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實用!各階段寶寶提升EQ的遊戲攻略

培養寶寶情商的方式和途徑肯定不是唯一的, 但是找到一種輕鬆有效的方法一定是所有爸媽的心願。 寶寶的世界離不開遊戲, 那麼, 何不利用寶寶最喜歡的遊戲來提升情商呢?在這些蘊含著情商因數的遊戲中, 寶寶的情商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半歲前

遊戲1:聽一聽

聲音訓練的原則是:由強到弱, 由近至遠。

在寶寶出生的幾天後, 媽媽可以適時放一些輕柔的古典音樂。 再過一段時間後, 可以用能發出聲音的小玩具, 吸引寶寶的聽覺注意力。 先在寶寶能看到的地方擺弄發聲玩具,

Advertisiment
然後慢慢地左右移動, 吸引寶寶的目光。 當寶寶對聲音有了一定的響應後, 轉移到在寶寶身體旁側用玩具發出響聲;當寶寶的目光尋找時, 媽媽繼續弄出響聲;寶寶找到了聲源時, 媽媽給予確認。

也可以是媽媽呼喚寶寶的名字。 當媽媽與寶寶的目光相遇時, 繼續呼喚著寶寶, 走近寶寶, 親親寶寶。

當寶寶情緒較好時, 給他戴上會發出好聽聲音的小手鐲、小腳圈, 寶寶在自由活動時, 發出的聲音會引起他的好奇, 在尋找與發現的過程中, 刺激寶寶的感覺器官, 同時也促進了運動能力的發育。

提示:睡覺和吃奶前, 記得取下發出聲音的小物件。

遊戲2:看一看

在嬰兒床的上方懸掛讓寶寶視覺敏感的紅色玩具, 隔幾天要更換懸掛玩具的位置,

Advertisiment
避免造成斜視。 建議掛充氣玩具, 重量輕, 易掛得牢固。

媽媽抱著寶寶照鏡子, 指著鏡子裡的人教寶寶認:“這是寶寶, 這是媽媽。 ”並拉著寶寶的小手去指認。

在室內指認家庭成員及生活用品;也可以帶寶寶到有陽光的室外, 指認車輛、樹木、公園裡的運動器材及人等實物。 初步的條件反射建立後, 爸媽說出實物名稱, 寶寶會用目光或手指出。

做看遠方的練習。 拿一個物體吸引寶寶的目光, 然後帶動寶寶的目光移向遠方。 到室外, 引導寶寶指認遠處的行人、車輛、天上的風箏等。 目的是讓寶寶學會較長時間地注視和分辨遠處的東西。

提示:半歲前寶寶月齡小, 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 因此給出的遊戲多且短小。 只要爸媽理解遊戲的精髓,

Advertisiment
在生活裡留心, 處處時時都可以遊戲, 信手拈來。

6個月~1歲

遊戲1:情緒表情小操練

當寶寶淘氣不配合吃奶時, 媽媽誇張地做出生氣的表情, 告訴寶寶:“媽媽生氣了。 ”寶寶可能不理解。 當寶寶有類似的行為時, 媽媽就做出不高興的嚴厲的態度。 當寶寶行為改變時, 媽媽再變回不生氣的表情。

也可以逗引寶寶模仿生氣的表情, 當寶寶噘嘴做出生氣的樣子時, 媽媽趕緊哄寶寶不生氣, 親親、抱抱。 模仿能力強的寶寶很快就能學會這一招, 見媽媽“生氣”時, 會哄媽媽。

提示:媽媽要有意識地訓練寶寶對情緒的注意和觀察能力、交際能力與愉悅情感的體驗, 讓寶寶懂得識別他人的情緒表情, 調整自己的行為。

遊戲2:說再見

Advertisiment

媽媽把寶寶放到安全的地方, 告訴他, 媽媽去給他取東西, 讓他等著媽媽。 並特意瞅著寶寶的眼睛說“再見, 拜拜!”同時做手勢, 另一隻手舉起寶寶的小手做“再見”的動作。 回來時告訴寶寶:“媽媽回來了, 寶寶真乖!”抱抱親親寶寶。 有其他家庭成員在家時, 可以配合練習。 幾次練習後, 適當地延長回來的時間。

