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前學習與開發智力不是一回事

有一次, 一對年輕夫婦找我進行家教諮詢。 他們的兒子從3歲學習英語, 到了6歲, 已經能流利地朗讀初中一年級的英語教材了, 問我下一步該怎麼辦?

我向他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是否想過, 小學3年級開始學英語課, 老師是從ABC教起的。 到時候, 你們的兒子會怎樣?”兩口子眉頭皺了起來。 我給他們分析了兩種可能:一種是孩子受到老師的重視,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小助手, 做全班學生學習英語的帶頭人。 孩子受到激勵, 鞏固所學英語知識, 進一步提高水準。 另一種是孩子表現自己會英語, 或者搭老師的話茬兒,

Advertisiment
或者不好好聽講, 老師可能批評他。 孩子在課堂上沒有了學英語的積極性, 情緒渙散, 紀律鬆弛, 反而出現了不良因素, 很有可能影響其他功課的學習。 我告訴家長, 目前不是加深學習英語課本知識的問題, 而是考慮以後如何跟小學英語教師配合, 防止出現不良因素的問題。

現在, 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 就是讓孩子提前學習課本知識。 有些學校, 辦學前班, 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課程, 家長配合積極, 有的家長利用寒暑假, 提前教(自己教或請家庭教師教)孩子下個學期要學習的課程。 家長認為這樣做, 可以發展孩子智力, 把學習搞得更好。 其實, 這是一種誤區, 這種做法, 大多數孩子知識學不好, 智力也難以得到真正的開發。

Advertisiment

學習知識與開發智力有密切關係, 但不是一回事。 我們在前邊講過, 智力是人的認知能力, 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的綜合。 一個正常的孩子, 在上小學時智力已經發展了全部智力的60%-70%(一說90%), 餘下的有待在小學、中學進一步開發。 學習知識的過程, 是智力活動的過程, 通過學習知識, 智力得到發展。 但學習知識不是發展智力的唯一途徑, 遊戲、勞動、文體活動、科技活動、人際交往等等都可以發展人的智力。 特別是有意識地訓練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 對開發孩子的智力非常有益。

那種超前讓孩子學習課本知識的做法, 在孩子第一次學習時, 可能有智力活動的積極性。 但第二次再學習時, 就會由於已經“相識”而減低學習興趣,

Advertisiment
智力活動不積極, 於是出現“炒知識夾生飯”的現象。 這樣往往知識學不好, 智力得不到發展, 還浪費了許多時間。

那麼, 可不可以提前讓孩子學些知識呢?回答是肯定的。 但不要只把目標定在學習課本知識上, 應該擴大孩子的知識背景, 廣泛接觸各方面的知識。 這樣, 對孩子學習課本知識有好處。

有的孩子, 某些科目基礎薄弱, 上課聽講有困難。 對這樣的孩子, 可以提前一段時間(也不宜過早)先請人(家長能做更好)給他講一講, 奠定能夠聽課的基礎, 一旦跟上進度, 就應該讓孩子自己預習了。

現在有的出版單位出版了一批優秀中小學教師講課的錄影帶, 如何使用這些錄影帶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Advertisiment
這些錄影帶是輔助性的教學工具, 不能完全依賴, 也不宜作為超前學習的工具。 還有的出版單位出版了與課本內容一致的超前訓練的書籍, 同樣不能盲目使用, 需要慎重思考怎樣使用才能有利智力開發和知識學習。 這些事情, 不妨找孩子的老師談談, 聽聽他們的意見。

總之, 家長要認識開發智力與知識學習的關係, 要重視真正意義上的智力開發, 不應熱衷於讓孩子超前學習課本知識。

應該指出, 上課前的預習, 不同於我們這裡說的超前學習課本知識, 預習是應該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