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跟母乳餵養誤區SayGoodbye

母乳餵養經濟又環保, 不但能解決寶寶的溫飽問題, 還能降低孩子的過敏症, 提高孩子的身體免疫力, 是嬰兒最好的營養食糧。 而且對媽媽產後身體的恢復也是大有益處的。 但是堅持母乳餵養是一條艱辛的道路, 過程估計會碰到很多令你困惑的問題, 甚至可能與自己的觀點背道而馳的。

Advertisiment

下面是一位元母乳媽媽根據自己的切身經歷總結的, 關於母乳餵養新手媽咪常見的一些誤區:

1、大便次數多不一定是拉稀。

吃母乳的寶寶在第一個月內大便次數可能一天多達三四次甚至五六次, 而且也比較爛, 不要急忙認定寶寶拉稀了, 通常情況下, 是因為母乳含有通便因數, 導致寶寶大便增多, 其次是因為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 經常“有吃就有拉”, 甚至是“邊吃邊拉”。 另外, 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幹且成形, 但這不能說明寶寶的大便是“正常”的, 反而可能是配方奶導致了寶寶有點便秘。

Advertisiment

2、 孩子吃奶時哭, 並不一定是沒奶。

孩子吃奶時哭, 可能確實缺奶, 孩子在猛長時期可能會出現短暫的缺奶情況, 但只要讓孩子多吸, 很快就會調整到合適狀態。 但這不是孩子吃奶哭的唯一原因, 還有可能是孩子吃奶中途被尿等事情中斷, 但母親又忘記了繼續哺乳;哺乳姿勢不對, 孩子吸奶覺得辛苦;吃奶後時產生尿意或便意, 但不會表達, 只好哭;因為吃奶費力, 全身發熱, 被包裹太多感覺不適等等。 媽媽可以自己觀察自己解決相應問題。

3、乳☆禁☆房不脹、不淌奶, 不表示奶水不足。

奶水足不足, 寶寶說了算。 乳☆禁☆房不脹、不消奶, 寶寶還能吃飽喝足, 這反而能說明你的乳腺排空能力挺強。 如果乳☆禁☆房中總是充溢著過多的乳汁,

Advertisiment
一旦寶寶吃不完, 又沒能及時吸出, 就可能派生乳腺炎等問題。

4、奶稀不一定就沒有營養。

母乳分為“前奶”和“後奶”。 前奶可以解渴, 後奶可以飽腹。 所以如果還有人說:“你的奶稀稀嗒嗒, 哪有營養”時, 可以一笑置之, 不必慌張。 但要讓寶貝含吸好, 才能吸到後奶。 什麼食品最催奶:催奶的食品不是大魚大肉和豬腳。 比這些更有效的是豆製品、有機蔬菜。 比如:豆漿、青椒、西蘭花、蓮藕等等。

5、添加輔食不宜過早。

母乳是世界上唯一的、能滿足一到六個月嬰兒的所有需求的產品。 因此在飲食方面, 哺乳媽媽可以“偷懶”六個月。 不必操心要給寶貝增加這個那個。 雖然母乳中的鐵含量很少, 但是, 卻可以被嬰兒很好很完整地吸收,

Advertisiment
也不用擔心。

6、乳☆禁☆房大小跟奶量不成正比。

乳☆禁☆房大小、豐滿與否, 與乳汁多少沒關係。 就像水龍頭大小水管品質之間一樣。 乳☆禁☆房只是暫時容納母乳, 但母乳是要由乳腺管分泌, 不是由乳☆禁☆房分泌。

7、喂牛奶, 寶貝可能睡得更久, 但這不是放棄母乳的科學理論。

吃母乳的寶貝每過一兩小時就要再吃, 而吃牛奶的寶貝可以一下睡三四個小時, 是因為吃牛奶的寶寶睡眠好?不不不, 是因為母乳更好消化, 更適合寶貝的胃腸道。

希望上面提到的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對媽媽和准媽媽們有所幫助。 為了孩子和自己的健康, 媽媽們要正確對待母乳餵養, 遇到困惑可以諮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身邊有經驗的媽媽, 把母乳餵養堅持到底。

Advertisiment
當然如果因為自身問題真的不能純母乳餵養也不要緊張甚至感到內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