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軟暴力對孩子有哪些傷害?

養生之道網導讀:

軟暴力對孩子有哪些傷害?文/許小美小時候她父母經常打架, 每一次她看到媽媽被爸爸打得鼻青臉腫時都會躲在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

Advertisiment

軟暴力對孩子有哪些傷害?

小時候她父母經常打架, 每一次她看到媽媽被爸爸打得鼻青臉腫時都會躲在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 偷偷流淚。 當時, 她只是一個孩子, 一個單純無知的兒童。 她那麼幼小, 還不瞭解這個世界的醜陋。 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裡, 她過得十分煎熬。 突然有一天, 她媽媽意外死亡了。 雖說是意外, 其實就是長期被父親毆打導致的。 她心裡明白, 這一切都是爸爸的錯。 可她不敢說, 也只能把心事放在心裡。 畢竟她已經失去了媽媽不想再失去爸爸。

只是她的爸爸根本就不知道悔改, 也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經常酗酒後對著她又打又罵。 學校裡的同學, 老師都嘲笑她, 說他有個殘暴的爸爸,

Advertisiment
還說她的媽媽就是被他的爸爸打死了。 這樣的一個父親生出來的孩子肯定也不是什麼好人。 所以, 許多家長都讓自己的孩子遠離她, 不和她接觸, 生怕被她給帶壞了。 老師也不給她好臉色看, 總是當眾讓她難看, 說一些難聽的話來諷刺她。 說她是個野孩子, 沒人管沒人教, 甚至還說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之類的話來刺激她。

她雖然沒哭, 可不代表她內心不難過。 老師和家長的話字字句句都像刺一樣刻在她心裡。 後來到了初中, 她就開始夜不歸宿, 和社會上的混混在一起, 甚至還和別人私奔了。 學校老師連夜找了好幾天, 最後居然發現她已懷有身孕。 為了她的名聲, 當時學校也刻意隱瞞了這件事。

Advertisiment
只是這個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 小女孩最後無顏再留在學校, 初中沒念完, 就離開了。

說起這個故事, 也主要是想告訴許多家長, 孩子的內心很脆弱, 別用惡劣的言語起批判孩子, 別為了一吐為快傷害她幼小的心靈。 有時候, 不恰當的言語會讓孩子奔潰, 長期以往孩子也會失去自信和原則, 覺得確實就像你說的那樣, 我沒用, 我就是個沒良心的人, 我就是個壞人等等。 軟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你無法想像的, 軟暴力是對孩子心靈上的摧殘, 在家長的嘲弄辱駡中, 無形之中孩子會產生負面的心理, 日後也會抱怨這個世界。

1.軟暴力讓孩子失去自尊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上初二的時候, 我被學校的一個音樂老師全校批評。

Advertisiment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沒好好配合她的演出。 當時因為我偶遇大姨媽, 渾身乏力沒勁, 所以我向她提出退出演出。 但她沒有同意, 後來我病了請了兩天假。 身體恢復之後又繼續參與, 一直熬到演出結束。 我以為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過去了, 可她卻一直揪住我的事情不放。 每週都會有一節音樂課, 每次一上課老師都會講述一下這件事, 通報我的行為, 說我不配合, 不積極, 一點都沒有團隊精神。 這些都是從我隔壁班級的朋友嘴裡知道的。 當然, 我們班級她也沒有放過, 當天把我說哭了, 從一開始上課到最後我幾乎都是低著頭在哭的。

我一直不能理解這位老師的做法和行為, 為什麼要在沒一個班級裡都要通報批評下我,

Advertisiment
何況我當時也和她請示過, 沒同意我也就繼續參加演出了。 可最後為什麼還要用這樣的暴力方式懲罰我, 我自認為沒有做錯什麼, 因為她的行為讓我覺得無地自容, 失去了自尊, 失去了對音樂的喜愛。 那段時間我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 有啥事都會悶在心裡。 我常常會低著頭走路, 不敢抬頭看別人, 甚至有點厭學。