此遊戲的好處是:幫助寶寶理解“再見”的意義, 積累交往經驗, 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寶寶處理好分離情緒;培養寶寶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 與媽媽間建立健康的安全依賴關係, 為將來順利上幼稚園打好基礎。

提示:在生活中也要真正演練, 每天跟上班的爸爸道別。

1~

遊戲1:一起來數數

媽媽做寶寶期待的事情前, 告訴寶寶做事情需要時間。

Advertisiment
在等待的過程中, 媽媽和寶寶一起數“1、2、3”……當寶寶做到了, 記得肯定寶寶:“我的寶寶會等待了。 ”

寶寶自己做事情, 可能動作不熟練或不到位, 做得慢, 這時爸媽要鼓勵寶寶慢慢來, 接近尾聲時, 和寶寶一起倒著數數“10、9、8、7”……算是一起慶祝成功吧!

提示:此遊戲可以教會寶寶數數, 更主要的目的是延時滿足寶寶的欲望, 增加寶寶的控制能力, 對以後做情緒的小主人起到重要的作用。

遊戲2:請和媽媽一樣做

到寶寶入睡的時間時, 媽媽要保證室內的光線與環境適合睡眠。 如果寶寶不肯安靜下來, 媽媽不要籠統地勸“好好睡覺”, 而是要求寶寶跟媽媽媽一樣做:“小枕頭, 我來了。 躺上面, 閉上眼。 不說話, 不起來, 安安靜靜, 我睡了。 ”

吃飯時, 媽媽和寶寶各就各位, 媽媽邀請寶寶“請和媽媽一樣做”:“吃飯時,不亂走。吃一口,再吃一口。”

洗澡時,媽媽無法給寶寶做樣子了,此時可以選一個能放在水裡的小玩具做替代物,邀請寶寶“請你和他一樣做”:“小寶寶愛洗澡,洗洗頭,洗洗臉,洗前胸,洗後背,再洗大腿和小腳。小手呢?別忘了!哈哈!哈哈!你忘了,洗澡的時候洗著了……”大一些的寶寶可能會調皮地接後半部分“哈哈!哈哈!你忘了,洗澡的時候洗著了……”並且壞笑地看著媽媽。那麼恭喜你!你的寶寶懂得開玩笑了,有了一定的幽默能力,情商達到了一定的水準。

提示:此遊戲是給寶寶找示範榜樣,可以幫媽媽省不少力氣。尤其當媽媽覺得寶寶聽不懂話或不肯聽話時,可以親自給寶寶做個示範,這樣比單純地提要求、講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2~3歲

遊戲1:請你來做

這個階段的寶寶想擺脫媽媽的幫助,嘗試自己做事,很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媽媽要尊重寶寶的做事意願,放手讓寶寶做事,不妨順應地對寶寶說一句“請你來做”!

媽媽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做好安全防護,還要用寶寶能懂的語言說明做事要領,必要時做示範或帶著寶寶做練習;幫寶寶清除一些“攔路虎”,保持寶寶做事的欲望,讓他有成就感;為寶寶做好保駕護航的工作,遇到關鍵步驟時儘量做到不顯山不露水地幫一把;欣賞並尊重寶寶的勞動成果。

提示:此遊戲可以幫助寶寶養成勤快的好習慣,還能促進寶寶的理解能力、自信心和責任感。可延伸到生活裡寶寶喜愛的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動,如:打滑梯、洗襪子、擀餃子皮等。

遊戲2:交朋友

爸爸在家的話,媽媽邀請他一起來和寶寶做遊戲,三人都扮成輪流打滑梯的小朋友。滑梯可以選自家的一個沙發做替代物,坐到上面往下一滑,就算完成玩的過程。假定只有一個滑梯,要排隊輪流著玩。爸爸媽媽也做出很盼望卻守規則、耐心等待的樣子。

