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跟寶寶說話用什麼語言最合適?

寶寶牙牙學語到真正學會講話, 需要家長不斷的跟寶寶進行語言交流才能實現, 簡單來說, 就是家長要多跟寶寶說話。 但是, 你知道嗎, 你跟寶寶說話的形式會影響寶寶學說話哦。 用怎樣的語言跟寶寶說話才好呢?一項網上資料顯示:

36.5%的媽媽經常和寶寶說兒化語;

58.1%的媽媽基本上使用標準語跟寶寶說話;

5.4%的媽媽原先用兒化語, 後來改為標準語了。

對於不同的語言跟寶寶交流, 媽媽們的不同觀點

妞妞媽:該說什麼說什麼, 開始就沒當她是寶寶, 這樣教育非常有利, 寶寶口齒清晰, 理解力特別強。

sjtyz:其實,

Advertisiment
標準語言寶寶能聽懂, 太懂了。 丫頭一開始說話, 都是直接說標準的了。

專家點評:用成人標準語跟寶寶交流確實有助於寶寶語言、認知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 但是成人型規範言語畢竟是適合成人的, 使用規範言語和寶寶交流, 會發生交流困難, 寶寶聽不懂成人話語的現象。

guoguoohao:老公喜歡用兒化語和疊詞, 他覺得那樣親切。

Laimashige:太小的寶寶接受能力不那麼強, 剛開始, 只能是重複地說單音節字, 好讓他記憶。 還有啊, 媽媽有種天生的習慣, 就是一對自己的寶寶說話, 語氣就嗲得不得了, 這個, 實在是沒法控制啊!

專家點評:成人用兒化語和嬰幼兒說話時, 語速緩慢而清晰, 用詞簡單、兒化, 它是説明嬰幼兒理解成人語言的仲介。 成人在跟寶寶說話時,

Advertisiment
會自動調整到兒化語, 任何父母不經學習都天然會使用兒化語跟寶寶對話。 而家長不自覺地跟隨寶寶一起說兒化語, 則是因為父母認為寶寶太小, 聽不碴或不理解自己的話, 所以盡可能地用“飯飯、笛笛”等兒化語來同寶寶交流。

寶寶說兒化語, 是語言能力低的表現, 是幼兒語言發育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階段。 寶寶喜歡說重疊的字音, 或者用象聲詞代替事物的名稱, 是因為兒重的大腦發育尚不成熟, 發音器官還缺乏鍛煉的緣故。 重複前一個音, 屬於同一音節, 統一聲調, 不用費力, 容易發出。 如果發出不同的兩、三個音節, 發音器官的部位(舌、唇等)就要做相應的變化, 這對於剛學說話的寶寶來說, 還是比較困難的。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