子沒錯,媽媽你錯了。做個智慧的媽媽,就是明白如何在玩裡讓孩子來完成學習。讓孩子玩,你把學習植入玩中。
問:您好,請問怎樣培養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從哪些方面讓她在適應任何環境的同時,能夠減輕或者說改掉身上的特別敏感、膽小、獨立性差等等吧,一些剖腹產孩子的特性呢?謝謝您。
答: 讓她多交朋友,在熟悉的環境裡和喜歡的小朋友一起做她沒有做過的事情,慢慢她就會變得膽大,不害怕。素質和性格是日積月累地沉澱出來的。
問:我認為寶寶的童年時光非常珍貴,我希望寶寶該怎麼玩就怎麼玩,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順其自然的成長很好,成年人已經很累了不要讓童年那麼累。請問正確嗎?如果錯誤,那應該如何教育?
答:一半對一半錯。以孩子需要去安排是對的,但完全放任會有問題。父母的責任是護航,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幫孩子去發現自己,去尋找閃亮的事物,去潛移默化培養個性,比如愛心,耐心等。這些都需通過合適的活動和體驗慢慢建立。所以,這個有設計的“玩”與漫無目的的玩不是一回事啊。
問: 我也認可一個4-5歲孩子樹立健全的人格比填鴨式地學習書本知識來的重要,但等孩子從幼稚園出來後,又要讓他學會去適應小學的應試教育模式。你有好的方法來協調兩者的矛盾之處嗎?
答:父母做學校不做的事,讓孩子做學校裡不提供的活動。用寬容的心來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失誤,失敗和暫時的落後。人生是馬拉松,不是60米衝刺啊。
問:兒子五歲了,老不自信,不愛表現自已,現在上幼稚園老師反映也不好跟老師溝通,但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看著也挺瘋的啊,請問老師應如何教育及引導?謝謝
答:自信是個長期的積累,是鼓勵和讚美的結果。請多鼓勵孩子,多讚美孩子。不要讓他覺得時時處處都在犯錯。犯錯的不是結局,是學習的開始。
問:您剛才說的綜合素質培養,具體到我們做家長的能做些什麼呢?
答:擁有誠實守信的品格,一顆包容的愛心,學會對人、對事感恩,待人禮貌周到,尊重他人意見和想法,富有責任心,具有創造能力,溝通、交往能力,善於合作,善於傾聽,學會分享,樂觀心態面對挫折,良好的判斷能力。這些品質,能夠幫助孩子提高核心競爭力,做個有朋友愛,有同事幫,有上司欣賞,有家人依託的陽光新人類。
最後我想用以下這個問題來結束我的這篇文章。
問:對於到底孩子需要什麼,家長瞭解多少?
答:家長最大的問題是以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要為孩子做主,要“打造”他們成才。我的養育經驗恰恰相反,我的感受是:孩子是我的老師,我每天用學習的態度來與他們溝通,看他們出現了什麼變化,我要去做什麼才能讓他們從量變到質變?孩子成長需要自己慢慢“烹調”,自己“掌勺”,父母只是在一邊煽風點火罷了。 文/黃靜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