能邀請到小朋友一起玩最好,只是有些謹慎的寶寶需要觀察、熟悉了規則和玩法,有了安全感後,才敢與小朋友玩。

提示:此遊戲的好處是鼓勵寶寶與人相處,體驗到合作、分享和與人交往的樂趣。既可以教會寶寶團結合作,又可以讓寶寶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

對於3歲前沒有建立物權意識的寶寶,不主張分享,以免寶寶以後分不清自己或他人的物品,後果可能會不知道經管自己的東西,也會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混淆“你的、我的”的概念。

3~4歲

遊戲1:當寶寶情緒嚮導

媽媽與寶寶重現一段憤怒的生活片斷,可以是寶寶經歷的,也可以是媽媽和寶寶一起看到的場景,和寶寶一起分析憤怒造成的後果。

邀請寶寶重新改寫後果。具體行動步驟是:先說感覺,例如,我很生氣,我想哭,我想打人,我想打滾等寶寶真實的想法;再引導寶寶說要求:我很想要……經過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提出要求,寶寶的負面情緒得到緩解,衝動情緒得到降溫;最後,爸媽再與寶寶協商解決問題的辦法。

提示:此遊戲的好處是,讓寶寶學會掌握自己的負面情緒。憤怒是很容易讓人失去理性的一種情緒,一旦寶寶能掌控情緒,將受益終生。

遊戲2:我能行!我再來!

媽媽做事情時不妨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沒做好時,告訴自己:我再來!當寶寶在身邊時,一定要把對自己的積極暗示說出來,也算是親子共同成長吧!

媽媽留心找來低於寶寶做事能力的事情,寶寶完成後,為他喝彩。再為有了一定信心的寶寶選擇稍有難度或沒有信心做好的事情,因為有爸媽的榜樣在先,做事情的時候寶寶會鼓勵自己:我能行!遇到困難時,媽媽和寶寶想辦法,在協助寶寶的同時,和寶寶一起大聲說:我再來!

提示:此遊戲會讓寶寶學會激勵自己,調動積極的情緒,面對困難時積極應對,將會擁有強大的內心世界。

4~5歲

遊戲1:情緒卡片

準備一些寫有情緒詞彙的卡片,比如:快樂,生氣,害怕,難過,悲傷,喜歡,討厭等,也可以在上面畫出相應的表情,根據個人能力設計。媽媽和寶寶把卡片分成兩份,像打撲克一樣,出一張卡片時,對方做出相應的表情。寶寶不理解時,媽媽給寶寶解釋何種時候會有這樣的情緒,並親自示範。

將卡片放在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在生活中遇到有關的表情時,及時拿來解讀。比如:媽媽想給寶寶提意見時,可以拿“失望”來說事:“這是我現在的心情。”或者遇到電視、電影裡的情節時,問寶寶拿哪張卡片定位當下的情緒比較合適;或者觀察寶寶的情緒變化,遊戲即時進行。

提示:此遊戲在增強寶寶的情緒詞彙量的同時,也教會了寶寶細緻地覺察自己的情緒,只有善於覺察自己情緒的人,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調動積極的情緒。同時,較能準確地給他人情緒定位,理解他人,做好溝通這件事將不再有難度。

遊戲2:請你選擇

讀哪篇故事?穿哪件衣服?寶寶小屋裡的東西怎麼擺放?這些都是可以由寶寶決定的事情,媽媽可不要擅自做主哦。建議媽媽給寶寶選擇的機會,真誠地對寶寶說“請你選擇”。

如果寶寶怕選擇不好,媽媽就先做寶寶的小參謀,把事情利弊講清楚,最終選擇權給寶寶。

如果寶寶選擇後又後悔了,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安慰寶寶,理解寶寶當初選擇的想法,鼓勵寶寶繼續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受他人情緒所左右。