2.軟暴力讓孩子有心理負擔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從很小的時候她很依賴自己的媽媽, 可對爸爸總是敬而遠之。 小時候他父親其實也很愛她, 可是他也經常說說:“如果你是個男孩多好啊。 ”雖然只是一句口頭禪, 可她一直記在了心裡。 看到同事家的兒子, 她爸爸總是一臉的羡慕。 在爸爸心裡, 不管她考試考多好, 穿得多漂亮,他都不會有多驕傲。相反,只要同事家的兒子考得很好,他爸爸就會對同事說:”還是兒子有出息,看來以後你們有指望了!“所以朋友一直認為爸爸並不是很喜歡她,甚至覺得身為一個女孩是一件很自卑的事情。在她最絕望的時候和媽媽曾說過:”如果我死了,那你可以和爸爸再生一個男孩吧。“因為這件事讓媽媽很驚訝,沒辦法想像小小年紀的她居然會說這樣的話。

有些話我們自認為隨便說說,並不是故意去傷害孩子。可是我們小小的暗示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孩子的內心世界十分敏感,我不能想像朋友到底該如何去承受這些言語,可現在她時常更敏感,自卑的樣子讓我更同情。因為爸爸一直想要個男孩,可她是女兒身,從小爸爸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對她造成了嚴重的心裡傷害。

3.軟暴力會讓孩子有抑鬱症

社區裡有一個孩子5歲多了,不愛說話,幾個小朋友一起嘰嘰喳喳的,可她就是不願意融入圈子裡。一些老太太都在說這個孩子的父母離婚了,現在她和父親一起生活。可能因為離婚的原因父親很受打擊,雖然他很愛自己的女兒,可他卻很少和孩子溝通。在孩子面前,每天一臉的不開心。有一天孩子在社區裡玩,和另一個小朋友起了爭執,她順手推到了別人。父親明明知道孩子犯了錯,可卻不管不問,甚至沒和孩子說一句話。父親這樣的冷漠,把孩子嚇得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她小心翼翼的觀察著父親的動靜,慢慢的也變得不愛說話,經常一個人坐在那發呆,有點抑鬱症的傾向。

當知道孩子犯了錯,家長更應該有意識的去教育,而不是讓彼此的關係處於緊張狀態。婚姻破碎這種痛值得同情,但這樣的痛苦不需要轉嫁給孩子。離異本身就傷害了孩子,如果父親長期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那麼又該如何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呢?和孩子愉快溝通,才能達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切不可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在一個積極,樂觀的環境裡成長,則會變得有自信,健康活躍;而孩子在一片抱怨,憤怒的環境裡長大,則會變得自卑,孤單執拗。

4.軟暴力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當孩子很熱情的期待我們能帶她出去玩時,聽到的卻是父母的拒絕:“我都忙死了,哪有時間陪你玩啊。你就不能自己呆會嗎?”或者,孩子看到調皮的想要玩滑滑梯,而你卻想讓她回家,孩子不願意,你又以威脅的方式逼迫她說:“你再這樣,媽媽就走了,不要你了。”孩子作業做錯了,你已經叮囑了許多次,可她還是繼續犯錯,你生氣的怒吼道:“我怎麼生了你這麼一個笨蛋的孩子,你怎麼不去死的?”和別人的孩子相比,自己家的什麼都不會,你就埋怨著說:“我們家的怎麼跟個傻瓜一樣,長大了也肯定是個沒出息的料。”

不打孩子並不等於讓孩子免受暴力的侵害。許多軟暴力的產生,往往就是平時我們不加注意的隨口而出。如今,軟暴力的語言幾乎隨處可見。軟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遠遠超過肉體上的折磨。對孩子說話,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若可以請把教育孩子當成是自我成長的機會,和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呵護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一個合格的父母就應該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我反思和換位思考。

最後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的家庭夫妻不和睦,每天總是爭執不休,爆粗口,三天兩頭打鬧不斷,讓孩子一直處於氛圍緊張的狀態下,十分不利於她的成長。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小無所謂,可其實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被孩子模仿著。受環境的影響,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壓抑,冷漠,執拗,孤獨。

不良情緒非一日而成。這和平時父母,老師的教育有關。家長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表情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塑造,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要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軟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危害不可小覷,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幸福快樂的成長,作為父母,一定要多採用積極肯定的語言,學會多欣賞和讚美孩子,禁止用軟暴力的惡語傷害孩子。

