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身為長輩請不要“自不尊重”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個誤導之“自不尊重”

這裡有兩個令人深思的鏡頭――

鏡頭一:老李帶著小孫子在街上遛彎兒, 遇上了老張。

老張:“老李, 帶孫子遛彎兒啊?”

老李:“誰是孫子?我是‘孫子’, 他是‘爺爺’。 ”

老張沖著孩子:“你是小‘爺爺’, 對不對?”

二人大笑。

鏡頭二: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女兒去鄰居家串門。 鄰居見這位母親穿的裙子非常漂亮, 連連稱好。

女兒卻評價:“我媽真臭美!都什麼歲數了, 還穿這麼花的裙子。 ”

鄰居有些尷尬, 而這位母親卻毫不在意……

孩子貶損家長的人格, 家長還面帶笑容, 甚至有的家長不等孩子來貶損, 自己就主動貶損自己,

Advertisiment
這種在孩子面前不講自尊的現象, 是不正確的, 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許多家長都愛抱怨孩子拿自己不當回事, 有的家長甚至說:“他簡直不拿我當人看。 ”怪誰呢?如果家長不自我貶低于前, 孩子怎能對家長無禮于後呢?因為家長自毀權威, 才致使家庭失去教育孩子的功能。

家長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與家長不尊重自己的人格, 表面上看是相反的, 其實本質相同, 都是不懂得什麼是人的尊嚴。 生活中, 同一個家長可能交替犯兩種錯誤:有時不尊重孩子, 有時不尊重自己。 一個真正的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長, 在任何人面前都要保持自尊, 在孩子面前也不例外。 只有這樣, 才能培養出真正自尊自信的後代。

Advertisiment
要知道, 尊重別人和尊重自己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 一個不尊重家長的孩子是不會有良好的自尊心的。

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 父母需要在給孩子以尊重和限制之間做出平衡:尊重孩子並非讓孩子肆無忌憚, 而是尊重和肯定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能力;限制孩子也並非一定要求孩子按照父母規定的方向發展, 而是要讓他們知道, 他們的行為會影響到身邊人, 他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人們常說, “家是幸福的港灣。 ”然而, 當一個家庭為了某個成員而犧牲其他人的利益時, 家, 就成了孕育罪惡之源。 為了保住我們共有的“港灣”, 父母不僅要把孩子當回事兒, 也要把自己當回事兒。 而且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 還要讓他們學會把父母當回事兒。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