如果寶寶選擇得對,記得請寶寶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告訴寶寶:“媽媽要向寶寶學習,你一定要不保留喲!”無論選擇出現了怎麼樣的結果,媽媽都不要說抱怨寶寶不會選、選錯了等否定的話。

家裡的一些事情也可以讓寶寶參與,採納寶寶提出的有價值的意見,賦予寶寶成就感和責任感。

提示:此遊戲看似表面上給了寶寶自由選擇的權力,實質上培養的是寶寶的主見與自信。提高的不僅僅是情商指數,還有寶寶思維的邏輯性。

5~6歲

遊戲1:會提問,多提問

遇到需要寶寶瞭解的事情時,爸媽可以對寶寶進行提問,引導寶寶思考問題,這是培養情商的好機會。發生在寶寶身上的事情;發生在別的寶寶身上的事情,等等,都可以問問寶寶的看法,跟寶寶平等交流、溝通,進行正面引導。也可以共同閱讀適合寶寶年齡段的文章,就文章內容向寶寶提問,檢驗寶寶的理解能力。如果有難度,改換內容簡單一些的小故事。

在寶寶沒養成愛提問、會提問之前,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練習互相提問。對於寶寶的問題要認真對待,哪怕問題很簡單。對提得好的問題,及時肯定寶寶在動腦思考。講解答案時,要用寶寶能理解的語言,同時將自己的思考方式按步驟講解出來,説明慢慢地讓思維條理化,形成寶寶自己的、可以掌握的思維方式,這是情商引導的較高境界。當然,媽媽遇到答不出來的問題,也要誠實地說出來,承諾以後會尋找答案。誠實、守信也是情商教育的一項內容。

提示:此遊戲可以增強寶寶的理解能力,為將來成為一名小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遊戲2:輸得起

有的寶寶緊張比賽,怕輸;有的寶寶輸了就哭鬧,或者耍賴,要重新來,直至他羸。

媽媽可以與寶寶玩有關輸贏的遊戲。事先講好遊戲規則,其中包括對待輸贏的態度:贏了要有氣度,不許氣勢淩人;輸了不能輸風度。例如玩撲克,可以多給寶寶考慮出牌的時間,誇獎寶寶不盲目出牌,但不許寶寶悔牌,原則是想好再出,牌落無悔。如果寶寶贏了,替寶寶分析贏的原因;輸了的話,也要幫寶寶找出原因,哪張牌出錯了,如果換成另一種出法贏的可能性會較大。總之,重視比賽過程中的努力程度,不重輸贏結果。

提示:此遊戲會幫助寶寶建立重視努力過程、輕比賽結果的好心態,擁有樂於學習的心情。

上面幾款提高寶寶情商的遊戲,雖然是按照年齡與發育特點而設計的,但在玩的時候,不必拘泥于具體年齡段,可以在理解和掌握遊戲的實質內容後,靈活改變和運用。

媽媽邀請寶寶“請和媽媽一樣做”:“吃飯時,不亂走。吃一口,再吃一口。”

洗澡時,媽媽無法給寶寶做樣子了,此時可以選一個能放在水裡的小玩具做替代物,邀請寶寶“請你和他一樣做”:“小寶寶愛洗澡,洗洗頭,洗洗臉,洗前胸,洗後背,再洗大腿和小腳。小手呢?別忘了!哈哈!哈哈!你忘了,洗澡的時候洗著了……”大一些的寶寶可能會調皮地接後半部分“哈哈!哈哈!你忘了,洗澡的時候洗著了……”並且壞笑地看著媽媽。那麼恭喜你!你的寶寶懂得開玩笑了,有了一定的幽默能力,情商達到了一定的水準。

提示:此遊戲是給寶寶找示範榜樣,可以幫媽媽省不少力氣。尤其當媽媽覺得寶寶聽不懂話或不肯聽話時,可以親自給寶寶做個示範,這樣比單純地提要求、講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2~3歲

遊戲1:請你來做

這個階段的寶寶想擺脫媽媽的幫助,嘗試自己做事,很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媽媽要尊重寶寶的做事意願,放手讓寶寶做事,不妨順應地對寶寶說一句“請你來做”!