穿得多漂亮,他都不會有多驕傲。相反,只要同事家的兒子考得很好,他爸爸就會對同事說:”還是兒子有出息,看來以後你們有指望了!“所以朋友一直認為爸爸並不是很喜歡她,甚至覺得身為一個女孩是一件很自卑的事情。在她最絕望的時候和媽媽曾說過:”如果我死了,那你可以和爸爸再生一個男孩吧。“因為這件事讓媽媽很驚訝,沒辦法想像小小年紀的她居然會說這樣的話。

有些話我們自認為隨便說說,並不是故意去傷害孩子。可是我們小小的暗示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孩子的內心世界十分敏感,我不能想像朋友到底該如何去承受這些言語,可現在她時常更敏感,自卑的樣子讓我更同情。因為爸爸一直想要個男孩,可她是女兒身,從小爸爸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對她造成了嚴重的心裡傷害。

3.軟暴力會讓孩子有抑鬱症

社區裡有一個孩子5歲多了,不愛說話,幾個小朋友一起嘰嘰喳喳的,可她就是不願意融入圈子裡。一些老太太都在說這個孩子的父母離婚了,現在她和父親一起生活。可能因為離婚的原因父親很受打擊,雖然他很愛自己的女兒,可他卻很少和孩子溝通。在孩子面前,每天一臉的不開心。有一天孩子在社區裡玩,和另一個小朋友起了爭執,她順手推到了別人。父親明明知道孩子犯了錯,可卻不管不問,甚至沒和孩子說一句話。父親這樣的冷漠,把孩子嚇得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她小心翼翼的觀察著父親的動靜,慢慢的也變得不愛說話,經常一個人坐在那發呆,有點抑鬱症的傾向。

當知道孩子犯了錯,家長更應該有意識的去教育,而不是讓彼此的關係處於緊張狀態。婚姻破碎這種痛值得同情,但這樣的痛苦不需要轉嫁給孩子。離異本身就傷害了孩子,如果父親長期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那麼又該如何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呢?和孩子愉快溝通,才能達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切不可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在一個積極,樂觀的環境裡成長,則會變得有自信,健康活躍;而孩子在一片抱怨,憤怒的環境裡長大,則會變得自卑,孤單執拗。

4.軟暴力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當孩子很熱情的期待我們能帶她出去玩時,聽到的卻是父母的拒絕:“我都忙死了,哪有時間陪你玩啊。你就不能自己呆會嗎?”或者,孩子看到調皮的想要玩滑滑梯,而你卻想讓她回家,孩子不願意,你又以威脅的方式逼迫她說:“你再這樣,媽媽就走了,不要你了。”孩子作業做錯了,你已經叮囑了許多次,可她還是繼續犯錯,你生氣的怒吼道:“我怎麼生了你這麼一個笨蛋的孩子,你怎麼不去死的?”和別人的孩子相比,自己家的什麼都不會,你就埋怨著說:“我們家的怎麼跟個傻瓜一樣,長大了也肯定是個沒出息的料。”

不打孩子並不等於讓孩子免受暴力的侵害。許多軟暴力的產生,往往就是平時我們不加注意的隨口而出。如今,軟暴力的語言幾乎隨處可見。軟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遠遠超過肉體上的折磨。對孩子說話,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若可以請把教育孩子當成是自我成長的機會,和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呵護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一個合格的父母就應該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我反思和換位思考。

最後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的家庭夫妻不和睦,每天總是爭執不休,爆粗口,三天兩頭打鬧不斷,讓孩子一直處於氛圍緊張的狀態下,十分不利於她的成長。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小無所謂,可其實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被孩子模仿著。受環境的影響,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壓抑,冷漠,執拗,孤獨。

不良情緒非一日而成。這和平時父母,老師的教育有關。家長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表情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塑造,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要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軟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危害不可小覷,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幸福快樂的成長,作為父母,一定要多採用積極肯定的語言,學會多欣賞和讚美孩子,禁止用軟暴力的惡語傷害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