媽媽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做好安全防護,還要用寶寶能懂的語言說明做事要領,必要時做示範或帶著寶寶做練習;幫寶寶清除一些“攔路虎”,保持寶寶做事的欲望,讓他有成就感;為寶寶做好保駕護航的工作,遇到關鍵步驟時儘量做到不顯山不露水地幫一把;欣賞並尊重寶寶的勞動成果。

提示:此遊戲可以幫助寶寶養成勤快的好習慣,還能促進寶寶的理解能力、自信心和責任感。可延伸到生活裡寶寶喜愛的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動,如:打滑梯、洗襪子、擀餃子皮等。

遊戲2:交朋友

爸爸在家的話,媽媽邀請他一起來和寶寶做遊戲,三人都扮成輪流打滑梯的小朋友。滑梯可以選自家的一個沙發做替代物,坐到上面往下一滑,就算完成玩的過程。假定只有一個滑梯,要排隊輪流著玩。爸爸媽媽也做出很盼望卻守規則、耐心等待的樣子。

能邀請到小朋友一起玩最好,只是有些謹慎的寶寶需要觀察、熟悉了規則和玩法,有了安全感後,才敢與小朋友玩。

提示:此遊戲的好處是鼓勵寶寶與人相處,體驗到合作、分享和與人交往的樂趣。既可以教會寶寶團結合作,又可以讓寶寶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

對於3歲前沒有建立物權意識的寶寶,不主張分享,以免寶寶以後分不清自己或他人的物品,後果可能會不知道經管自己的東西,也會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混淆“你的、我的”的概念。

3~4歲

遊戲1:當寶寶情緒嚮導

媽媽與寶寶重現一段憤怒的生活片斷,可以是寶寶經歷的,也可以是媽媽和寶寶一起看到的場景,和寶寶一起分析憤怒造成的後果。

邀請寶寶重新改寫後果。具體行動步驟是:先說感覺,例如,我很生氣,我想哭,我想打人,我想打滾等寶寶真實的想法;再引導寶寶說要求:我很想要……經過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提出要求,寶寶的負面情緒得到緩解,衝動情緒得到降溫;最後,爸媽再與寶寶協商解決問題的辦法。

提示:此遊戲的好處是,讓寶寶學會掌握自己的負面情緒。憤怒是很容易讓人失去理性的一種情緒,一旦寶寶能掌控情緒,將受益終生。

遊戲2:我能行!我再來!

媽媽做事情時不妨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沒做好時,告訴自己:我再來!當寶寶在身邊時,一定要把對自己的積極暗示說出來,也算是親子共同成長吧!

媽媽留心找來低於寶寶做事能力的事情,寶寶完成後,為他喝彩。再為有了一定信心的寶寶選擇稍有難度或沒有信心做好的事情,因為有爸媽的榜樣在先,做事情的時候寶寶會鼓勵自己:我能行!遇到困難時,媽媽和寶寶想辦法,在協助寶寶的同時,和寶寶一起大聲說:我再來!

提示:此遊戲會讓寶寶學會激勵自己,調動積極的情緒,面對困難時積極應對,將會擁有強大的內心世界。

4~5歲

遊戲1:情緒卡片

準備一些寫有情緒詞彙的卡片,比如:快樂,生氣,害怕,難過,悲傷,喜歡,討厭等,也可以在上面畫出相應的表情,根據個人能力設計。媽媽和寶寶把卡片分成兩份,像打撲克一樣,出一張卡片時,對方做出相應的表情。寶寶不理解時,媽媽給寶寶解釋何種時候會有這樣的情緒,並親自示範。

將卡片放在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在生活中遇到有關的表情時,及時拿來解讀。比如:媽媽想給寶寶提意見時,可以拿“失望”來說事:“這是我現在的心情。”或者遇到電視、電影裡的情節時,問寶寶拿哪張卡片定位當下的情緒比較合適;或者觀察寶寶的情緒變化,遊戲即時進行。

提示:此遊戲在增強寶寶的情緒詞彙量的同時,也教會了寶寶細緻地覺察自己的情緒,只有善於覺察自己情緒的人,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調動積極的情緒。同時,較能準確地給他人情緒定位,理解他人,做好溝通這件事將不再有難度。

遊戲2:請你選擇

讀哪篇故事?穿哪件衣服?寶寶小屋裡的東西怎麼擺放?這些都是可以由寶寶決定的事情,媽媽可不要擅自做主哦。建議媽媽給寶寶選擇的機會,真誠地對寶寶說“請你選擇”。

如果寶寶怕選擇不好,媽媽就先做寶寶的小參謀,把事情利弊講清楚,最終選擇權給寶寶。

如果寶寶選擇後又後悔了,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安慰寶寶,理解寶寶當初選擇的想法,鼓勵寶寶繼續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受他人情緒所左右。

如果寶寶選擇得對,記得請寶寶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告訴寶寶:“媽媽要向寶寶學習,你一定要不保留喲!”無論選擇出現了怎麼樣的結果,媽媽都不要說抱怨寶寶不會選、選錯了等否定的話。

家裡的一些事情也可以讓寶寶參與,採納寶寶提出的有價值的意見,賦予寶寶成就感和責任感。

提示:此遊戲看似表面上給了寶寶自由選擇的權力,實質上培養的是寶寶的主見與自信。提高的不僅僅是情商指數,還有寶寶思維的邏輯性。

5~6歲

遊戲1:會提問,多提問

遇到需要寶寶瞭解的事情時,爸媽可以對寶寶進行提問,引導寶寶思考問題,這是培養情商的好機會。發生在寶寶身上的事情;發生在別的寶寶身上的事情,等等,都可以問問寶寶的看法,跟寶寶平等交流、溝通,進行正面引導。也可以共同閱讀適合寶寶年齡段的文章,就文章內容向寶寶提問,檢驗寶寶的理解能力。如果有難度,改換內容簡單一些的小故事。

在寶寶沒養成愛提問、會提問之前,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練習互相提問。對於寶寶的問題要認真對待,哪怕問題很簡單。對提得好的問題,及時肯定寶寶在動腦思考。講解答案時,要用寶寶能理解的語言,同時將自己的思考方式按步驟講解出來,説明慢慢地讓思維條理化,形成寶寶自己的、可以掌握的思維方式,這是情商引導的較高境界。當然,媽媽遇到答不出來的問題,也要誠實地說出來,承諾以後會尋找答案。誠實、守信也是情商教育的一項內容。

提示:此遊戲可以增強寶寶的理解能力,為將來成為一名小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遊戲2:輸得起

有的寶寶緊張比賽,怕輸;有的寶寶輸了就哭鬧,或者耍賴,要重新來,直至他羸。

媽媽可以與寶寶玩有關輸贏的遊戲。事先講好遊戲規則,其中包括對待輸贏的態度:贏了要有氣度,不許氣勢淩人;輸了不能輸風度。例如玩撲克,可以多給寶寶考慮出牌的時間,誇獎寶寶不盲目出牌,但不許寶寶悔牌,原則是想好再出,牌落無悔。如果寶寶贏了,替寶寶分析贏的原因;輸了的話,也要幫寶寶找出原因,哪張牌出錯了,如果換成另一種出法贏的可能性會較大。總之,重視比賽過程中的努力程度,不重輸贏結果。

提示:此遊戲會幫助寶寶建立重視努力過程、輕比賽結果的好心態,擁有樂於學習的心情。

上面幾款提高寶寶情商的遊戲,雖然是按照年齡與發育特點而設計的,但在玩的時候,不必拘泥于具體年齡段,可以在理解和掌握遊戲的實質內容後,靈活改變和運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